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煤矿工会职能转型与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创新研究

作者

马红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后勤服务中心 河南 义马 472300

     

引言

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智能化转型与绿色低碳要求深刻重塑煤矿行业。生产模式革新、安全环保压力加大、职工诉求升级,对传统工会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煤矿工会如何适应变革,有效维护和发展职工权益,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本研究聚焦新时代背景下煤矿工会的职能转型与权益保障机制创新,分析时代特征与行业变革的影响,探讨工会向服务型、发展型组织转变的路径,并构建系统性权益保障新机制,旨在为提升工会工作效能、促进劳动关系和谐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一、理论基础

工会作为劳动者自愿结合的组织,其核心使命在于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传统上,工会被赋予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四大职能,这构成了其运作的基本框架。维护职能是根本,聚焦于保障职工的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基本权益。建设职能强调工会应动员职工投身企业生产建设,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参与职能体现在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厂务公开等形式,让职工有序参与企业民主管理。教育职能则侧重于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技术素质。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工会理论更加强调服务型、协商型和发展型工会的构建,要求工会工作重心从被动维权转向主动服务,从单一维权转向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职工权益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理论基础植根于劳动法律法规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共同构筑了职工权利的法律屏障,明确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用人单位和工会的责任。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理论倡导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共同参与劳动关系的调整,通过协商对话解决矛盾。职业安全与健康理念强调预防为主,要求企业为职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防护措施。同时,人力资本理论指出,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投入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个人价值的关键,这为保障职工发展权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当前煤矿工会职能与权益保障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煤矿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在安全生产监督、劳动争议调解、困难职工帮扶以及组织文体活动等方面,工会组织较为活跃,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厂务公开等形式,工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企业民主管理过程。集体协商制度在部分企业得到推行,覆盖了工资增长、福利待遇等基本内容。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法定权益的保障情况总体趋于规范。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职业病防治设施建设以及工作环境改善上也取得进展,反映出对职工基本安全健康的重视。

然而,面对新时代的要求,煤矿工会职能履行和权益保障机制仍存在明显短板。工会工作的理念和重心转型相对滞后,部分工作仍停留在传统模式,对职工在职业发展、技能提升、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深层次需求回应不足。在涉及企业重大决策和职工切身利益的协商中,工会的独立性和话语权有待增强,协商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够。服务职工的方式较为传统,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应用不充分,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有待提高。部分基层工会组织活力不足,对青年职工和外包人员的覆盖与吸引力有限。权益保障机制的系统性不强,安全、健康、发展、人文关怀等不同维度的权益保障尚未形成有效协同,难以应对智能化转型带来的岗位替代等新挑战。

三、新时代煤矿工会职能转型的路径探索

新时代煤矿工会的职能转型,关键在于实现角色和工作重心的根本性转变。工会需要从传统的福利发放者和文体活动组织者,转变为职工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持者和企业和谐进步的积极推动者。这要求工会工作理念实现升级,将维护职工权益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职工个人成长紧密结合起来,构建服务型、发展型的新型工会。工会的触角应延伸到职工职业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关注其技能提升、职业规划、转岗适应乃至退休生活安排,提供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服务。

组织体系的优化是转型的支撑。必须强化基层工会的规范化建设,确保其能独立、有效地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针对煤矿企业用工形式多样化的趋势,探索灵活有效的组织覆盖模式,将更多外包、劳务派遣等职工纳入工会组织体系。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至关重要,通过系统培训和科学考核,打造一支懂法律、通业务、善沟通、会服务的骨干力量。工作模式的创新则体现在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打造“智慧工会”平台,实现信息精准推送、诉求便捷表达、服务在线办理、民主管理透明运行,让工会服务更高效、更贴心。

四、煤矿职工权益保障机制的系统性创新

构建新时代煤矿职工权益保障的新机制,需要突破传统思维,建立一个覆盖全面、层次分明、协同高效的系统。这个系统应超越对工资、工时等基础劳动条件的保障,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它应包含四个相互关联的层面:最基础的是确保劳动合同、薪酬福利、社会保险等法定权利的全面落实,这是权益的根基。在此之上,安全健康层面要求强化对生产环境的监督,推动职业病危害的源头预防和治理,完善应急救援与工伤保障体系,守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再往上,发展成长层面关注职工的长远未来,通过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终身学习支持和职业发展通道,帮助职工适应智能化转型,提升人力资本价值,解决转岗安置等现实难题。最内层是人文关怀层面,涵盖心理健康服务、精准化的困难帮扶以及对职工家庭的关爱,满足职工的精神需求和情感归属。

实现这一系统性保障,离不开机制的创新与协同。工会应推动企业完善内部规章制度,将集体协商的内容拓展到劳动定额、技能等级评定、转岗方案等新议题。建立工会与企业安全、人力、生产等部门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内部合力。同时,加强与政府劳动监察、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外部联动,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形成内外联动的治理网络。利用信息化平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实现权益保障的精准识别、快速响应和动态管理,让机制真正运转起来,有效回应职工在新时代下的多元化、深层次需求。

五、结论

本研究系统论证了新时代煤矿工会实现职能转型与职工权益保障机制创新的紧迫性与可行性。面对高质量发展、智能化、绿色化等深刻变革,煤矿工会必须摒弃传统思维,主动向服务型、发展型组织转变。这要求工会工作理念从被动维权转向主动服务与前瞻引领,组织体系需更加灵活高效,工作模式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精准度。在权益保障方面,单一、碎片化的措施已难以满足需求,必须构建一个涵盖法定基础、安全健康、发展成长与人文关怀的系统性、多层次保障机制。关键在于推动集体协商深化、强化内部协同与外部联动,形成治理合力。最终,通过职能的深刻转型与机制的系统创新,煤矿工会方能真正成为职工信赖的“娘家人”,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 郭莉 . 新常态下煤矿工会权益保障工作的开展方向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3, (33): 151-154.

[2] 刘钊 . 煤矿工会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探讨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3, (21):148-151.

[3] 王宋庆 . 新时期煤矿工会工作如何创新与发展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3,(12): 149-152.

[4] 张立忠 . 对创新煤矿企业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J]. 人才资源开发 , 2015,(10):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