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
黄丽珍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城南小学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需要在该阶段中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从而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三观,健全个人的人格。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的责任重大,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第三家长角色,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要有效渗透的育教育,让学生能够身心健康发展。
一、强调进行榜样示范,注重积极展开引导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为提高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水平,还需强调榜样示范,注重对学生的积极引导。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而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是学生在学校中接触最为频繁的大人,学生经常会潜移默化的模仿周围大人的言行举止。小学班主任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首先端正自身的言行,要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正向的影响。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也可多多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从而让学生群体间形成榜样效应,注重相互约束和共同成长。比如,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让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师自身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也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位学生,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另外,班主任也可设置诸如安全之星、纪律之星、学习之星、劳动之星等称号,让学生能够为了个人荣誉努力遵守班级制度。在学生模仿榜样和形成积极行为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能提高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水平[1]。
二、创新班级管理形式,全面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为了提高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水平,班主任还需有效创新班级管理的形式,班主任要在各个方面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班主任首先要创新班级管理的理念,要尽可能的采取多元化班级管理形式,继而找到更适用于本班级的管理模式。在创新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首先要做到民主管理。过去很多班主任经常处于“权威者”的地位,很多决策也都由班主任一人决定。这种班级管理的方式不利于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也很难强化学生的个人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班主任需要做到下放权力,使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在选拔班长、纪律委员、劳动委员等重要角色时,可以让学生们自行选择。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参加竞选,进行匿名投票,最终组成班委队伍。日常的各项活动可以由班委们共同开展,继而提高学生们的参与感。另外,班主任需要有效创新班级管理的制度,相关制度也应由学生共同提出和不断完善。班主任可以将学生提出的具有可行性的制度纳入于班级管理制度中,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制度制定的前提下,学生也能更具遵守制度的积极主动性,进而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修养。班主任也能够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三、积极展开正向评价,强调落实赏识教育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为提高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水平,可以通过积极展开正向评价,有效落实赏识教育,来达成教育目标。评价作为班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正向评价可以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频繁的负向评价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如果学生的自信心频繁受到打击,则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影响生活热情。所以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展开正向评价,积极进行赏识教育,来提高德育教育的水平。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不能一味的批评,而要了解事实,清楚学生的情况,认真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努力帮助学生面对错误,应对困难,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进行赏识教育,也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可以使学生知错就改,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比如,有一些学生天性好动,在学校可能会出现迟到早退甚至逃课的情况,班主任不能一味的进行批评教育,而要先了解学生产生这些不良行为的原因。如果是因为学生过分活泼好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有人监管和引导的前提下,多多参与户外活动,让学生可以在户外活动中释放精力。班主任也要参与到学生的成长环节中,积极落实赏识教育,使学生可以下意识认识到逃课的错误。能够合理分配精力,遵守班级制度。班主任通过积极进行赏识教育,注重正向评价,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使学生逐渐构建完整的人格,拥有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如果只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难达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教育要求。小学班主任需积极进行德育教育,要强调展开榜样示范,注重对学生的积极正向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班主任也要有效创新班级管理形式,积极落实赏识教育,让学生在正向评价中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岩 . 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 [J]. 学周刊 ,2020(3):166-166.
[2] 扎西顿珠 . 浅谈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 传奇故事 ,2023(29):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