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路径探析

作者

吴燕清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三实验小学 363700

摘要:本文从核心素养培育角度出发,探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三条有效路径:深化理解与拓展思维、多元互动与协同探究、真实情境与实践运用。通过分析这些路径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阅读教学体系,旨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这三条路径互为补充,形成有机整体,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实践指导,对推动核心素养导向下阅读教学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深化理解,拓展思维

深化理解作为阅读教学首要目标,需引导学生从文本表层信息获取转向深层含义挖掘,实现文本意义多维度建构。这一过程涉及文本细读、文本解码、意义建构等多层次认知活动,通过精读与略读结合,问题设计与思维触发,反思与批判等方式实现。阅读理解层次应从字词句理解提升至篇章把握,从表层含义认知上升至深层旨意探究,从单一视角拓展至多维观照。在此基础上,思维拓展则成为更高层次追求,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思维等多种思维品质培养。在阅读教学中应关注文本间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促进学生形成系统化思维框架。通过多元解读,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能力,摆脱思维定式,形成发散性思维习惯。批判性思维培养则需通过质疑、辩论、评价等方式实现。

阅读前预设阶梯式问题,引导学生从浅层认知向深度思考跃迁,每个问题都应具有适当挑战性,既不过于简单导致思维停滞也不过于困难造成认知障碍。其次,运用思维导图等思维可视化工具,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厘清思路脉络,构建知识框架。设计跨文本阅读任务,促进文本间联系建立,拓宽理解视野,加深认识深度。批判性阅读训练要求学生对文本内容、表达方式、作者立场等进行理性评估,形成独立判断。而创造性思维培养则需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多元解决方案,打破常规思维方式。思维训练应注重过程性引导,强调思维方法习得,而非结果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思维训练相辅相成,在深度理解与思维拓展过程中,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价值判断等方面亦得到提升。

二、多元互动,协同探究

多元互动强调各种交流形式并存,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形成立体交流网络。小组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策略,按异质性原则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分工,设置合理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对话式教学则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创设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对话,碰撞思想。项目式学习也是协同探究重要形式,围绕主题设计系列学习活动,全面提升语文素养。数字技术运用拓展互动空间,建立线上阅读社区,使用协作工具进行共享编辑,打破时空限制。加强情感交流,创设情境引发共鸣形成情感互动。辩论活动促进深度思考,锻炼思辨能力培养理性表达习惯。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为例,教师应该采用多元互动、协同探究模式。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查阅安徒生生平,了解丹麦风俗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上,首先通过情境导入,播放冬日雪景视频,引发学生共情,随后分组讨论为何小女孩要在寒冷夜晚卖火柴,各组选派代表发表见解。运用角色扮演方法,学生扮演故事中不同角色,体验人物情感,深入理解文本。然后,组织热点话题辩论,如小女孩奶奶带走她是否是好结局,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继而,开展故事续写活动,每组创作一个故事结局,想象如果社会给予帮助,小女孩命运如何改变,激发创意。通过专家会议形式,学生分享阅读感悟,互相评价,共同提升。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互动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活动、创意写作、专家会议等,营造民主平等交流氛围,促进学生从多角度解读文本,深化对贫富差距、社会责任等主题思考,培养人文关怀意识,情感共鸣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三、真实情境,实践运用

真实情境创设是打破课堂与现实藩篱重要手段,让学生感受语文知识价值。生活化情境引入能缩小学习与现实距离,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角色扮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验人物情感,促进文本内化。综合性学习活动则作为实践运用重要形式,将单一学科知识融入跨学科情境,培养综合能力。实用性写作训练强调语文工具性特点,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多媒体运用拓展表达渠道,适应现代信息时代需求。阅读汇报展示提供展现自我平台,增强成就感与自信心。社区服务将阅读与社会责任感结合,培养公民意识。场馆资源利用拓展学习场域,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普罗米修斯》教学为例,教师应该采用真实情境、实践运用模式。课前,教师应该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查阅希腊神话相关资料,了解普罗米修斯形象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培养信息收集能力。课堂上,首先创设时空隧道情境,教师扮演时空导游,带领学生穿越至古希腊,感受神话氛围。随后,开展记者会活动,学生分角色扮演普罗米修斯、宙斯、人类代表等,其他学生扮演记者提问,深入探讨人物动机与情感。组织法庭辩论,就普罗米修斯偷火行为是否正当展开辩论,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开展希腊神话创作坊活动,以普罗米修斯精神为基础创作新故事,呈现现代社会中勇气与奉献精神。课后,组织火种传递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将普罗米修斯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为社区老人提供帮助,为低年级学生讲解希腊神话等。此外,指导学生创作多媒体作品,如制作《普罗米修斯》电子绘本,录制神话朗读音频,设计希腊神话主题海报等。举办希腊神话文化节,展示学习成果,邀请家长与其他班级学生参观。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构建系统化教学路径,包括深化理解与拓展思维、多元互动与协同探究、真实情境与实践运用三个维度。这三条路径相互融合,形成完整体系,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其中,深化理解与拓展思维注重学生认知能力提升;多元互动与协同探究强调交流合作精神培养;真实情境与实践运用着眼于知识应用转化。未来教学实践中应继续深化研究这三条路径实施效果,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更多可行性参考。

参考文献

[1] 李梦楠.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路径分析[J]. 考试周刊,2024(14):41-44.

[2] 王敏.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径探析[J]. 语文课内外,2020(4):260-261,265.

[3] 王欣怡.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路径[J]. 科学咨询,2022(2):24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