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旅融合背景下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张瑾

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省 鞍山市 114000

摘要: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鞍山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在音乐活动中的应用,成为推动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鞍山拥有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在音乐活动中的展现与传承,促进了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和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本文分析了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活动中的现状,探讨了创新发展路径,提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活动形式以及加强产业融合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文旅融合;鞍山;传统节日文化;音乐活动;创新发展

引言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其在音乐活动中的展现与传承备受关注。鞍山作为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资源,如“钢城之春”秧歌赛会、千山梨花节等。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为文化旅游产业带来了新机遇。然而,鞍山传统节日文化的创新发展仍面临活动内容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足、产业融合度较低等问题。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推动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新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1 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活动中的现状分析

1.1 传统节日文化资源丰富

鞍山地区的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每个节日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例如,春节时,鞍山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其中不仅有热闹的舞龙舞狮表演,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演奏,如岫岩东北大鼓的激昂鼓点,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元宵节时,鞍山各地会举办灯会,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各式各样的花灯璀璨夺目,展现了鞍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端午节期间,龙舟竞渡与满族音乐的融合,更是将鞍山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然而,尽管这些节日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展现其独特性和魅力,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1.2 音乐活动形式单一

虽然鞍山传统节日文化资源丰富,但在音乐活动方面的展现形式却相对单一,未能充分展现节日的特色。在鞍山传统节日的音乐活动中,常见的形式主要是歌舞表演和乐器演奏,这些形式虽然经典,但缺乏创新和多样性,难以充分展现鞍山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在中秋节期间,虽然会有赏月、吃月饼等传统活动,但与之相关的音乐活动却往往局限于简单的歌唱和乐器演奏,缺乏与节日主题紧密相连的创意和深度。这导致游客在参与活动时往往只能感受到表面的热闹,而无法深入了解鞍山传统节日文化的真正内涵。

1.3 文化内涵挖掘不足

在鞍山传统节日活动中,对音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现并不充分,导致游客在参与活动时往往无法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厚底蕴。许多传统节日活动过于注重表面的热闹和形式,而忽视了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和传承。例如,在鞍山的一些传统节日庆典中,虽然会有各种音乐表演,但这些表演往往缺乏与节日历史、传说和民俗紧密相连的内容,使得游客难以深入了解鞍山传统节日文化的真正内涵。这不仅使音乐活动的文化传播效果打了折扣,也限制了传统节日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游客在这些活动中的体验往往停留在娱乐层面,未能获得更深层次的文化启发和感悟。

2 文旅融合背景下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新发展路径

2.1 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研究节日历史渊源

鞍山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不仅是鞍山人民生活中的重要节点,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渊源与文化积淀的宝贵财富。为了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展现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首要任务是进行系统的历史研究。通过查阅古籍文献、民间传说、地方志等,可以追溯鞍山传统节日的起源、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例如,春节作为鞍山地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活动,寓意着辞旧迎新、祈求来年的丰收与平安。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炼出“团圆、和谐、祈福”等文化精髓,以及“家国情怀、尊老爱幼”等主题。这些文化精髓与主题不仅为音乐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灵感,也为音乐作品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探索文化特点与民俗风情

鞍山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地域特色和民俗习惯为音乐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元素。

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鞍山地区人民对节日的热爱与庆祝方式,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为了将这些元素融入音乐创作,需要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和民俗习惯。例如,元宵节的灯会、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中秋节的赏月等民俗活动,都是鞍山地区人民庆祝节日的重要方式。可以将这些活动中的音乐元素、舞蹈动作、节庆仪式等转化为音乐创作的素材,使音乐作品更加具有地方文化韵味。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参与音乐创作,将他们的音乐才华与鞍山传统节日文化相结合,创作出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的音乐作品。

创作文化主题音乐作品

以鞍山传统节日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有助于展现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在创作过程中,深入挖掘节日中的传说、诗词、仪式等元素,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音乐作品中。例如,在中秋节期间,可以创作以月亮、团圆为主题的音乐作品,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展现鞍山人民在中秋佳节期间的欢乐与祥和。在端午节期间,可以创作以屈原的传说为背景的音乐作品,通过激昂的旋律和激昂的歌词,展现鞍山人民对屈原的敬仰与怀念。这些文化主题音乐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能让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鞍山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情感共鸣。这些作品也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进行推广和销售,进一步推动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活动中的传播与发展。

