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策略探究

作者

孙瑶

定兴县内章镇教育中心校 河北省保定市 072650

项目来源:定兴县“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

项目名称:“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

项目编号:DXJYS2336

摘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是帮助小学生巩固知识体系和培养发展思维有效途径,也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互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有效性对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培育意义重大。在“双减”政策驱动下,教师积极创新作业设计,成效初显。但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现状仍不理想,因此需要聚焦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现存问题,探寻“双减”政策下的优化路径,优化农村课后作业设计迫在眉睫。

关键词:“双减”;农村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现状

(一)教师教学观念滞后

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在观念上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首先,有些作业没有层次性,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难度太低,对于学困生来说难度又太高,对于基础生来说做起来没有滋味。时间一长,学生会觉得做作业成了负担,也容易敷衍了事,甚至会导致学生厌烦数学这门学科。其次,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仍存在“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优劣标尺”的问题,考试侧重书本知识,因而教学侧重知识灌输,且认为小学生自律与自主学习能力薄弱,需大量课后作业巩固知识。但此举忽视学生差异,导致时间浪费,学生被动作业,缺乏主动思考,作业有效性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打折扣。

(二)探究性作业匮乏

农村小学数学教师设计作业时,书面作业量虽有控制,但作业深度与探究性缺失,一般只是参照教参进行仿题设计,这样的数学作业,学生日复一日地做,思维训练肯定会受到限制,题目固化,思维跟着也固化,无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仿题,让学生享受不到做作业的成就感。没有成就感,哪里会有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甚至大部分的学生会有这样的认为:数学就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都是不快乐的。教学观念依旧停留在传统教学阶段,教学方式单调、缺乏创新,这也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达不到良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数学课后作业创新策略

(一)尊重差异,分层设计

学生因多种因素学习表现各异,成绩与能力分层明显。我们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分层作业避免了传统的“一刀切、一锅煮”的现象,重视学生个体、个性的自主发展,结合““双减””及五项管理相关要求,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提升学生整体学习兴趣。

首先,分层布置作业可以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基础较差的学生、特别是心理承受力较差的学生,往往会因为学习任务太重而放弃学习。因此,分层布置作业,不仅有利于学困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而且可以培养他们学习的毅力。设计作业时,先以巩固课本习题为主,再逐步加深复习内容的深度,主要布置一些简单的概念题、基础题和计算题,其主要目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各自完成自己的课外练习,做得还是较好的。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也能坚持完成作业,使学习取得了效果。

其次,分层布置作业可以使优等生更上一层楼。对于班里的优等生,他们在日常的练习中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形成了解题的技能技巧。如果再让他们重复性复习一些类似的练习,必然会降低学习的动力,有的还会傲气十足,不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这部分学生,作业布置灵活机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想要挑战的题目,如果题目难度确实很难,应鼓励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火花,在探讨中寻找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学习《时分秒》时分成几个层次来设计,第一个层次:时间单位的换算。第二个层次:根据生活经验填写合适的单位。第三个层次:时间的计算。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学生适配作业,可节省时间、缓解压力、提升能力,为后续教学奠基。

(二)增添趣味,激发学习热情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倡导学科知识与生活实践融合,强化真实情境创设,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师设计作业时应营造趣味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作业兴趣。

例如一年级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后,我们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题目:聪聪拿20元钱去超市买菜,超市每千克西红柿6元、胡萝卜2元、西兰花7元、圆茄5元、黄瓜4元、菠菜3元、土豆2元,聪聪可以买那些菜回来?像这样的具有开放性的作业,不仅避免了作业形式的单一化,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列式、计算,学生的求异、灵活等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第提升。再如,六年级在学完“比例尺”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份探究性作业供学生讨论完成。如请学生自主绘制一份自家室内平面图并认真思考 :“你认为这客厅的设计和摆设合理吗?”“你有什么改进的措施?”“为什么?”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份这样的作业 :请你按照消毒液说明书,自制一瓶消毒药水给家里的厨房和厕所进行消毒。小学生最喜欢这样操作性强的题目,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运用多样化作业,梳理知识体系

作业形式太单一,学生就会对作业失去兴趣。为了让学生摆脱枯燥乏味的简单重复练习,我们要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可以把数学作业设计成各种各样活动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生动有趣地活动中完成作业。

例如,六年级复习《数与代数》时,教师绘制思维导图并分享,标注关键词如“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等,邀学生共同完善。此过程给予学生思考空间,助其回顾知识,巩固学习成果,缓解刷题压力。三年级在学习了“年、月、日”后,请学生根据课上学到的知识做一个自己需要的年历;学习完“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做一个小小的设计师,计算一下如果家中房屋进行装修,地面和墙面一共有多少平方米;在研究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后,让学生设计一个具有对称特点的图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理解,并发挥学生美术方面的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多样化的数学作业的设计能有效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去梳理知识体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双减”政策中明确指出: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因此,教师设计作业要契合“双减”精神,以学生为本,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力和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作业改革是学校教育价值与专业水平的映照,是教学评价联动的关键,更是减负提质的核心。教师借情境创设提升作业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与综合性,能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育质量攀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韦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试题与研究,2023(35):139-141.

[3]张天腊.“双减”背景下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的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14):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