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作者

曲佳琳

宜章县第六中学,湖南 郴州,424200

摘要:新形势背景下,信息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增强地理教学质量具有着尤为关键的意义和价值。信息技术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样的手段,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来探索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手段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信息技术;优势;融合策略

引言:对于高中地理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不仅是时代发展趋势,更是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育改革创新的关键举措,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其不仅是跨学科的融合,更是教学资源更好地利用和共享,在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同时,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习惯,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提升[1]。因此,本文重点探究了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策略具有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

一、利用微课视频,指导学生课前预习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前预习是尤为关键的环节,将其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具有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等形式来为学生提供明确的预习方向,让学生能够按照预定的主线展开课前预习,这不仅能够体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原则,即通过对旧知的回顾来引入新知,更能激活学生的记忆,让他们在庞大的信息库中找到切入点,以此来展开深入性的探究和思考[2]。

例如,在湘教版高二地理《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一课的就爱学中,教师在微课视频中巧妙设计了热力环流、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地转偏向力等内容,同时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维度划分等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卡通人物的旁白,能够直观立体地将相关知识点和重难点进行呈现,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和探索的契机,进而为课堂的高效学习铺垫坚实的基础。

二、巧用谷歌地图,创设教学情境

就信息技术本身而言,其具有丰富的人文信息和自然地理信息资源,它和实际的地理教学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对于地理课程的教学来说具有关键的价值[3]。从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价值意义分析,它可以为地理教学构建更丰富多元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不断地去掌握地理知识。

例如,在湘教版高二地理《区域及其类型》一课的教学中,由于地理空间思维能力不足,学生很难准确进行区域定位。那么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先借助谷歌地图APP通过缩放和拖动地图,查看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还可以利用谷歌APP的三维模拟地图和3D实拍功能,展示一些著名自然景观、城市的实拍图,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能直观通过观察地理事物的特征来判断区域类型特征。这种借助于谷歌地图APP的情境教学,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还能引导其自发式的对知识展开学习,让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不断掌握新知识,实现地理知识的拓展,并为区域及其类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更具逻辑性的知识框架。

三、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理解

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常常使用语言表达、黑板书写、物理图像和其他形式来让学生对不同的地理知识进行想象和学习。以往的教学形式教师很难去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阻碍教学效果的提升[4]。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和教学相关的视频、动画以及其他资源,并通过多媒体设备一一呈现,让这些抽象晦涩的知识点变得更加的直观和简单。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境,让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课堂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改善教学手段,能够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湘教版高二地理《天气系统》一课的教学中,倘若教师只是使用简单的口头教授,不仅很难让学生对天气系统具有更加详细和清晰的理解,而且还会让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挫败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在网络寻找到适合学生观看的视频,一旦学生对天气系统具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就能有效的深入研究教材并了解天气系统的差异,从而有效解决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可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帮助其突破教学重难点,进而促进其学习效率的有效提高。

四、线上线下混合,强化交流互动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实现线上和线下的混合教学,一方面以面对面的授课为主,教师可以在真实的空间内和学生展开互动交流,这样可以打破单纯的线上教学无法对学生实时监控的弊端,同时在教学必要的环节则可以转移到线上,借助在线教师的模式展开直播课程以及疑难困惑的解答。这样的混合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在人机和人之间的双向互动,打造一个更加活跃且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湘教版高二地理《地球的运动》一课的教学中,在线下课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要求学生要诉说自己的疑难困惑,但由于时间限制,教师无法帮助每个学生都解答疑惑,此时就可以利用线上的优势和学生展开高效沟通,让学生在线上和教师留言,教师适时地作出解答,这样一来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优势就能够被有效展现,更能够培养学生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更是高中地理教师教学创新的伟大尝试。就教学实际运用分析,信息技术和地理教学的深度融合方法丰富多元,并非一成不变,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展开进一步的革新与挖掘,利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激情和自主性,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推动教学向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而发展。

参考文献:

张祎铭,欧阳玲,李树军.基于长征精神培养的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地球表面形态"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19):18-21.

余敏敏,赵梦圆,张彦.利用影视资源进行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探索——以"风沙地貌"为例[J].地理教育, 2024(1):30-33.

朱为斌,薛翠翠.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深度融合实践——以"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为例[J].求知导刊, 2023(1):92-94.

赵春燕.基于钉钉网络教学平台的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D].河南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