2.2 创新音乐活动形式

引入现代音乐元素

鞍山传统节日的音乐活动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可以借助现代音乐元素注入新的创意与活力。以春节为例,传统的民乐演奏可以与现代电子音乐相结合,设计出一场“传统与未来”主题的音乐会。通过使用电子合成器、打击乐等现代音乐设备,与传统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等相融合,形成独特的音响效果,既能保持节日的庄重感,也能让年轻一代感受到音乐的多样性与创新感。通过现代音乐制作技术对鞍山民间音乐进行重新编排,既能够让传统旋律焕发新生,又能契合当代观众的听觉需求。结合现代音乐元素,也可创新节日音乐活动的表现形式,如通过DJ与传统乐器的搭配进行现场表演,为节日增添别样的色彩,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跨界创新,不仅让传统节日音乐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能拓展其受众群体,提升其文化传播力。

创新表演方式

创新表演方式对于吸引观众、提升节日氛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鞍山传统节日的音乐活动中,可以尝试融入舞台剧、灯光秀、舞蹈表演等元素,形成多元化的表演形式。例如,在元宵节的灯会活动中,可以将鞍山本地的民间故事与元宵节的节庆习俗结合,创作一场结合音乐与戏剧的舞台剧。故事情节可基于鞍山本地的民间传说,如“花灯传说”,通过演员的表演与音乐的演奏相结合,使观众在欣赏精彩的音乐作品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了解鞍山地区的文化历史。舞台设计方面,可以采用现代灯光技术与传统灯会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如梦如幻的视觉效果,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此外,增加现场互动环节,如让观众参与灯谜竞猜、音乐互动体验等,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使他们能够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节日的意义。通过创新表演方式,不仅能够让传统节日音乐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也能提升观众对鞍山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打造特色音乐品牌

要让鞍山传统节日的音乐活动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力,必须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音乐品牌。例如,可以借助鞍山传统文化资源,定期举办“鞍山国际民间音乐节”,邀请国内外知名民间音乐团体、演奏家参与,展示鞍山地区独特的民间音乐风貌。同时,可以将这些活动与鞍山本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设计出节庆旅游线路,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为了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现代传播工具进行广泛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这些音乐活动,扩大其知名度。在品牌建设过程中,还可结合当地特色美食、手工艺品等元素进行跨界合作,形成文化、旅游、经济的联动效应。通过持续的品牌建设,不仅能够促进鞍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能为本地经济注入新的动力。随着活动知名度的提升,鞍山传统节日音乐活动有望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品牌,吸引更多的游客与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从而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发展。

2.3 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设计文旅融合线路

鞍山的传统节日与音乐活动与旅游产业的结合,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文化旅游线路来实现深度融合。这些线路不仅要突出鞍山的自然景观,还要充分展示节日文化和音乐活动。在春节期间,可以推出“鞍山年味之旅”线路,游客可以参观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千山、玉佛寺等景点,深入了解鞍山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线路安排与节庆相关的活动,如春节庙会、传统舞龙舞狮、民俗表演等,让游客亲身参与节日活动,体验鞍山的年味。同时,还可以在旅游线路中加入鞍山独特的民间音乐元素,设置例如“鞍山民间音乐之旅”的主题,游客可以欣赏到鞍山本地的传统音乐演出,例如地方戏曲、民间歌舞等,这样的结合将会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鞍山传统节日的音乐文化。多层次的旅游线路设计,游客不仅能享受鞍山的自然美景,还能深度体验鞍山的传统文化与节庆活动,增加旅游体验的文化厚度。

推动产业链延伸

提升鞍山的文化旅游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加强传统节日文化与旅游相关服务的结合,从而形成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酒店业方面,可以推出“鞍山民俗体验酒店”,这些酒店内的装饰、活动安排都应充分融入鞍山的传统节庆文化。酒店不仅仅提供住宿,还可以通过设置节日主题房间和节庆活动,如春节期间的“年夜饭”活动、端午节的“粽子制作体验”活动等,让游客在入住期间就能参与到鞍山的传统节日庆祝中,体验民俗文化。餐饮方面也可以进行创新,提供富有鞍山地方特色的节庆美食。春节时的“鞍山年夜饭”套餐,可以结合鞍山的传统年菜,推出如“腊八粥”、饺子宴、年糕等具有节庆意味的食品,这不仅能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鞍山美味,还能通过美食的传播加深他们对鞍山节庆文化的理解。与此同时,文创产品的开发也至关重要。鞍山可以根据传统节日及音乐活动开发系列具有文化内涵的纪念品,如节日主题的手工艺品、民间音乐相关的CD、手鼓、传统乐器模型等。这些文创产品不仅能成为游客的纪念,还能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增加游客对鞍山文化的认同感和留存度。

