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整合优化策略
张静雯
湖塘实验中学 213161
摘要:新课标提出教师要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改变传统教学评割裂的现象,追求教学、学习、评价的有机融合,在即教、即学、即评的协同过程中找准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关注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以初中语文统编版教材为例,对初中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展开探讨,提出教学策略,为其他教师开展相关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初中语文
一、引言
“教学评一体化”是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评价活动关联起来,它们两两之间交互、催化、促进,是学科学习全过程的三位一体。这是一种将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通过连续的、动态的评价过程来促进教学的改进和学生的发展,具有明确教学目标、多样化评价方法、及时反馈与调整、促进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等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现状
一是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缺少对于文本部分的分析。在教材分析中着重分析的是本课或者本单元的知识、技能类目标。忽视了主题意义与教学活动的结合,对教学内容和重难点的把握未能全面合理。二是对学习目标重视度不够。部分教师缺乏目标意识,忽视目标的作用和价值,导致教学过程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比较大;在备课时往往先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目标;没有提前制定学习目标,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与学习目标分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三是在语文课堂中,评价形式的随意性和结果使用的单一性较为常见。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往往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评价结果的使用也往往局限于对学生的成绩评定,而缺乏对评价结果的深入分析和反思,无法有效地将评价结果用于教学改进[1]。
三、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优化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教学策略,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进而主动进行学习,深入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从而增强最终的学习成效。比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我从今日节气“小雪”自然引入,以学校开展“知物候变幻·寻漫天琼花”活动设置学习情境,以请学生设计赏雪路线攻略为活动任务。然后围绕主题设置“知物候变幻”“明变幻之因”“寻漫天琼花”三个活动,带领学生研读文本,一步步解码设计赏雪路线攻略的技巧。在学习到影响物候的四个因素时,邀请地理老师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教学。通过语文与地理学科的跨学科学习,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逻辑顺序。整堂课围绕情境任务展开学习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再如教学《背影》,在进行父亲买橘子内容讲解时,可播放父亲穿过月台的视频,让学生跟随父亲的每一个动作体会浓浓的父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字,在朴素真挚的文字里感受文字背后传递的绵绵亲情,感受那份暖暖的父爱。学生自然会联系到自己的父母,进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进行讲述,体验亲情。在一系列活动中,深化教学体验。
(二)紧扣教学目标,引动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在完成课程导入之后,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创设本节课的教学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如我讲授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在开课的情境导入环节,我出示了课题《春》,为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我提问:“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想知道课文写了春的哪些内容?”“想知道课文是如何去写春天的景物的?”、“想知道作者写春的用意是什么?”......同学们踊跃回答,随后我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接着提问:“同学们,你能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吗?”同学们都积极回答“能”。于是我给同学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根据开始的回答和文本内容,拟定本课学习目标。”不到两分钟,学生就拟出了以下几点:1、把握课文内容,在描绘的春日图景中,感受大自然的蓬勃生机;2、揣摩和品析优美的语言和精妙的写法,深入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学本文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4、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本节课,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进而提升了课堂效率[2]。
(三)优化评价体系,深化教学效果
一方面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评价效果。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评价与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和他评。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作业批改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常见的评价方式有:笔试、口头回答、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项目任务、自主探究等。这些评价方式既可以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可以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从而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另一方面以评促学,提升学习效果。在初中语文课堂实现以评促学,需要教师将学习环节和评价环节相关联,以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优化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开展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活动让学生重视评价结果,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找到提升自我的方法。教师应利用评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促进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应不断完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在评价中进行总结与反思,实现“教一学一评”一体化模式的有效应用,不断强化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况,帮助学生找到学习上的不足,并不断地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语文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都有所提升。同时,教师在使用创新教学的方法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同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客观的来评价学生,从学生的评价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达到深度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2021(39):87.
[2]张美华.科学教学评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初中语文,2022(46):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