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探讨

作者

王永泽

新疆时代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建筑物的基本动力系统,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能效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能耗水平和运行效率。因此,探讨和实施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

引言

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而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能耗在建筑总能耗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在全球能源日益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了建筑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1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原则

1.1满足功能需求原则

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首要任务是满足建筑物内各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们的生活需求。节能设计应在保证建筑物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下进行,不能以牺牲功能为代价来追求节能效果。

1.2经济性原则

节能设计应考虑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的综合效益。在选择节能设备和技术时,要进行经济技术分析,确保节能带来的效益大于增加的投资成本,在合理的投资回收期内实现节能目标。

1.3技术先进原则

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是实现节能目标的关键。要密切关注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引入诸如智能配电监控技术、高效节能变压器等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通过这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能有效优化供配电系统运行,大幅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

2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2.1缓解能源压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建筑数量急剧增加,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大。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而能源供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通过优化系统配置、采用高效设备等方式,能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对缓解我国能源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2降低运行成本

在建筑的长期运营过程中,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能耗成本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节能设计能从多个方面降低该系统的运行能耗,例如合理规划供电线路以减少线路损耗,选用节能型变压器降低自身损耗等。这样一来,电费支出显著减少,建筑物的运行成本随之降低,进而提高了建筑物的经济效益。

2.3保护环境

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紧密相连,传统的供配电系统在能源转换和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其他污染物。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能够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等方式,大幅减少能源消耗,从而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措施

3.1变压器的节能设计

在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中,变压器的节能设计至关重要。变压器容量的合理选择是关键环节之一,需紧密结合建筑物的实际负荷情况。若变压器容量过大,长期轻载运行时,铁损相对固定,而铜损因电流较小也较低,但整体损耗仍会增加;反之,容量过小则会使变压器过载,不仅降低其使用寿命,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因此,必须依据精确的负荷计算结果,精心挑选合适容量的变压器,确保其负载率处于经济运行范围内,实现能耗与性能的平衡。节能型变压器凭借损耗低、效率高的显著优势,成为节能设计的优选。例如市场上常见的S11、S13等系列节能型变压器,其采用先进的铁芯材料和制造工艺,有效降低了损耗。在设计时,应优先选用此类变压器。对于负荷较大的建筑物,合理配置变压器台数尤为重要。一方面,当部分变压器出现故障或检修时,其余变压器能够保障建筑物的正常用电需求;另一方面,可根据负荷的动态变化,灵活投切变压器。在负荷低谷时减少运行台数,避免变压器轻载运行,从而提高变压器的运行效率,实现节能目标。

3.2线路的节能设计

导线截面的大小对线路的电阻和电能损耗有着直接且关键的影响。当导线截面较小时,线路电阻较大,根据焦耳定律,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会因发热而产生较大损耗。因此,在满足载流量、电压损失等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较大截面的导线。这样能有效降低线路电阻,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合理规划线路走向至关重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布局和用电设备分布,尽量缩短线路长度,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同时,要避免线路交叉和重叠,因为交叉和重叠的线路会产生电磁干扰,不仅影响电力传输质量,还会增加电能损耗。节能型电缆凭借其低电阻、低损耗的显著特点,在节能方面表现出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用节能型电缆能进一步提高线路的节能效果。通过这些线路节能设计措施的综合应用,可大幅提升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3.3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

在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中,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意义重大。高效节能灯具具备发光效率高、寿命长、能耗低等显著优点。在照明设计时,应优先选用如LED灯、荧光灯这类高效节能灯具,坚决淘汰白炽灯等低效灯具,从源头上降低能耗。灯具的布置需综合考虑建筑物的功能、空间大小以及照度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合理规划灯具位置,避免出现过于密集或稀疏的情况。在保证照明均匀度和照度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灯具数量,以此降低照明系统的整体能耗。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也是照明节能设计的关键环节。它能够依据不同的时间、场景以及光照度等条件,自动且智能地调节灯具的亮度和开关状态。例如,白天光照充足时自动关闭部分或全部灯具,人员离开房间时及时关闭灯具等。通过这些智能化的控制手段,能有效实现照明系统的节能目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4无功补偿的节能设计

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虽不消耗电能,但会占用电源容量,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其产生源于电感和电容元件的存在。无功补偿通过接入电容器等装置提供无功功率,减少电网向负载供应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功率因数,显著降低线路损耗。无功补偿方式多样,集中补偿在配电室或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设置无功补偿装置,适用于负荷集中且无功需求大的情况;分组补偿将装置分组安装于不同配电线路,能根据线路负荷灵活补偿;就地补偿则在用电设备附近安装,补偿效果最为精准。在实际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负荷特点和分布情况。若负荷较为集中,集中补偿可能是较好选择;负荷分散则分组补偿更为合适;对于一些对无功需求大且波动频繁的设备,就地补偿能有效改善其功率因数。合理选择无功补偿方式,能优化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实现节能目标。

结束语

综上,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选择变压器、优化线路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以及进行无功补偿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陈思.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探讨[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三).河北华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24:2.

[2]严宝祥.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绿色建筑电气技术分析探讨[J].居业,2022,(02):13-15.

[3]武东琴.建筑设计中电气节能环保相关技术探讨核心探索[J].智能城市,2019,5(21):120-121.

[4]任艳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措施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14):116.

[5]张杰.建筑电气设计中节能技术措施的相关探讨[J].低碳世界,2017,(20):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