打造节庆文化品牌

鞍山传统节日的文化资源需要通过一系列节庆活动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旅游项目。这些节庆活动可以通过不断创新、提升文化内容的深度来实现。例如,定期举办“鞍山国际民间音乐节”,邀请国内外民间音乐团体和音乐家参与演出,并加入音乐交流论坛和创作工作坊等环节,让参与者深度体验鞍山的民间音乐。此外,节庆活动还可结合舞台剧、灯光秀等元素,创造多感官的沉浸式体验。例如,以“月光下的传说”为主题的元宵节活动,通过舞台剧、民乐表演与灯光秀结合,让游客在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鞍山传统节庆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品牌活动的持续举办,鞍山可以逐步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文化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参与。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应用,也有助于节庆活动的推广和预热,扩大受众群体。此外,还可以与其他城市或地区开展联合文化节,进一步推动鞍山文化旅游品牌的扩展。

3 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活动中创新发展的保障措施

3.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作为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应全力支持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新发展。一方面,需制定长远的文化发展规划,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与音乐创新相结合,明确时间表与具体目标,确保措施可执行且成效显著。另一方面,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活动的研究、制作及推广工作,如资助本地艺术团队创作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原创音乐作品,举办节日音乐会或民俗文化节等,丰富活动内容。针对节日文化和音乐融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资源短缺问题,政策应鼓励民间资本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渠道。此外,还需出台税收优惠、补贴政策,为文化企业和艺术团队减负,激励更多主体投身鞍山文化创新实践。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对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加强监管,避免盲目商业化导致文化内涵流失,最终实现文化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3.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文化创新的核心资源,推动鞍山传统节日文化与音乐活动的融合,需要从培养和引进两个方面全面着手。在培养方面,应立足鞍山特色,构建“音乐与文化双领域”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与高等院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设民族音乐作曲、节庆活动策划等专项课程,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和艺术素养。同时,定期组织从业者参加国内外文化论坛、艺术展览和学术交流,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激发更深层次的创作灵感。在引进方面,应着重吸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音乐家、节庆活动策划专家以及文化旅游开发人才。这些高端人才不仅能够为项目提供专业指导,还可凭借其资源和经验推动鞍山传统文化在更大舞台上展现。为了确保这些优秀人才的长期贡献,需优化薪酬待遇,并在工作环境和生活配套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

3.3 加强宣传推广力度

要提升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和音乐活动的知名度与美誉度,精准且持续的宣传推广不可或缺。首先,应围绕传统节日和音乐活动的文化亮点制定系统的传播方案,采用多媒体整合宣传策略,在电视、电台、纸媒和新媒体平台同步发声。例如,通过制作节日音乐短视频、开设专题直播间,向观众展示鞍山节庆与音乐活动的风采,激发公众兴趣。其次,可与知名旅行社和线上旅游平台合作,将节日活动融入特色旅游线路,吸引外地游客。例如,在推广千山风景区的同时,增设以传统节日音乐为主题的表演活动,让游客通过视听享受感受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此外,还需注重互动性与社群化传播,借助微博话题、抖音挑战赛等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参与,扩大活动的受众范围。最后,针对重点目标市场(如音乐爱好者、文化旅游爱好者),推出定制化推广内容,精确触达,提升活动的吸引力与文化品牌的辐射力。

结语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在音乐活动中的创新发展,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创新音乐活动形式和推动产业融合,可有效促进文化的持续创新与发展。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鞍山传统节日文化将迎来更多机遇,为鞍山文化旅游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程晓泓. 传承传统文化,探寻音乐教学新途径[J]. 教师博览,2024(33):76-78.

[2]高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4.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J].中国地市报人,2021(06):1-2.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137页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147页

[6]丁燕.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维度[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5(06):52-61.

[7]曹庆华,吕忠山.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以彩调剧《新刘三姐》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23(03):146-151.

[8]李泽华.新时代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0(05):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