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自主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究
王茜
青岛市李沧区永安路幼儿园,266100
前言
幼儿园是幼儿人格、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情感认知、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家庭和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日益复杂,如何确保幼儿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将自主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可以提升幼儿认知水平,还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怎样调节与表达情感,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
一、幼儿自主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重要性
第一,提供情感表达空间。在自主游戏开展过程中,幼儿可以在轻松、自由的情境中认识、探索世界,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角色扮演等方法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情感,这样可以让幼儿学会怎样识别与调节情绪,还可以增强幼儿情感认知能力,帮助幼儿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为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第二,增强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和其他同伴节流、共同解决问题等,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社会规则,还可以锻炼幼儿协作能力与社交技巧,让其在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可以更加游刃有余。第三,增强幼儿心理素质。在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需要在选择游戏内容、设定规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发挥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与自信心,还可以让幼儿在面对困难时冷静面对,及时思考有效应对策略
二、幼儿自主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游戏活动的信心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在开展自主游戏教学时,就需要加入信心教育,可以让他们更好的面对困难与挑战,勇于尝试新的事物,在解决问题是也会展现出强大的毅力与决心。信心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增强自我认同感,还能促进他们在社交互动中的积极性,从而有助于建立健全的自尊和自信心,为幼儿未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动力源泉。例如,在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合适的情境,让幼儿逐渐体验到解决问题的快乐。当幼儿成功解决问题后,教师就可以通过“你真棒”“做得很好”等肯定性话语增强幼儿自我价值感;在幼儿遇到困难后,教师就需要鼓励幼儿调整心态,尝试不同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干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形成自信心与健康心理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及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二)提供选择判断的机会促进幼儿自主意识的发展
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自主意识形成是重要部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就需要为幼儿提供选择和判断的机会,从小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决策的能力,这样可以提升幼儿自我认知能力,还可以加强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同时,自主意识的发展可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信做出决策,学会逐步解决问题,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展现出独立与自信,以此更好的建立自我价值。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情景选择”游戏,促进幼儿自主意识的发展。例如,在进行“构建游戏”时,教师就可以为幼儿提供多种积木、工具、构建任务等,让幼儿选择游戏内容、伙伴。幼儿在选择材料时,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构建,又可以根据游戏任务来判断如何合理搭配材料。通过这一过程中,孩子不仅学会如何做出选择,还能在过程中体验决策带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
(三)树立集体生活的信念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过着集体生活,这也为幼儿与他人的互动、合作等提供了良好机会,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怎么和同伴相处,还可以增强幼儿团队意识与责任感,加强情感联系。在幼儿自主游戏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设计合作任务,增强幼儿对集体活动的认同感。例如,在“庭院绘画”时,教师就可以为幼儿设计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如每个人都需要在庭院上画出相对应的物品。在这一过程中,幼儿需要分工合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与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则需要依赖整个小组的共同努,这样可以加强联系的密切性,还可以让幼儿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也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自主游戏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不仅对幼儿的认知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也在促进其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自主游戏的开展,孩子们能够在自由选择的情境中进行情感调节、自我探索和社会交往,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为幼儿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明 .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之我见 [J]. 情感读本,2019(32):8.
[2] 让游戏为心理健康教育撑起一片天空 [J]. 王文文,张克。教育教学论坛 . 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