新高考视域下普高舞蹈艺术生跨学科文化协同培育路径
尹楚茗
南宁市第四十一中 广西 南宁 530200
摘要:本文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探究普通高中舞蹈艺术特长生跨学科文化协同培育问题。通过分析当前跨学科培育现状,发现专业学习与文化课程割裂、教学资源配置不均等挑战;进而提出构建多维协同课程体系、优化教师团队合作机制等提升策略;最后从多元评价视角构建综合素质考核模式、搭建艺术与学科融合平台、完善校际合作体系等发展路径。探究旨在帮助舞蹈艺术生在新高考评价制度下实现艺术专长与文化素养并重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舞蹈艺术生;跨学科培育
引言:新高考改革推行“文理不分科”选考模式,对普通高中艺术特长生培养提出全新挑战与机遇。舞蹈艺术生不仅需专注专业技能训练,更需兼顾文化课学习,实现跨学科能力培养。本文聚焦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舞蹈艺术生跨学科文化协同培育路径探索,旨在构建艺术与文化并重教育模式,促进舞蹈艺术生全面发展,助力其应对升学挑战并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高考背景下舞蹈艺术生跨学科培育现状分析
新高考模式下,普通高中舞蹈艺术生面临专业训练与文化课程学习双重压力,跨学科培育现状呈现诸多问题。一是课程设置方面存在明显断层,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相互割裂,缺乏有机整合,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且缺乏内在联系,难以形成知识体系融通。同时,教学资源配置方面显现失衡状态,普通高中对舞蹈专业师资投入不足,专业教师缺乏跨学科教学能力,文化课教师亦欠缺艺术类学生学习特点认知,致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评价机制仍偏向单一导向,过分强调专业技能或文化成绩单项考核,忽视综合素质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发展状况,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目标模糊等问题,阻碍其全面发展进程。
另一方面,家校协同机制建设滞后,许多家长对舞蹈艺术生跨学科培育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专业技能提升而忽视文化学习重要性;学校与家庭沟通渠道不畅,缺乏有效协作,未能形成教育合力。同时,舞蹈艺术生自身也面临学习方法不当问题,时间管理能力薄弱,无法兼顾专业训练与文化学习,且学习动机单一,对跨学科学习价值认识不清,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普高环境中舞蹈艺术生文化素养协同提升策略
普高环境中构建舞蹈艺术生文化素养协同提升机制需从课程体系改革着手,通过建立多维整合型课程架构实现专业与文化双向融通。此类课程架构应突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层次分明且内在关联紧密课程群,将舞蹈历史文化溯源与人文学科知识体系深度连接,形成知识互通网络;通过舞蹈编创逻辑与数理思维相互渗透,建立思维方法跨界应用通道;把舞蹈审美体验与文学艺术共通元素挖掘整合,架设学科内在关联桥梁。这种整合不仅停留表面形式,更需深入课程核心素养层面,从认知方式、情感体验、思维模式三维度贯通各学科实质内涵,打破知识孤岛现象。同时加强课程实施过程监督机制建立,运用弹性课时安排方式保障文化学习时间质量,创设阶段性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形成文化素养螺旋式上升轨迹。
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成为文化素养协同提升关键支撑点,必须构建跨学科教师共同体,打破专业壁垒形成互补型教学团队。建立教师跨学科知识图谱,明晰各学科知识节点间潜在联系,促进教师理解学科间深层逻辑关联;同时完善协作教研机制,设立固定时段专题研讨,聚焦舞蹈与文化学科交叉教学方法创新,提升团队整体协作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应强化政策保障,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开展跨界教学尝试,给予教师充分专业自主权。另一方面,教学评价体系改革亦需同步推进,确立以文化素养发展为核心评价导向,建立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过程与结果并重评价范式,关注学生在文化知识习得、思维方法内化、人文素养提升等方面全过程表现。评价手段多样化实施成为必然选择,既关注文化学科考试成绩,也注重学科融合项目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内在思维品质与人文精神培养;在此基础上形成激励机制,将评价结果与成长规划相结合,引导学生对文化素养重要性形成深刻认知,进而激发主动学习内驱力,实现自主发展良性循环。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多元评价视角下舞蹈艺术生综合能力发展路径
多元评价视角下舞蹈艺术生综合能力发展先应构建全维度立体评价体系,突破传统单一评价局限,形成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并重发展格局。此评价体系应确立艺术表现与学科认知双核心评价框架,将两者视为相互支撑而非彼此割裂;通过引入过程性评价理念,建立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全历程,关注点从结果转向发展路径,从量化成绩转向质性表现。评价主体多元化成为重要特征,学校教师评价、同伴互评、自我反思评价共同构成三维评价网络,消除单一评价可能带来偏见与盲点。评价标准制定需打破学科边界,建立跨学科能力指标体系,将知识整合能力、跨界思维能力、艺术表达与文化理解融合能力等纳入评价范畴。更为关键在于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将评价转化为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动力源泉,形成持续改进循环;同时需要注重评价结果转化应用,将结果与个性化培养方案设计紧密关联,引导教师教学改进与学生学习方向调整,使评价真正发挥引领作用而非单纯甄别功能。
构建跨界融合学习生态环境是舞蹈艺术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重要路径,此类生态环境既包含物理空间也包含教育氛围与制度保障。应当先建立艺术与学科交融创新平台,搭建专业学习与文化课程跨学科实践场所,创设跨界思维生成情境;同时完善校际合作体系,形成高校—普高—专业单位多方联动机制,突破单一学校资源局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互通。师资队伍建设亦需采取全新思路,推行复合型导师制,为舞蹈艺术生配备跨学科指导团队,提供专业与文化全方位成长指导;通过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团队协作机制,确保指导内容既专业深入又能相互融通。个性化培养方案制定成为综合能力提升核心环节,应基于学生特质与发展潜能,结合多元评价结果,制定专属成长规划;根据新高考选科要求与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确立合理学习目标体系,形成阶梯式递进路径。
结论: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舞蹈艺术生跨学科文化协同培育路径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多维协同课程体系、优化教师团队合作机制、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搭建艺术与学科融合平台等举措,能有效促进舞蹈艺术生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未来普通高中舞蹈教育应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跨学科理念融入,构建艺术与文化并重培养模式,为舞蹈艺术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郑清.创新普高艺体生文化课教学策略的研究[J].俪人:教师, 2015(7):1.
[2] 赵平.普高艺体生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30):149-149.
[3] 姚良凤.探析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艺术生高考备考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高中版), 2024(15):0029-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