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
夏紫荆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永久镇中学131531
摘要: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项目式学习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近年,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
引言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通过让学生在一定时长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主动探索并解决真实世界中复杂、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从而达到学习目标。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吸收、整合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进而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因此,将项目式学习引入初中化学课程对于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等大有裨益。
1项目式教学的概念
“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项目中完成设计、规划、实施和总结等活动,提高综合素养。项目式教学是让学生在项目主题的引导下,自行制订项目计划,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学习、探究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收获知识和技能。而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为学生完成项目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久而久之,师生可以在课堂中构建新型教学关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项目式学习的重要性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核心素养立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和创新,这是其适应未来社会、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项目式学习通过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真实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问题解决、方案设计、实验验证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其面对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并尝试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环保项目中,学生需要设计并实施一项减少校园垃圾的方案,这不仅考验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激发了其对环保问题的创新思考。
3新课标下初中化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实施策略
3.1明确项目目标,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所谓“项目目标”,指的是项目实施后预期达成的结果,是判断学生学习情况、衡量项目成效的重要标准,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科学性等特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项目式教学,明确项目目标是重点,也是项目开展的方向所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先明确项目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为根本,结合教学内容提炼、重组目标,为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指明方向。以“课题2氧气”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首先,教师深入研读新课标“课程内容”模块中与“氧气”相关的内容,如氧气是物质的性质与应用模块的重要主题,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是学生化学学习中必做实验及实践活动。由此,明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其次,教师采取前置性作业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客观分析学生的真实知识储备情况,为科学制定项目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教师结合“氧气化学性质”这一重点,设置项目目标:(1)探究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观察和描述,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基于此,学生能在明确且具有层次性的目标引导下,提炼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有序开展后续实验,为高效完成项目奠定良好的基础。
3.2真实情境项目,激发学习兴趣
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式学习强调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而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应用。以水的组成”为例。教师可设计“探究家庭用水中的化学”项目,通过实践探究深化学生对水的组成及水资源的理解与认识。项目初始,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家庭用水展开全面调查,包括水源地、水质检测报告、家庭水处理设施及流程等,使学生直观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及水处理的基本过程。这一环节不仅融合了地理、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还激发了学生探究水化学性质的浓厚兴趣。随后,项目进入核心实验阶段,教师依托教材中“电解水实验”,指导学生亲手操作电解水装置,观察并记录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进而推断出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实验中,教师强调实验安全规范,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深化对水的分子构成及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项目尾声,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用水”展开小组讨论,结合教材中关于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的介绍,探讨家庭节水措施、水污染治理技术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其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撰写项目报告、制作节水宣传海报等形式,学生将所学知识以创意方式呈现,既巩固了化学知识,又提升了综合素养,实现了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化学课程设计与实践中的有效应用。
3.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项目式学习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过程性评价是项目式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情况和遇到的困难。教师通过过程性评价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表现性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是评价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结语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优化项目设计,完善实施策略,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只有将项目式学习与化学教学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孙燕.“燃烧和灭火”学案的设计[J].化学教学,2011(1):40-43.
[2]周丹.问题化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实践探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3]王勐,吴永才.基于初中化学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以“碳中和”为例[J].化学教与学,2023(17):8-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