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教学评价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施

作者

刘琳

德惠市达家沟镇中心小学 130308

摘要:音乐教学评价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存在着方式单一、时效性不足等问题。为了完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需要从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优化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两个方面入手,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用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多元化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化倾向

在结果评价方面,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演奏技能的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为了追求高分而忽视音乐学习的真正目的,不利于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素养的提高。在量化评价方面,教师往往采用打分、排名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而忽视了对学生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创造力等方面的描述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过于关注分数和名次,而忽视了音乐学习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不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在教师评价方面,教师往往是评价的主体而忽视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重要性。这样的评价方式容易导致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评价,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利于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的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倾向,不仅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而且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改进,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二)评价实施过程中的时效性不足

在评价频率方面,多数教师只在学期末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而忽视了平时的过程性评价。这样的评价频率低难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的调整和改进。

在反馈及时性方面,部分教师在评价后没有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或者反馈的内容过于笼统、不具体难以起到应有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这样的反馈方式,不仅影响了评价的效果而且不利于学生和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不利于家校合作的开展。

在评价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评价的形式而忽视了评价的内容和目的。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评价任务而敷衍了事,有的教师为了评价而评价,没有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评价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实施过程中的时效性不足,不仅影响了评价的效果和作用的发挥而且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进。

二、完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等,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改进。

在评价主体方面,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重视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学生自评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估,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学生互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评价能力。家长评价能够促进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视和支持程度。

在评价内容方面,除了关注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外还应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内容,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高。

在评价方式方面,除了采用量化评价外,还应重视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质性评价能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描述性评价,更加具体、生动、细致地反映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和优缺点;过程性评价能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的及时调整和改进。

(二)优化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

教师需要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针对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表现,给予具体、细致、生动的评价和指导。教师还要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连续性,通过随堂练习、课后作业、音乐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动态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优化音乐教学的过程和效果。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评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相互交流,提高音乐学习的自主性和互动性,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以《森林中的铁匠》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优化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方案。在教学《森林中的铁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学生的演唱表现、提问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组织学生合唱等,全面评估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评价活动,如请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旋律、歌词,或者创编一个关于森林中铁匠的小故事,以评价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表现力。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和优缺点,给予具体、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取得进步和提高。对于音准不够准确的学生,教师应通过示范演唱、分段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找准音高和节奏。对于情感表现不够到位的学生,教师需要通过讲解歌词内容、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情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音乐感受力。通过这些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能还能够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结论: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存在着方式单一、时效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评价的效果和作用的发挥。为了完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教师需要从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和优化过程性评价实施方案两个方面入手,通过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重视过程性评价的实施,及时反馈评价结果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只有不断完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才能推动小学音乐教育的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黄星咏. 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小学音乐多元交互式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21):121-123.

[2] 谢春杨.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2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