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背景下的学校管理策略与教育教学创新

作者

王正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甲街道中心小学 318014

摘要: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顺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式,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需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个性化发展需求,全面的进行教育思维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明确学校的定位以及办学目标,将学校作为真正提升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同时,打造专业化教师团队,贯彻落实好双减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切实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有效的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管理策略,教育教学;创新

为了能够确保双减政策全面落实,充分的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要做到提质增效,对于当前教学阶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原因分析,深入研究双减政策的内涵以及学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意义,进而制定出个性化的管理方案,进一步的推动双减政策的贯彻和实行,帮助学生回归快乐童年,并且能够做到减负但不减效。让学生可以在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中更高效的掌握所学知识,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双减政策的背景与意义

双减政策的提出源于当前教学环境中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校外培训乱象等问题,政策旨在通过减少作业量和规范校外培训,来进一步的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减少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依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且进一步的推动教育体系改革,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水平。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管理以及教育教学工作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要求学校能够重新审视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而探索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推动教育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1]。

二、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管理创新路径

2.1优化课程设置

基于商检政策背景下,学校需要进一步的优化课程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课程内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课外内容作为选修课程,进一步的融合校内外优秀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掌握主要科目之余,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个人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并为学生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可以释放个人学习压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学校要始终保持创新的积极性,不断的为学生构建出更加健康公平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2.2密切家校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个人发展的两大主要阵地,为了能够进一步的落实好双减政策。学校在进行管理工作时,也需要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其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并能够引导学生家长正确的对待学生的成长[2]。比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或者是家校共育研讨会,来增进家校互信,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或者是,学校也可以通过家长志愿者进课堂,以及家庭教育讲座等方式,来鼓励学生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切实的推动学校管理创新发展。

2.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从当前教育改革现状来看,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双减政策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创新管理模式过程中,也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学生个人的课堂表现情况,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都作为评价范围,有效的将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同时在评价过程中融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机制,进而构建全面的评价体系,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发展需求。

三、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创新路径

3.1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需要保障整体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为其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3]。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的模式,一对一辅导困难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或者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翻转课堂,来进一步的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收获,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教学目标。

3.2融入现代化教学技术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现代信息技术在当前教育领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教学创新时,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比如可以利用 AR技术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状态进行全程检测,并利用数据系统分析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纠正方案,有效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或者是,教师也可以利用线上教育平台,虚拟现实技术来为学生营造出更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获取更直观的学习感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4]。

3.3优化课后作业设计

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教师在进行作业时也能够推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或者是个性化作业,来尽可能的减少重复性的作业任务,从而将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融入到作业任务当中。切实的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5]。与此同时,对于学生个人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也需要制定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个人的关注,从而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开展下一步的教学创新工作,有效的将双减政策落实到位,并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校管理方式以及教育教学方式都在发生全面变革。为了能够确实的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趋势,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学校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都必须深入研究并掌握双减政策的内涵,对于当前学校管理以及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随后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打造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创新常规管理和优化评价机制,着眼于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切实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晓黎."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管理改革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 9(5):44-46.

[2]薛桂红 孟召志.加强"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管理[J].  2024.

[3]陈明欣."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教育管理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 2023(11).

[4]崔巍,李伊宁,陈贝贝."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校外在线教育的监管与规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 40(1):24-33.

[5]赵亮,倪娟.挑战与应对:"双减"政策规制下的学校内部治理—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J].中国教育政策评论, 2022(2):288-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