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
李婷婷
湖北省 丹江口市明珠路小学 442700
摘要:情境教学以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与需求。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课堂氛围单一、学生参与度不足、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迫切需要优化教学模式。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生动的情景,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体验,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和真实的体验中实现有效学习。本研究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对情境教学方法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实践探索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语言能力的提升。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具体、形象,传统抽象的语文教学方式难以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无法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开展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尤为必要。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主动参与课堂,真正实现知识内化和能力提升。
一、创设生动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结合文本内容和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特点出发,借助语言描述、多媒体展示、声音背景、动作模拟等多种方式营造真实、可感的语文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情境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感官参与,使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应注重情境的连贯性与逻辑性,使之成为课堂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孤立存在。
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程中,教师需要围绕课文的叙述线索,创设富有童趣和层层递进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发展和人物形象。该课的知识点包括对生动语言的理解、对叙述顺序的把握以及人物特征的辨析。教师可以通过动态画面或情景模拟还原小蝌蚪从荷叶池塘出发,依次遇见金鱼、乌龟、青蛙的过程,让学生在“误认妈妈—继续寻找”的情境中理清故事的逻辑结构,理解“找妈妈”这一主线。教学中需注重描绘各类动物的语言特征和动作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尾巴长长的”、“眼睛鼓鼓的”等关键词汇在文中作用,帮助学生积累描写性词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会小蝌蚪坚持不懈和亲情归属的情感内涵。
二、融合课堂活动 丰富教学形式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是提升语文情境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贴合情境的教学活动,如设问探讨、情境对话、合作演绎等,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主动性。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个体差异,合理分工,科学安排时间与流程,确保活动既具挑战性又有可操作性。同时,教师应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进行思维拓展与语言运用,避免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确保其服务于教学目标。
比如,在《a o e》这节课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拼音教学目标,设计层次清晰、富有趣味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单韵母的发音方法、口型特点及音节拼读规则。教师应通过创设“拼音小火车”或“发音小超市”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识别a o e的发音部位(开口音、圆唇音等)及发音时口型状态(如“a”张大口、“o”圆嘴、“e”扁口)。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找朋友”活动,通过声母与韵母配对游戏,掌握音节拼读顺序“声母—介音—韵母—整体音节”。教师还可设置“听音辨形”任务,强化音形对应意识。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在理解音韵关系的同时提升了拼音应用能力,为识字与朗读打下基础,促进语音感知与语文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紧扣文本内容 提升语文素养
紧扣文本内容进行情境教学,是保证教学有效性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文本的语言风格、情感基调和文化内涵,围绕文本核心问题设置情境,推动学生深入思考与表达。情境设置不应脱离文本,也不能仅停留在表层内容的再现,而要通过教师引导,引发学生对语言细节、结构安排和情感表达的深度理解。教师还需借助设问、引导评价、组织对话等策略,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究词句意义、体会表达技巧、理解文本内涵,从而在语境中提升语言感知力与思维能力。
比如,在《日月水火》这节课程中,教师需要紧扣象形字教学重点,深入讲解字形构造、字义来源及语境运用,帮助学生建立汉字认知体系。该课通过对象形字的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汉字起源、构字特点及文化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对“日”字的象形演变进行讲解,让学生观察其从“太阳形状”到“方框加一点”的变化,理解其表意功能。再如“水”字,通过图像引导学生联想到流水形态,增强记忆效果。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理解字义基础上进行词汇拓展,如“日出”“月光”“水面”“火焰”等,理解这些词在句中的作用和语义变化,强化词句应用能力。同时通过字与字之间的联系,如“日”与“明”“火”与“灭”的组合,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汉字构词规律,提高识字效率与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了情境创设、师生互动及教学评价等关键环节的实施路径。研究表明,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语言能力与情感体验的协同发展。在实践层面,教师需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情境化手段,才能最大化教学成效。本文的探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也为进一步深化情境教学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丁一.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J].启迪与智慧(上),2025,(03):17-19.
[2]张秀玲.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作家天地,2025,(06):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