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戏在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中的实践
叶梦熙
湖北省十堰市十堰市实验幼儿园 442000
摘要:本文探讨自主游戏在培养幼儿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独特优势。通过合理设计游戏情境、营造自主探索氛围、提供适宜材料与空间、实施有效教师指导策略等方式,幼儿得以在游戏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自主游戏不仅能激发幼儿问题解决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灵活思考习惯与多元解决策略,促进幼儿形成积极应对困难态度与持续探索精神。本文从游戏活动设计实施、过程指导支持、评价反馈调整三个维度系统阐述自主游戏开展路径,旨在为幼儿教师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自主游戏;问题解决能力;幼儿教育
一、探索问题情境:自主游戏活动设计与实施
自主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特质在于充分尊重幼儿主体地位,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主人。游戏情境设计应立足幼儿生活经验与发展需求,创设真实而富有挑战性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探索欲望。一是环境创设需注重材料多样性与可操作性,提供足够开放材料供幼儿自由组合建构,如积木、纸箱、自然物等,这些材料无固定玩法,能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二是空间布局应兼顾安全性与挑战性,设置不同难度区域满足各层次幼儿需求,例如搭建区可提供从简单搭建到复杂结构设计等递进任务,让幼儿在面对结构平衡问题时产生思考与尝试。三是时间安排上应保证游戏连续性与完整性,给予幼儿充分探索时间,避免仓促结束影响问题解决过程完整体验。实践证明,当幼儿拥有足够自主空间,他们往往能展现出超乎想象问题解决潜能。
游戏主题选择应紧密联系幼儿生活实际,同时融入适度挑战元素激发解决问题动力。主题可源自幼儿日常观察如交通出行、社区服务等,也可以基于幼儿兴趣点如宇宙探索、恐龙世界等展开。例如小小建筑师主题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关注建筑结构稳固性问题,使用各种建材尝试不同搭建方法;超市购物主题中,则可以设计商品分类、价格计算等问题情境。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至关重要,应从指令发布者转变为支持者、观察者与合作者。教师需密切关注幼儿游戏进程,捕捉其中蕴含问题解决机会,适时提供必要支持而非直接干预。游戏规则制定应平衡自由度与规范性,基本安全规则必不可少,而与游戏内容相关规则则鼓励幼儿参与讨论制定,这一过程本身即包含问题分析与解决训练。
二、培养思考能力:自主游戏过程指导与支持
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指导策略直接影响幼儿思考能力培养质量。有效指导应体现适时、适度、适切原则,即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帮助,介入程度适中,且方式符合幼儿认知特点。提问技巧运用尤为关键,教师应避免封闭式问题,多使用开放性问题激发幼儿思考,如“你觉得这座桥为何会塌下来?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小球顺利通过隧道?”这类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鼓励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原因与解决方案。同时,教师提问应遵循由浅入深原则,初始阶段可使用描述性问题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存在,如“你观察到什么变化?”;深入阶段转向分析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因果关系,如“为什么会这样?”;最后使用创造性问题,激发幼儿提出解决策略,如“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难题?”。值得强调,教师回应方式同样重要,应对幼儿回答给予真诚肯定与关注,对错误解答不急于纠正而是引导幼儿自我检验,培养独立思考习惯。
游戏过程中营造合作探究氛围能显著促进幼儿思考能力发展。教师应当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幼儿共同解决复杂问题,如搭建大型结构、设计迷宫路径等。这种情境下,幼儿不仅需要表达己见,还要倾听他人想法,在交流协商中完成任务。例如雨后花园主题游戏中,幼儿需共同商讨如何排水、保护植物,通过头脑风暴提出各种可能解决方案,再通过实验验证哪种方法最有效。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引导者角色,通过示范思考方式帮助幼儿学习问题解决步骤:一是清晰界定问题本质;二是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可能原因;然后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预测效果;最后选择最佳方案付诸实践并验证效果。这种系统思考训练能帮助幼儿形成逻辑思维习惯。同时,教师应关注不同能力幼儿需求,对思维活跃幼儿提供更具挑战性任务,对思维较慢幼儿给予更多引导与等待,确保每位幼儿都能获得适合自身发展水平思考训练。
三、提升解决策略:自主游戏评价反馈与调整
自主游戏评价反馈环节对巩固幼儿问题解决经验、促进解决策略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评价体系应包含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两方面,更侧重关注幼儿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态度、方法与能力。要观察记录构成评价基础,教师应当通过照片、视频、观察日记等方式详细记录幼儿游戏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表现,特别关注幼儿面对困难时情绪反应、思考方式、尝试次数等细节。评价标准设定应遵循发展性原则,关注幼儿纵向进步而非横向比较,例如某幼儿原本遇到困难易放弃,通过自主游戏锻炼后能坚持尝试多种方法,这种变化应得到积极评价。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教师评价外,还应重视幼儿自评与互评,引导幼儿回顾自己解决问题过程,分享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培养元认知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评价结果应有效转化为调整依据,促进自主游戏质量持续提升。一方面,基于评价结果调整游戏内容与难度,对普遍掌握某类问题解决策略幼儿,可增加游戏复杂度提供新挑战;对尚有困难幼儿,则可简化任务或提供更多支持。另一方面,评价反馈也帮助教师反思自身指导策略是否恰当,是否真正发挥支持作用而非包办代替。例如,若发现多数幼儿在某类问题前束手无策,可能表明教师事先准备不足或期望过高;若观察到幼儿缺乏尝试勇气,则可能指向情感支持不够或评价方式过于严苛。值得强调,教师应学会欣赏幼儿独特解决方案,即便这些方案看似迂回曲折,也应尊重其思考过程与创造性。评价反馈还应强调经验迁移,引导幼儿将一种情境中掌握解决策略应用于其他情境,增强问题解决能力泛化性。如幼儿在搭建区学会平衡原理后,可鼓励其在户外攀爬或美工制作中运用相同原理。
结论:自主游戏为幼儿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提供了理想平台,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实施有效指导策略、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能全面提升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当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足够探索空间与适宜指导支持,他们不仅能掌握具体问题解决技能,更能形成积极应对挑战心态与持续学习精神。这种能力与品质对幼儿未来学习与生活具有深远影响。建议幼儿教师充分认识自主游戏价值,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创设丰富游戏环境,提供恰当指导,让每位幼儿都能在愉快游戏中获得解决问题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保军.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3(17):113-115.
[2] 洪媛媛,周沁琳. 游戏视域下培养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研究[J]. 孩子,2024(30):14-16.
[3] 高虹. 以项目化学习发展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J]. 学前教育研究,2024(5):87-90. DOI:10.3969/j.issn.1007-8169.2024.0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