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
黄蔓菲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潼侨镇新华小学 516032
摘要:本文聚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通过分析当前教学实施中存在困境与挑战,探索教学整体规划与实施方法,构建评价体系与应用策略。现教师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面临内容碎片化、教学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提出应基于核心素养构建整体规划框架,优化实施路径;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深化实践应用。本文旨在为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提供实践参考,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一、探究现状,把握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成为指导小学语文教学重要思想指引,大单元教学模式作为新课程标准推行重点,受到广泛关注与实践。然而,实际教学情境中,不少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理解存在偏差,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一是传统教学思维惯性导致单元整体性缺失,许多教师仍按照单篇课文组织教学,未能真正实现知识点系统性整合,导致教学内容碎片化,无法构建完整知识体系。二是学科内外资源整合不足,教材资源利用率低,补充性资源获取渠道有限,教师对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欠缺,难以满足大单元教学需求。三是教学目标设定普遍存在宏观化倾向,缺乏具体可行性,难以转化为具体教学任务安排,致使教学指向不明确,学习效果评估困难。
教学实施层面亦面临不少挑战,表现为教学组织方式单一,课堂互动不足,教学活动缺乏趣味性与吸引力,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评价机制滞后,过于关注知识考核,忽视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更为棘手问题在于,区域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水平差异显著,一些薄弱学校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缺乏必要培训支持,无法很好适应大单元教学模式转变要求。这些现实困境制约着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施效果,亟需探索有效对策予以破解。
二、明确目标,优化路径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整体规划需基于核心素养,从学生成长角度构建系统化教学框架,教师应通读全册教材,挖掘单元间内在联系,梳理知识脉络,形成清晰教学路径图。教学目标设定须由宏观到微观,逐步分解为各课时可操作目标,确保每节课教学指向明确;教学资源整合需打破课本局限,广泛吸纳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社会生活等多元素材,拓宽学习视野。主题引领法助于构建单元核心问题,任务驱动法激发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法强化体验学习,跨学科融合教学培养综合思维。通过建立混合式学习环境,融合线上线下学习空间,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关注每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个性化指导。
以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该单元包含《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等课文,主题围绕童话世界展开。教学规划中先确立“感受童话魅力,培养想象能力”核心目标,通过主题阅读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童话作品特点。课前安排预习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童话背景知识;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巨人的花园》创设“四季变换”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季节变化与人物情感关联;《海的女儿》教学中引入海洋声音,营造沉浸式体验。单元整合任务设计童话续写活动,学生选择喜爱故事进行创意续写,鼓励大胆想象。跨学科整合上,结合美术课程让学生绘制故事场景,音乐课程创编童话主题曲,实现学科融通。教学评价采用多元方式,通过故事朗读展示、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任务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想象创造、情感体验多方面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聚焦能力,深化实践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评价体系应突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局限,构建全方位多维度评价结构。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全过程,记录学习轨迹,发现成长亮点;表现性评价通过实际任务完成情况考查语文应用能力;增值性评价注重个体进步幅度,激励每位学生不断超越自我。评价指标设计需涵盖知识理解、思维发展、语言运用、学习习惯、合作交流、创新精神等维度,体现核心素养要求。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既有教师专业评价,又有学生自评互评,还可引入家长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立体评价网络。评价工具选择可包括档案袋、成长记录单、学习反思日记、作品集等,全面记录学习成果。评价方式融合定性与定量分析,既重视量化测评,又关注质性描述,力求客观公正反映学生实际水平。评价结果应用须兼顾反馈指导功能,通过具体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同时作为教学调整依据,促进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形成评教学相长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标。
以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该单元包含《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纪昌学射》等课文,主题围绕历史人物智慧与品格展开。评价体系设计中,先建立单元学习目标导向评价标准,明确历史人物品格赏析、故事主旨把握等关键能力指标。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多元评价策略:阅读方面,通过故事情节复述、人物行为分析考查学生对文言文转述能力;口语交际环节,设计“古代智慧今用”讨论活动,学生分享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中获取智慧启示,教师根据观点深度、论证合理性、表达流畅性评价;写作任务中,围绕坚持不懈主题创设情境作文,引导学生从《纪昌学射》故事获取写作灵感,评价标准关注立意深刻、结构完整、语言生动等方面。单元结束时,组织“历史人物智慧展”综合性评价活动,学生可以选择单元中印象深刻人物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拓展查阅相关历史资料,通过角色扮演、故事改编、专题报告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实现知识迁移与应用。同时,设计“品格智慧星”评价表,记录学生在课堂参与度、问题思考深度、合作能力等方面表现,实现量化与质性评价结合。家长参与环节,请家长与孩子共读历史故事,记录孩子从古代智慧中获取现实启示情况,促进学校家庭评价联动。
结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需要从整体规划、实施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局限,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构建系统化教学框架;采用主题引领、任务驱动等多元教学策略,创设丰富学习情境;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通过这些举措,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彩艳.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 网羽世界,2022(24):96-97.
[2] 黄恋.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探究[J]. 教师,2024(2):21-23. DOI:10.3969/j.issn.1674-120X.2024.02.009.
[3] 金洪艳.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J]. 华夏教师,2024(4):84-86.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24.0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