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刘意
重庆市渝中区解放小学校
摘要:本文围绕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展开探讨,从现实困境入手,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环境下师生双方面临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教学方法与创新实践途径两方面策略,旨在促进差异化教学理念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构建适应各类学生学习需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推动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差异化教学;实施困境
引言:每位学生在认知能力、学习方式、知识基础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传统单一化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发展需求。小学阶段作为数学学习关键期,若能有效实施差异化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兴趣。本文通过剖析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实施困境,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提出创新实践途径,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教学参考,推动差异化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深入应用。
一、探究现状,把握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施困境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推行差异化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与困境。教师方面,普遍存在对差异化教学理念理解不透彻情况,许多教师虽认同个体差异理念,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习惯采用统一模式,缺乏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多样化教学策略能力。班级规模问题也成为制约因素,一位教师面对学生人数太多,难以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特点并给予个性化指导。课程安排上,教学进度要求与考核压力使教师难以投入充足时间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只能走马观花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资源不足亦是一大障碍,缺乏适合不同层次学生使用教材与习题,难以满足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评价机制上,现行评价体系主要关注学习结果而非过程,忽视学生个体进步幅度,难以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层面,学习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因长期跟不上进度产生挫折感与抵触情绪;另有学生因课程过于简单而感到枯燥无趣,缺乏挑战性。家长认知上,部分家长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对差异化教学缺乏理解与支持,甚至担忧此类教学方式会影响孩子竞争力。学校管理层面,缺乏针对差异化教学系统性指导与支持机制,教师培训不足,难以提升教师差异化教学能力。另外传统应试教育影响深远,教学评价体系仍以统一标准衡量学生,忽视个体差异,使差异化教学理念难以真正落地生根。
二、优化方法,推进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开展
差异化教学优化需建立在全面学情分析基础上,教师通过观察、谈话、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数学基础、学习风格、思维特点,建立个体学习档案作为教学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应采用阶梯式策略,设置基础性、提高性、拓展性三级目标,确保各层次学生均有适合挑战与成功体验。课堂组织形式需灵活多样,依据学情将学生分组实施针对性教学,或采用共同学习+分层活动模式,使基础知识点全班共学,而后进行分层练习。教学资源应多元丰富,同一数学概念通过实物、图形、符号等多种方式呈现,满足不同认知风格学生需求。教学评价体系须关注起点、过程与进步幅度,采用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表现。课后指导应区别对待,困难学生给予一对一辅导,优秀学生则提供拓展材料与探究任务。家校协同机制需健全,通过多种渠道向家长阐释差异化教学理念,争取理解与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以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教师应该先通过前置测试了解学生对基础乘法运算掌握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初探组、进阶组与拓展组。课堂开始环节,全班共同探讨生活中两位数乘两位数应用情境,如计算长方形花坛面积,建立数学联系。讲授新知识时,初探组学生使用实物操作与网格图直观感受计算过程,教师重点指导竖式书写与计算步骤;进阶组学生通过半具体半抽象方式理解计算原理,关注竖式各部分含义;拓展组则探究简便运算方法,如12×25能转化为12×100÷4。练习环节设计三层次任务单:初探组完成基础题型,强化正确书写竖式与掌握计算流程;进阶组解决中等难度应用题,如购物计算问题;拓展组挑战思维拓展题,如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结果特征。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创新途径,深化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实践应用
学习中心站模式将教室划分为概念建构区、问题解决区、数学游戏区等功能区域,学生根据进度在各站点间流动学习,教师担任引导者角色。任务单教学法让教师设计不同难度任务包,学生自主选择挑战层次,实现个性化学习。混龄教学打破年级界限,依照学习水平组织教学活动。数字技术融合借助智能平台实现学习路径个性化,系统根据表现调整题目难度。项目学习法围绕真实情境设计数学项目,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应用数学知识。游戏化学习将数学概念融入棋盘游戏、卡片游戏等活动中。学习空间重组设计灵活多变环境,便于开展小组活动与个别指导。学科整合将数学与生活、科学、艺术等结合,创设综合性任务。同伴互助制度通过学习伙伴形式促进不同水平学生互相学习,建立生生互助网络。
以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教师应该采用学习中心站+数字技术模式进行创新实践。课前教师利用智能平台推送前置资源,生成学情报告,据此设计差异化方案。课堂上教室划分四个学习中心站:基础理解站提供计算原理讲解与步骤示范;技能训练站设置梯度练习与即时反馈;应用实践站提供生活情境应用题,如计算教室面积、文具费用等;创新拓展站设置思维挑战任务。学生依据学习路径图在站点间流动,系统记录学习轨迹。教师通过平板电脑实时掌握各站情况,重点关注困难学生。另外建立数学智囊团机制,由优秀学生担任小老师提供辅导。学习中,基础水平学生以工具辅助理解计算;中等水平学生关注原理与应用;高水平学生探究计算规律与简便方法。。
结论:差异化教学作为应对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策略,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既面临挑战也蕴含机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实施困境,优化教学方法,探索创新途径,能逐步推动差异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地生根。差异化教学并非简单区分优生与差生,而是尊重每位学生独特性,为其提供适合发展路径。实施过程需教师、学校、家长多方协同努力,建立支持机制,创造有利条件。未来小学数学教育应继续深化差异化教学探究与实践,促进教学模式变革,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因材施教育人理念。
参考文献
[1]牟朝霞.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差异化教学[J].新智慧,2022,(12):74-76.
[2]吴玲娟.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J].名师在线,2017,(20):18-19.
[3]陶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差异化教学[J].新课程学习(上),2012,(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