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黄婉
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摘要:网络直播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同时吸引了大众的关注和喜爱。其中,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直播的重要用户群体,在享受网络直播便利获得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当然,需要辩证看待网络直播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同时探索有效的方法策略,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网络直播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正向引领作用,强化育人成果。对此,本文在解析网络直播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双刃剑”的基础之上,着重提出几点对策建议,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网络直播;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策略
引言
2024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8.16亿,较2022年12月增长6501万,占网民整体的74.7%。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我国进入到了“全民直播”时代。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够迅速地适应网络直播这种新兴媒介,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第一粒扣子”的形象比喻来强调引导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容易受到网络直播的影响,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利用好网络直播这一信息载体,扬长避短,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促使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直播的理论概述
网络直播,为新媒体时代的产物,是基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方式。网络直播采用音频与视频相结合的办法,生成更直观、形象和真实的观赏体验。相较于传统的直播电视,网络直播更为生活化和平民化。在新时期这个“全民直播”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接触到直播,都可以参与到直播当中来。结合网络直播的特点来讲,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直观性特点。新时期网络直播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除了娱乐功能之外,社交、营销、体育、教育、公益等多种内容类型的直播,赋予网络直播多样化功能。与此同时,用户随时随地可以获取或参与到直播中。可以说,网络直播极具直观性,极为高效便捷。对于大学生而言,网络直播的很受欢迎,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这与网络直播直观性特点密不可分。
第二,实时性特点。在网络时代中,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以及发布者,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同时表达自我与张扬个性。其中,特别是网络直播,准入门槛较低,只要下载软件并实名注册即可开通直播。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来获取新闻信息,还可以及时传播咨询,而这正是网络直播实时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第三,互动性特点。网络直播兼具直播视频以及网络社交的双重功能,观众与主播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都可以通过打字评论等方式形成互动,如此会使用户有一种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减轻交流的压力,进行畅快地表达。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网络直播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彰显个性、与他人交流的平台渠道。
二、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特性
一是多元化。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个性较为鲜明,价值观具有着多元化的特点。伴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价值观也逐渐不受传统观念的约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大学生关注的不只是个人发展与学习方面,还关注社会的发展、国际局势的变化、绿色环保等多个方面,生活中大胆尝试,追求多元化的体验。
二是自主性。大学生年龄已经成年,心智逐渐成熟,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独立思考与自主决策的能力逐渐提高,可以根据自己秉承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理想、目标做出抉择,不再一味地人云亦云、跟随着其他人脚步。大学生具有自主性的价值观,促进其自独立自主人格的培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开放性。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并且接受能力较强。新时期,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增多,对于新观念、新思想的出现,大学生也乐于去接受。这样极具开放性的价值观,使得大学生能够做到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四是创新性。当代大学生是国家与社会发展建设的接班人,他们具有非常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意识,会提出各种新奇的想法。在遇到问题时,会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大学生所具有的创新性的价值观,促进着社会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三、网络直播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双刃剑”
(一)对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观众在网络直播中占据着主要的阵地,观看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部分。网络直播内容丰富多样,大学生通过观看网络直播可以缓解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放松身心。但是,当前大学生观看的内容大多是游戏类、日常生活类、明显网红类、才艺表演类等,观看科技类、新闻类等相对较少,因此,大学生对于国家的理念方针制度等了解不够,这样的现象导致部分大学生对于国家的政治认同感偏低,对于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认识不清晰。
(二)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目前的网络直播中,有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有低俗消极的内容,直播传播的信息也较为繁杂。大部分的网络直播内容正面健康,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认可,起到了榜样的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实施正能量行为。然而,个别低俗主播为了吸取流量,毫无社会公德,这样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
(三)对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由于受到时代背景、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响,人们的审美价值观也不尽相同。网络直播中有大量冲击大学生审美观的信息,需要大学生理性地加以判断。网络直播的成本较低,通过手机便可以进行,部分大学生在观看了网络直播后,自身的审美价值观逐渐发生了变化,有的也开始效仿主播进行直播活动。直播中主播与观众的互动性较强,直播内容需要符合社会的审美观,严禁出现畸形审美的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建立。
