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大模型在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

作者

张海英

甘孜州甘孜县罗布林第三幼儿园 626000

摘要:在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以甘孜县罗布林第三幼儿园为例,探讨AI大模型在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分析农牧区幼儿普通话教学现状,阐述AI大模型应用的优势,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旨在提高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能力,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关键词:AI大模型;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应用策略

引言:普通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农牧区,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存在诸多困难。AI大模型具有强大的语言处理能力和智能交互功能,为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甘孜县罗布林第三幼儿园为例,研究AI大模型在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AI大模型在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农牧区幼儿”在该课题中指甘孜县、周边县乡下、边远放牧区幼儿。幼儿指现在幼儿园上学的小、中、大班幼儿,年龄在3-6岁。此阶段幼儿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但由于能力有限、加之语言环境影响,无法准确地用普通话口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通过手势和口语表达的简单词汇观察、猜测到幼儿的需要和情感变化。随生理的发展和教育教学内容的变化,幼儿言语能力快速提高,表现为词汇数量增加、内容丰富,范围扩大,口语发展迅速。

“幼儿普通话口语”是指幼儿通过学习普通话语音和语法,口头表达、使用的语言。口语表达是用普通话形式和语言表达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口语表达能力主要是指听的能力、语言表达、语言习惯和理解能力。

(一)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

AI大模型宛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语言资源库,它拥有海量的语言数据,为幼儿开启了一扇通往丰富多样普通话学习素材的大门。尤其对于农牧区幼儿而言,这些资源能有效弥补其语言环境单一、学习资源匮乏的现状。在这里,有节奏明快、旋律动听的儿歌,那欢快的歌词仿佛具有神奇的魔力,能瞬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欢快的歌声中不知不觉地熟悉普通话的发音和韵律;有情节跌宕、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幼儿沉浸其中,既能感受语言的魅力,又能积累丰富的词汇;还有绕口令,其巧妙的发音和节奏,能充分锻炼幼儿的口齿伶俐度。这些素材通过AI大模型的智能筛选与适配,可精准匹配农牧区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如选用具有民族特色元素的儿歌或故事,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感。

(二)实现个性化教学

AI大模型就像一位贴心的私人教师,能够精准洞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和特点,进而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农牧区幼儿普遍存在的发音基础薄弱、词汇量不足等问题,AI大模型可通过前期语音测评建立个性化档案。对于那些发音不准确的幼儿,AI大模型会如同耐心的纠音导师,提供针对性的发音纠正训练。它会放慢语速,清晰地展示每个音节的发音口型和方法,让幼儿反复模仿练习,直到掌握正确的发音。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AI大模型则会化身为温暖的鼓励者,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和细致入微的指导。例如通过情景模拟对话、分级语言游戏等方式,逐步引导农牧区幼儿克服表达焦虑,建立语言自信。

(三)增强学习互动性

AI大模型具备强大的智能交互功能,能够与幼儿进行实时互动,仿佛是一位随时陪伴在身边的学习伙伴。这种互动性对农牧区幼儿尤为重要,可有效弥补其日常普通话交流机会不足的短板。幼儿可以通过与AI大模型对话,锻炼自己的普通话听说能力,在交流中不断纠正发音、丰富词汇。他们还能一起玩游戏,如词语接龙、故事创编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针对农牧区幼儿特点,可设计融入牧区生活场景的互动内容,如用普通话描述放牧场景、创编草原故事等,使学习更贴近生活实际。

二、AI大模型在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整合AI大模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关于AI大模型资源的整合,以丰富教学内容在提升幼儿普通话教育质量方面,教师可充分借助AI大模型的丰富资源达成丰富教学内容之目的。首先,依循幼儿的年龄特性与学习需求,教师要从海量的AI大模型资源里筛选出最为适配的素材。像选取那些节奏明快、歌词简单且具教育意义的儿歌用作教学辅助材料,如此可让孩子们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学习普通话发音和词汇。这些儿歌不但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能凭借反复聆听与跟唱的方式加深他们对语言的记忆。另外,故事与动画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挑选一些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动画片,能够助力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进而从中习得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比如讲述一个有关小动物冒险的故事,既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探索的乐趣,又能使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学到新的词语和句型。除了通用的教学素材之外,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去开发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课程亦是极为关键的。凭借AI大模型的强大功能,教师可将当地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课程设计之中,诸如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以春节为例,编写相关的故事和对话,既能让孩子们了解家乡的独特文化,又能增强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这样的课程设计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借助AI大模型功能,实施个性化教学

借助AI大模型功能来实施个性化教学通过借助AI大模型的功能,可为每个幼儿打造个性化的普通话学习体验。首先,利用AI大模型的学习评估功能,教师能够对幼儿的普通话水平展开全面且细致的评估。这一过程并非简单的测试,而是经由对幼儿发音、词汇量、语法使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深入洞察每个孩子的学习优势与不足之处。例如在发音方面,系统能够检测出哪些音素是孩子容易混淆的,并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基于这些详尽的数据,AI大模型可为每个幼儿量身定制专属的学习计划。对于那些在发音上存在困难的孩子,系统可能会推荐专门设计的发音训练课程,这些课程通常包含大量的模仿练习和互动游戏,其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们纠正错误发音并建立正确的语音模式。而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则会提供更多的口语表达练习机会,比如鼓励他们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进行对话交流,以此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流畅度。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不但关注到了每个孩子的独特需求,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传统课堂中“一刀切”的弊端,切实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标。

(三)利用AI大模型互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利用AI大模型互动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教师可充分利用AI大模型所提供的互动功能开展各类有趣的活动。设计与普通话学习相关的互动游戏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这类游戏不但能增添学习的乐趣,而且能显著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速度。例如语音接龙游戏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幼儿需要依据AI大模型给出的词语,迅速说出一个以该词语最后一个字开头的新词语。这样的游戏既考验了孩子们的词汇量,又锻炼了他们的快速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故事创编也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互动形式,孩子们可以依据给定的主题或开头,自由发挥想象力,继续编织故事的发展脉络。这种方式不但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而且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更多词汇和句式。角色扮演对话则是另一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互动方式,通过模拟超市购物、医院看病等日常生活场景,幼儿可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这不但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些虚拟的角色扮演活动中,孩子们有机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感和态度,这对他们社交技能的发展同样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AI大模型有效地提升了幼儿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和动力。

结论

AI大模型在农牧区幼儿普通话表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整合AI大模型资源、实施个性化教学、开展互动活动、加强教师培训和家园合作等应用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农牧区幼儿的普通话表达能力,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在未来的教学中,应不断探索和完善AI大模型的应用方法,为农牧区幼儿普通话教育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同时,也要关注AI大模型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其健康、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峰瑞.信息化条件下青海农牧区学前儿童普通话能力提升路径[J].青海教育, 2021.DOI:10.3969/j.issn.0529-3502.2021.09.069.

[2] 周菊.提升农牧区青壮年普通话水平中的相关策略[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12):973.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