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函数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黄先宝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安丰高级中学232251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本文聚焦于“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函数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深入分析当前函数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目标与愿景,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旨在为提高高中数学函数教学质量、落实“双减”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高中函数;大单元教学设计
关键词:双减、高中数学函数、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一、引言
“双减”政策的出台,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旨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这一政策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它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关键内容。然而,传统的高中数学函数教学往往存在着碎片化、孤立化的问题。教师通常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将函数知识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系统的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对函数本质的理解,无法灵活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问题探查
在“双减”政策实施之前,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主要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依据教材章节,按部就班地讲解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等知识点。例如,在讲解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时,往往是一个函数一个函数地单独讲解,每个函数的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更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讲授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会详细讲解函数的定义、公式推导、图像绘制等内容,学生则忙于记笔记、做练习。课后,学生需要完成大量的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函数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深入的认识。
三、问题建设旨趣
在“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函数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具体而言,要让学生深入理解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构建完整的函数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大单元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函数知识的碎片化状态,将函数的各个知识点有机整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函数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例如,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等内容进行系统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函数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知识。、
四、实施创造路向
理论依据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在高中数学函数大单元教学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函数知识,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系统论则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动态性。函数知识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大单元教学设计将函数的各个知识点整合为一个系统,从整体上把握函数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主题引领:确定函数大单元教学的主题,如“函数的变化与应用”。围绕这个主题,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等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在主题的引领下,深入探究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情境创设: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如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数学史情境等。
任务驱动:设计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如探究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函数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例如,让学生探究不同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分析数据等步骤,解决实际问题。
五、结语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与结果
本研究聚焦于“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函数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通过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教学实践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在教学实践中,大单元教学设计有效打破了传统函数教学知识碎片化的局面,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函数知识体系,对函数概念、性质及应用的理解更加深入。例如,在“函数的变化与应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通过主题引领下的学习,清晰地认识到不同类型函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灵活运用函数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
从学生的学习表现来看,采用大单元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函数学习中。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显著提升,小组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函数知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学习效果方面,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发现,学生对函数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应用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运用所学函数知识进行分析和求解。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数学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二)研究的重要性和影响
本研究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影响。在现实层面,“双减”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而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练习和作业,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真正做到了减负增效。
从教育影响来看,大单元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其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它推动了教学理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本研究也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高中数学函数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通过本研究,我们看到了大单元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方面的巨大潜力。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大单元教学模式,为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史宁中. 数学基本思想18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
[2] 章建跃. 核心素养统领下的数学教学变革[J]. 数学通报, 2017(04): 1-4+16.
[3] 王尚志, 胡凤娟.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数学教育, 2021(17):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