(四)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网络直播中,有购买虚拟礼物的功能,观众通过刷礼物,主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网络直播成为主播挣钱的方式。部分大学生看到主播的经济收益非常好,也参与到这类职业中。相较于家教、超市促销员等兼职方式,大学生更愿意进行直播,工作轻松并且时间上也比较自由。有些直播带货的大学生,收入远远比普通职工的工资要多,因此,面对巨大的金钱诱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网络直播中,这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网络直播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监管滞后
由于网络直播行业中监管措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导致直播行业中的内容与信息繁杂、良莠不齐。除此之外,网络直播的内容即时性较强,加上主播与观众的互动频繁,因此,监管部门对直播内容进行随时监控的难度较大,也很难做到对所有的直播内容进行监管。当前,监管部门对网络直播中的违规现象的惩治力度较低,部分网络直播平台由于在违规后所收到的惩治成本低,打法律的擦边球。加上主播的行为规范的部分方面较为模糊不清,在进行管理时的尺度不能够很好地掌握。
(二)从众社会效应
当前,网络直播是很普遍的现象,由于很多人有从众的心理,认为如果没有看过网络直播便会与时代、社会脱节。大学生是最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在网络直播浪潮中肯定是首当其冲。直播平台的营销团队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不断推动着网络直播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三)自身媒介素养不足
“00”后的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年轻一代,因此,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强,非常容易受到网络的影响,导致大学生对网络上的信息盲目的认可,加上其对于网络信息的筛选、理性解读、合理利用的能力较低,部分大学生在网络直播中迷失了方向,价值观受到很大的影响。
五、对策建议
(一)加强网络平台监管
面对网络直播的现状以及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监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为大众创建健康的、良好的、富有正能量的网络环境。加强对网络直播行业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设计开发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建立的直播软件。国家还要不断完善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于直播中违规行为的惩治力度,正确地发挥网络直播平台的引导作用,增加关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直播内容,对于消极、负能量、败坏社会风气的直播内容,要坚决地抵制。与此同时,发挥群众的力量来对网络直播内容进行监督,鼓励群众及时举报低俗的直播内容,积极地为大学生建设起健康、积极的网络直播环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整顿网络直播中的低俗、消极文化,并且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促进和谐、文明网络环境的建立。
(二)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场所,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的思政课教师要有效利用网络直播课程,与传统的授课方式进行融合,对其中具有丰富思政元素的直播课程进行梳理与整合,并积极引导大学生观看相关的直播课程。思政教师通过利用网络直播,开展人才培养的新形式,开设属于学校师生健康的校园网络直播平台,不论是直播内容还是直播主体,都做到严格的筛选,引入具有较高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的思政课教师作为主播,还可以选择学校优秀的学生代表,采用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对社会热点新闻或者国际局势等进行解读与分析,不断强化对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大学生在直播时及时地与教师进行互动,教师在平台上分享课外相关知识,可以将网络直播平台作为思政教学的第二课堂,创新思政教学模式。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地运用网络,认识网络直播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
(三)加强家庭教育引导
除了以上社会的监督管理与学校教育引导之外,还需要家庭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环境氛围,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处事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建立。家长要积极了解网络直播平台的特性和影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获得其认可,建立起和谐平等的家庭观念,并采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于网络直播内容要进行客观的评价。另外,家庭要与学校进行联合教育,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孩子的思想道德素养,对于繁杂的直播内容要学会甄别,帮助孩子获取对其日常生活与学习有所帮助的直播内容。
(四)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
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制力,提升道德素养,千万不可在虚拟的世界中迷失自我,要时刻保持清醒与谨慎的态度。大学生面对负能量、消极、败坏社会风气的直播内容要勇于举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共同促进健康、正能量网络直播平台的建立。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关键阶段,网络直播平台的迅速发展对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力。需要高校、社会、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共创优质的网络直播内容,帮助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俊杰,黄茂勇.大学生网络直播失范现象及其德育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22,(11):62-65.
[2]夏艳霞,呼然.网络直播青年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2,42(12):104-105.
[3]王安军,李学锋.网络直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规范策略[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10):83-85.
[4]吴茜.网络直播中大学生受众的观看动机及失范行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22.
[5]曹宏鲜.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现状分析与价值引导研究[J].国际公关,2022,(03):136-138.
[6]田雪梅.网络直播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教育评论,2023,(09):82-90.
[7]熊娟.高职院校应对学生参与网络直播行为的正向引导策略探析[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3,32(04):52-59.
[8]钱冲.大学生参与网络直播的现状、问题及引导机制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21,41(0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