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分析

作者

邓梨群 陈辉

保利华南实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增强,为推动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整个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造价管理的实效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助推企业自身实力的夯实,使得企业在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更具竞争优势。具体来说,施工成本是指建筑工程准备和建设中所需的总费用,这一环节直接决定了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开展和进行。

关键词:预结算审核;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关系

引言: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成本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稳定性、发展持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做好成本管理是提升建筑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稳固行业竞争地位的重要途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严格性、规范性、准确性开展,会对施工成本管理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之间关联密切,应通过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严格把控,实现建筑工程成本有效降低的最终目标。

一、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具体内容

1.1审核建筑项目的费用计取

建筑项目的费用计取审核工作是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具体内容之一。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需要针对建筑工程的材料价格进行一定的审核,判断材料价格是否合理,保证原材料的预算价格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与市场实际价格和实际购买价格的对比,确定原材料的购入价格规范合理。此外,建筑项目的费用计取审核工作也要与供应商本身的资质相联系,在审核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的相关规定,审核原材料的供应商供应资质,确保原材料能够具备高质量高水平,为建筑工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1.2审核项目的预算工程量

在对工程量审核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工程量的设计与具体的图纸相对应,查看工程量设计过程中是否满足了项目施工的多种条件,是否保证了整个项目进展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同时还应当对工程量计算的过程进行核查,以保证工程量计算形式的正确,保证最终的计算结果合理无误,为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建筑施工成本。

1.3审核项目的定额套用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时,还需要对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定额套用进行一定的审核,确保施工项目设计过程中的名称内容以及开展形式与具体的图纸设计相吻合,确保最终的专业定额满足项目开展的需求。在审核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编制依据,判断材料和设备选用的合理性,同时还应当严格地审核单价换算形式等,确保相应的换算形式也符合相关的规定,保证良好的定额套用工作开展。

二、新型绿色建筑造价因素对比普通建筑优劣势及应对措施

2.1长期运营成本优势

相较于普通建筑,新型绿色建筑虽前期投入较大,但在长期运营成本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普通建筑日常能耗主要依赖传统能源,如电力、燃气,随着使用年限增长,能源费用持续攀升。而新型绿色建筑采用的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如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在建成后能持续为建筑供电,大幅降低电费支出。在设备维护上,普通建筑设备老化快,维修频次高,像传统空调系统易出现故障,维修成本逐年递增。新型绿色建筑选用的耐用设备,维护周期长,以智能通风系统为例,其稳定运行减少了故障维修,长期下来运营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实现成本效益逆转。

2.2环保与社会效益增值

新型绿色建筑在环保和社会效益层面优势突出,普通建筑在建造与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负面影响较大,如建筑垃圾多、能源消耗大导致碳排放高。新型绿色建筑从材料选用到施工工艺都遵循环保理念,像采用预制装配式减少建筑垃圾,雨水花园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这不仅符合环保政策导向,还提升周边环境品质,为区域发展赋能,带来隐形社会效益。例如,绿色建筑所在区域空气、水质得到改善,居民生活舒适度提高,吸引更多人才与投资,虽难以直接量化为金钱2.3前期投入应对策略

面对新型绿色建筑相比普通建筑前期需在多方面增加投入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材料采购方面,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争取批量采购优惠,同时积极参与研发合作,降低新型材料成本。例如,对于环保高性能外墙涂料,联合涂料厂商进行应用测试,促使其根据建筑需求优化配方、降低价格。设计规划环节,整合专业设计团队资源,利用共享设计平台,减少重复设计工作,分摊设计成本。对于复杂的能耗、采光分析软件,可多家建筑企业共同购买使用权,降低单个项目的设计成本。施工过程中,优化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布局,就近取材,减少运输成本;开展施工人员集中培训,提高培训效率,降低培训费用。通过这些策略,缓解新型绿色建筑前期投入压力,实现造价的合理控制。

三、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协调措施

3.1提升预结算人员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期间,预结算人员作为主导者,其综合素质高低通常对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落实及质量造成直接影响。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的变化及要求,对现有预结算工作人员展开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定期培训,且与相关高校展开协作,聘请专业教师为建筑工程企业内部的预结算工作展开培训,主要是专业管理技术及知识的培训,让每名预结算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均有显著提升,并且还要培训成果展开对应考核,对于培训不合格的预结算工作人员要根据奖惩条例给予惩处。反之,对于表现突出的预结算人员,则要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这样不但能保障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顺利推进,而且还能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获取良好成果,使建筑工程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3.2将全过程跟踪审计应用于建筑工程造价中

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更好地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全覆盖,进而对建设工程的各类成本支出进行跟踪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和财务的有效控制,并且能够明确各个施工部门之间的责任和义务。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依托工程建设目标和计划,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建筑工程经济利用的合理化,提高资金管理的效果与工程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全过程跟踪审计能够及时掌握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严格把控施工过程(工期、质量等),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效果,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3.3加强对工程管理和风险控制的监督

首先,制定详细的工程管理计划和施工规范。工程管理计划应包括项目目标、任务分工、进度安排、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施工规范则需要规定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法、工艺要求、质量标准,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得到落实。其次,建立严格的工程监督和验收机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项施工工艺、设备、材料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等行为。

结束语:通过预结算审核,可以验证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同时,施工成本管理可以有效控制项目成本,优化资源利用,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应重视预结算审核和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确保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做好成本控制和资源利用的工作,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牛宇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建材与装饰,2023,19(35):58-60.

[2]蔡小沪,施振海.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2,7(2):125-127.

[3]赵敬杰.论述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J].电脑爱好者(电子刊),2020(7):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