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翟叶娜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水东镇中心小学419300
摘要:在新的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中,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数学与其他课程不同,其内在逻辑性、知识系统化等特点显著,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需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聚焦高效课堂,借助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理念之一。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学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效课堂,不仅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知识的高效传授,还要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其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所需的核心素养。因此,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成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1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核心素养挖掘
清晰的教学目标设置是课堂的导向,能够明确教学重难点,理清教学思路,明晰教学路径,拓展数学思维。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夯实基础知识之上的拓展和延伸。它通过多样化教学实践的开展,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拓展数学思维,同时形成对数学学科的正确认识,让学生真正按照数学思维方式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是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像是“积累起来的固定重物,不能流动”,不会学以致用。目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课本内容为唯一目标,缺乏教学重点和针对性,也忽略了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挖掘,学生只能机械地解答数学题,并不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降低,很难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1.2教学方式固定化,课堂参与体验不足
教学方式的固定化和创新性的缺乏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十分普遍的现象。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传统填鸭式教学的不足,并尝试通过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但由于在应用过程中缺乏灵活性,核心素养的渗透显得比较生硬。加之教师仍旧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回忆旧知识、推理新知识,这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有可能会引发学生的惰性,甚至限制其思维的拓展和提升。因此,很多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突出。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熟练地进行知识点以及公式定理的复述,但一旦题型稍微变换或换种阐述方式,他们往往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2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2.1组织趣味课堂游戏,激发持续学习兴趣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洪流之中,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并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了亟待探索的课题。正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强调的,需革新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技能,而组织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游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设计充满乐趣的课堂游戏,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使学生在游戏中领略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其持续学习的热情与动力。
2.2鼓励自主合作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是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提高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运用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为了有效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师需要设计合理的探究任务,明确目标与要求,并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和机会。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探究进展和遇到的难题,及时提供指导和支持。
2.3信息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应用
信息技术资源整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有选择性地整合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数字化学习工具。例如,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如平板电脑和智能白板,呈现数学概念时更加直观和生动,让学生更直观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自主学习,拓展他们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教师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模拟软件展示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互动中体验数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在线评价工具进行即时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4融入数学文化元素,提高学生数学认知
数学文化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深邃的数学思想、精湛的方法论和不朽的精神内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增强数学意识,并激发其对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数学史、数学家故事以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来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参加数学讲座、展览等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数学的历史、发展和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数学竞赛和研究活动也是提升他们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好方法。
结语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教师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等多个层面进行创新与优化。通过以上策略,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能力,还能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而促进其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华人时刊(校长),2022(3):54-55.
[2]牛莉.立足核心素养高效开展数学教学[J].知识文库,2022(1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