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让雷锋精神在校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

袁朝武

邓州市解放商城学校

雷锋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近年来坚持把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构建起“雷锋精神+”教育体系,打造“德智融合”育人模式。

“雷锋精神”+环境

为营造学雷锋氛围,拓展以雷锋精神立德树人的渠道,学校在中心广场高品位、高规格建有国旗台、雷锋塑像、雷锋宣传栏等学雷锋活动阵地。将入党、入团、入队宣誓仪式,“雷锋班级”“雷锋教师”“雷锋学生”评选,“新时代好少年”表彰大会,“学雷锋见行动”演讲比赛等活动都安排在这里举行,让师生的心灵与雷锋精神深度共鸣。平日里,学生自发来到雷锋塑像前,为他整理红领巾、敬上队礼,那份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如今,中心广场已成为学校当之无愧的德育广场与精神高地。

“雷锋精神”+党团队一体化建设

对学生而言,最好的教育是示范。学校以党团队一体化三航育人模式为工作方针,用党建、团建引领少先队建设。一是在党员教师中开展“如何传承雷锋精神”大讨论,在学生中组织“我向雷锋叔叔学什么”演讲比赛,师生共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重温入队入党誓词,邀请市教体局李秀清副局长讲党课等,将雷锋精神的学习课程化。二是读雷锋日记,让师生对雷锋精神有更深的理解。雷锋1960年8月20日、10月21日等7篇日记记录的大多是他的助人为乐经历。学校组织党员、团员、队员一起重读雷锋日记,让师生在掷地有声的诵读中深植做当代雷锋的信念。三是化雷锋精神为行动。组织党团队“雷锋”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走进社区、敬老院、花洲书院等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慰问帮扶、公益宣传、文体娱乐等活动,形成志愿服务常态化模式。四是打造学习雷锋精神长效机制。把学雷锋活动与邓州市文明城市创建结合,以月度活动与年龄特点为梯次,结合“爱读书、会写字、善表达、好劳动、强体质”的育人目标,定期开展行之有效的系列化追“锋”行动,将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雷锋精神”+专业成长

教师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素养,但教师的工作特别琐碎繁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因此,学校一直倡导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让雷锋的钉子精神渗透在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方面面。一是主题教研。坚持每天30分钟主题教研常态化制度,围绕“如何落实核心素养”这个主题,以完善“教研体系、课堂体系”为重点,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学什么、怎么学”为支点,以“核心素养”为抓手,深化对教研常规、课堂要素的研究,提高教研实效。二是课堂开放。坚持周四开展达标课(第一层次)、优质课(第二层次)、示范课(第三层次),改教法、改学法、改练法的“三课三改”研讨活动,让教师始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三是集体备课。教研组长在周五提前确立课题,由主备教师在独立解读教材、解读学生的前提下写出“教学设计”,下周一再以说课的形式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想,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删减、矫正,形成集体备课的初稿。教师根据“初稿”及自己的教学风格再作调整补改,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如今,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已成为我校教师自我成长路上的座右铭。

“雷锋精神”+活动

活动是教育目标达成的有效载体。我们一是通过国旗下讲话、黑板报、主题班会、邀请雷锋战友到校做报告等形式,奏响雷锋“事迹宣传曲”。二是开展讲雷锋故事、唱雷锋歌曲、雷锋塑像揭幕等活动,奏响雷锋“精神传承曲”。三是组织学生到周边市场清扫街道、捡拾垃圾等,奏响雷锋“志愿服务曲”,不断推动学雷锋常态化、日常化,让雷锋精神在校内薪火相传。

目前,我校共举办以“弘扬雷锋精神·听党话跟党走”为主题国旗下讲话17场,主题板报12期,主题班会36次,邀请雷锋生前战友姚德奇、孙绍显等到校作报告4场,手抄报比赛13次,歌咏比赛10场。

雷锋精神”+阅读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为深入弘扬雷锋精神,发挥公共文化阵地育人作用,我们不断擦亮河南省书香校园底色,倾心打造阅读文化。一是设立“雷锋阅读专区”,集中陈列雷锋主题文献。利用校园空间在楼道、走廊等地建起“雷锋阅读区”,让走廊、花带等都有学生阅读的身影。二是经典影片展播,光影回溯榜样足迹。利用班级多媒体,在班会课播放《雷锋》《青春雷锋》《少年雷锋》等影视资源。三是招募“小小图书管理员”,通过志愿服务实践培育社会责任感。通过“阅读+影音+实践”多维融合,我们营造出人人争做“螺丝钉”的氛围,让雷锋精神照亮校园。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使得玉成。构建“雷锋精神+”教育体系,打造“德智融合”育人模式以来,雷锋精神在校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一是师生成长传捷报。胡金娇、吴佳锡获得邓州市第四十届“姚雪垠”第三届周大新作文竞赛特等奖,魏帅婷、阮静玉等同学在省级期刊《漫维》杂志发表20多篇文章,贺拽老师取得河南省优质课心理学科一等奖,李阳、袁少琛、张艺菲老师获得“南阳市十万教师大比武”一等奖,尹迪老师、吴会玲老师、连忠祥老师荣获南阳市班会课大比武一、二等奖,孙东阳、王洁冰等50余名教师获得邓州市优质课一、二等奖,贺拽、宋鸿燕等教师多次承担邓州市送教下乡任务,郭晓宇老师两次获得南阳市青少年读书演讲比赛第一名,我在邓州市2023年中小学校长读书活动中,被市教体局评为先进个人,我撰写的论文《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引领者》、《雁行千里排成行 团结协作齐飞翔》从不同维度阐述了基层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如何涵养雷锋精神及涵养雷锋精神的意义,分别于2020年8月26日、2020年2月在国家级刊物《中国语言文字报》《中国教师》发表。

二是师生素养大提升。2019年12月25日早上,我校四(二)班杨美晴同学捡到钱包,内有各种证件、银行卡和现金,她第一时间交到学校,由学校返还给失主。今年开学第一周,我校七一班鲁董晴和八三班门怡明同学帮侯女士找回丢失的名牌手机,给该女士挽回经济损失近万元。我校学生类似事例还有不少,不再赘述。

今年开学,学校有两名老师请了产假,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上课,在家休产假的赵映菲、王燕老师闻讯后,立即说服家人,安排好孩子,结束休假,回校上课。这一刻,两名老师用行动诠释了雷锋“一块砖”的敬业精神。

三是学校办学水平上台阶。去年2月28日,学校被授予邓州市首批“新时代雷锋学校”“学雷锋争做美德少年教育践学基地”称号。

昔有千重锦,今有百尺竿。所有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学校将不断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传承好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雷锋文化的气息,让新时代的“雷锋”成为学校永远的一抹亮色,让雷锋精神在校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