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融合,知识图谱驱动”
王英伏
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 264400
一、案例背景
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强调,应积极发挥会计数据在管理决策中的支撑作用,这对财会类专业课程,特别是《会计模拟实习》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会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推进课堂革命,引入新模式、新方法,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
二、目标与思路
依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程确立了““分层次施教,实施精准教学”“解析岗位需求,构建智慧课堂”“整合混合案例,拓展教学资源”“推行合作任务,强化团队激励”的整体设计思路,系统推进教学创新。
三、过程与方法
依据上述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引入“会计 + 互联网”教学模式,依托泛雅学习通平台、己简课堂互动平台、在线财务共享平台,系统构建混合式在线学习空间。通过微视频库、知识衔接库与思政案例库的建设,实现教学资源的立体化整合,在有限课堂学时之外实施精细化学习指导。
在教学活动上,设计混合式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动机。全过程小组协作教学有利于形成共同利益观,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协同精神,小组探究、角色扮演、业务流程模拟、感悟分享等主题任务提升同伴行为关注;分层级限时任务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 ; 引入财务舞弊案例、视频,全时间、全空间融入思政元素,引导价值塑造 ; 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辨,师生双向多轮实时反馈教学,保证了课程的改进和创新。优秀作业展示激励学生认真求学、严谨做事,追求卓越的科学品质。
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三段六步法,以具体的岗位能力为切入点和纽带,通过“创设情境 - 提出问题 - 独立思考 - 合作交流 - 展示提升 - 总结拓展”的过程,以师生互动为基本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为主线,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从理论走向事实。基于智能财务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真正体现学生主体,让课堂活了起来。
构建会计知识图谱是本课程另一大创新。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将会计课程内容解构为多级知识点并建立关联网络,以知识图谱、思维导图及大纲三种形式可视化呈现教学内容,实现知识“看得见、理得清”。通过衔接先修课程《财务会计》,形成群组知识图谱,助力学生知识巩固与体系构建。
课程实施覆盖线上与线下、课前至课后全环节:
课前,我们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搭载了丰富的图片、文章、短视频 , 引导学生自学 ; 驱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预热,并通过分析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的调整授课内容,回应学生的困惑和关切。
课中开展参与式学习,首先是基于任务或者视频的课程导入,目的是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的拉到课程当中。然后基于工作过程按照“分析 -- 模仿一实践 - 评价”四步法组织实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学生确定业务处理方法和流程,示范单证的填制方法和传递手续,学生模仿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掌握实训的基本要求;通过体验智能财务感受新技术下财务工作全流程管理与职业素养;教师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再次梳理重点难点问题,并对学生的错误予以有针对性的讲解。整个课堂过程中都贯穿着过程性考核,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学生活动都记录到了后台的绩点。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工匠精神、诚实守信等课程思政元素,学中做、做中学,体现混合教学的理念与思路。
课后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复盘、(点)总结反思,在进一步强化职业技能的同时领悟职业伦理,让学生更懂得脚踏实地,慎思敏行。
四、实施效果
将传统会计课堂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采用互动式、情景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会计工作的乐趣。
1. 构建了课堂知识图谱。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构建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整合教学视频、课程资料和习题等多维教学资源,形成包含 82 个教学视频、116 个学习文档、1000 多道习题的丰富知识库。将会计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原理和流程进行图形化展示,使学生能够直观、清晰地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系统的会计知识框架。
2. 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通过知识图谱的学习,能够清晰地看到会计知识体系的全貌,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这种系统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理,形成扎实的知识基础。通过知识图谱的引导和辅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实习任务,知识图谱的图形化展示和个性化推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习效率。
3.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增强。引入小组合作模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会计项目,学生需要与同学共同完成任务,探讨问题并分享观点,通过这种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小组内同学会加强相互之间的协作和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接触和分析真实案例,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并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思路。这种创新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具竞争力。
5. 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知识图谱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主浏览和查询相关知识点,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进行个性化学习。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独立自主。
五、总结与展望
2020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为教育评价改革指明了方向。从这个角度讲,“课堂革命”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这不是单纯课堂阵地上的重新排列,而是优化的重新组合,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师教育的方向引导教育综合变革,结合此前颁布的《职教 20 条》精神,这是新时代教育的目标,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学习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特长爱好,有着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教育不能用一个标准、一把尺子来衡量和评价。教师教育课堂的变革,必须把因材施教的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将学生的差异视为资源和机会,敏锐地捕捉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提供适合他的教育引导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为学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教育组织者(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课堂革命”不仅仅是颠覆,是打破,更是重构,是新生。好老师让人爱上学习,好课堂让人成为品学兼优、人格健全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要一起勇敢地走向“课堂革命”这个创新的大战场,去开拓、去创新、去奋斗,为全面准确完整地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贡献每一个教育人的力量。
本文系威海市“十四五”规划课题《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引领下会计事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KY202233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