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作者

赵智辉

152629199105165399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首先阐述排水管道系统对于城市防洪、排涝以及维持良好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性,强调其施工技术在保障系统正常运行中的关键作用。详细分析施工技术要点,涵盖施工前准备、沟槽开挖与放线测量、管道基础处理、管道安装与铺设、质量检测与闭水试验等环节。着重论述施工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质量把控、施工过程质量监管和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其中道路排水管道系统作为城市的 “血脉”,肩负着排除雨水、污水,维持城市水循环的重任。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运行安全和居民生活品质。在实际施工中,面临着复杂的地质条件、多样的施工环境以及严格的质量标准等挑战。

一、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概述

1.1 排水管道系统的重要性

排水管道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犹如人体的排泄系统,对城市的正常运转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城市防洪排涝角度看,每逢暴雨季节,高效的排水管道系统能迅速收集并排放大量雨水,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以一些大城市为例,若排水系统不畅,暴雨后极易出现道路积水、交通瘫痪的情况,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城市秩序。畅通的排水管道可将雨水及时引入江河湖泊,有效减轻城市洪涝压力。在污水排放方面,排水管道系统负责收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将其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污水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城市的水体和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居民的健康生活环境。

1.2 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排水管道施工技术是确保排水管道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要素。优质的施工技术能保证管道的精准铺设,严格控制管道的坡度和高程,使水流能够顺畅地通过管道,避免出现积水、堵塞等问题。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如软土地基、岩石地层,合理运用施工技术进行基础处理和管道安装,可增强管道的稳定性,防止管道因地基沉降或变形而破裂。先进的施工技术还能保障管道接口的密封性,减少渗漏现象。一旦管道接口密封不严,污水渗漏会污染地下水资源,腐蚀周边土体,甚至可能导致道路塌陷等严重后果。

二、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前,全面且细致的准备工作是保障工程顺利开展的基础。要深入研究施工图纸,仔细核对管道的走向、管径大小、坡度设置以及与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时发现并解决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详尽的施工现场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地下障碍物分布情况,为后续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施工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准备也至关重要,根据工程需求,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管材、管件、砂石等材料,并对挖掘机、吊车、装载机等施工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能正常投入使用。

2.2 沟槽开挖与放线测量

放线测量是沟槽开挖的首要环节,需依据设计图纸,利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测设管道中心线和沟槽开挖边界线,严格控制测量误差,保证管道位置的准确性。沟槽开挖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人工开挖或机械开挖方式。机械开挖时,要注意控制开挖深度,避免超挖或欠挖,在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应预留20-30cm厚的土层,采用人工开挖修整,防止扰动基底原状土。对于较深的沟槽,需合理设置边坡坡度,并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如钢板桩支护、混凝土支撑等,确保沟槽边坡的稳定性,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2.3 管道基础处理

管道基础的质量直接影响管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不同管材应采用相应的基础形式,如钢筋混凝土管通常采用混凝土基础,施工时要先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确保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然后按照设计要求支设模板,浇筑混凝土,控制好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厚度和振捣质量,保证基础的强度和平整度。对于塑料管材,多采用砂基础,先在基底铺设一层厚度均匀的中粗砂,并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使砂基础达到规定的压实度,为管道安装提供稳定的支撑。

2.4 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是排水管道施工的关键环节。对于管径较小的管道,可采用人工下管方式,施工人员需密切配合,确保管道平稳就位。对于大管径管道,则需借助吊车等机械设备进行下管,在起吊过程中,要合理选择吊点,使用专用吊具,防止管道变形或损坏。管道就位后,要进行精确的高程和中心线调整,使其符合设计要求。相邻管道之间的连接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承插连接时,要确保插口与承口的配合紧密,密封橡胶圈安装正确,必要时可涂抹润滑剂,以方便安装并保证接口的密封性。

2.5 管道铺设

管道铺设应遵循由下游向上游的顺序进行,以保证排水的顺畅性。在铺设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管道的坡度,使其符合设计坡度要求,可通过在管道两侧设置坡度板或使用水准仪实时监测的方式进行坡度控制。对于穿越道路、河流等特殊地段的管道,要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如设置套管、加强基础等,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2.6 质量检测与闭水试验

质量检测贯穿于排水管道施工的全过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原材料、构配件进行抽样检验,对各工序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如沟槽开挖的深度、宽度,管道基础的强度、平整度,管道安装的高程、中心线偏差等。在管道铺设完成后,需进行闭水试验,检验管道及接口的密封性。

三、施工质量控制

3.1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保障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的基石,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至关重要。对于管材,每批次进场都要检查其外观,查看是否有裂缝、孔洞、变形等缺陷,核查产品合格证书、质量检验报告等资料。以塑料管材为例,需检测其环刚度、拉伸强度等力学性能指标,确保管材能承受相应的压力和荷载。对于砂石等基础材料,要检测其含泥量、颗粒级配等,保证基础材料的稳定性和强度,避免因原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管道基础不牢或管道损坏。

3.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核心。在沟槽开挖阶段,实时监测沟槽的深度、宽度和坡度,保证符合设计要求,防止出现超挖、欠挖或坡度不一致的情况。管道基础施工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砂基础的压实度,定期检查基础的强度和平整度。管道安装与铺设过程中,密切关注管道的高程、中心线位置以及接口的密封性,每完成一段管道施工,都要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避免质量问题积累。

3.3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配备专业的质量检测人员。制定详细的质量检查计划,明确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检查标准和频率。每天对原材料进行抽检,每完成100米管道铺设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作业。在施工现场设置质量公示牌,对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公示,接受各方监督,形成良好的质量管控氛围,确保排水管道施工质量达标。

结语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从前期技术概述、施工要点把控,到施工质量严格控制,各环节紧密关联。优质施工技术与严格质量把控,对城市排水系统稳定运行意义重大。未来随着技术革新,排水管道施工将更高效、环保,为城市发展筑牢根基,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安永.市政工程中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12):199-201.

[2]王庆敏.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3,(0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