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有效结合

作者

孙锦琳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长桥中心学校

相较于语文、数学等文化学科,体育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由于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以及运动量比较大等因素,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会有所下降,除此之外,由于过去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所以不少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和玩耍,这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发展并不理想,甚至由于错误的运动方式而出现意外。对此,老师要从“教与玩”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或状态下)锻炼身体或者进行体育项目的突破,以此来调动他们运动学习和练习的积极性。当然,这里说的“玩”并不是单纯的“玩耍”,而是要让学生有目标、有想法的在游戏活动中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

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喜欢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即便学生即将毕业升入初中,但他们对各种趣味游戏也都充满了好奇心。对此,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选择合适的体育游戏,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运动练习当中,以“玩”的心态去了解和学习一些科学的运动技巧。

比如,在教学“投掷”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个塑料桶和数个塑料球(弹力球),模拟商场或集市上常见的套圈、投球奖励活动设计一个趣味性的游戏,将塑料桶按照一定的角度摆放并固定好,然后让学生尝试将球投入到桶中。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老师要强调基本的规则,例如让学生按照顺序进行活动,并且要在规定的位置进行投掷等等,并且,本游戏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一些基本的投掷技巧,所以游戏方式也可以更换为让他们打击活动的目标,也就是将一个塑料瓶挂到一定高度后再让学生尝试将其击中。除此之外,老师也要明白,投掷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上肢和腰背的力量,所以老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力量型的游戏活动,或者引导学生平时做一些锻炼上身肌肉的运动等等,以此来增强他们体魄并培养他们自信、勇敢的品质。

二、利用比赛活跃体育课氛围

小学生不仅对新鲜事物有着明显的好奇心,他们还有着较强的好胜心,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开展一些对抗性的竞技运动游戏,以此来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让他们在竞争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首先,在热身环节,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上节课学习过的平衡知识和技能训练,让他们站到空旷的操场上并拉开距离后根据老师的要求尝试单腿站立和单腿跳,看看哪位同学坚持的时间最长或者动作最标准等等;然后,老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并做好示范,比如在“小足球”这一节,老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正确的踢球姿势以及如何掌握球的前进方向等等;最后,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具体按班级人数确定)的几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发放 1—2 个小足球,让他们结合老师的演示进行练习,并尝试在规定的位置将足球踢入球框。需要注意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足球有了较多的了解并且具备一定的运动能力,所以老师在设计游戏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例如让学生在更远的距离将球踢到指定的位置,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将球踢进球框等等。另外,老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表扬学生的良好表现,以此来促使他们更放松的参与到对抗比赛当中,进而让老师的“教”更有效以及学生的“玩”更主动,最终实现教与玩的有效结合。

三、引导学生参与简单户外运动

运动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动态性的,具体来说就是学生需要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才能拥有一个更健康的体魄。对此,除了体育课上的运动练习以及课间操等活动,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期间参加一些简单的户外运动,例如和小伙伴一起到附近的公园进行短跑比赛,或者和爸爸妈妈到大自然中去收集一些树叶的标本等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假期时间,使他们在玩耍中保持适当的运动锻炼,还可以培养他们其他方面的爱好,进而实现促进其综合能力发展的根本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来说,体育教学更是落实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多元化的体育活动,以此来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让学生以玩耍的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以此来提高体育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波 . 谈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玩”的有效结合 [C]//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论文集. 2024:1-2.

[2] 王云芳 . 浅谈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 教 "" 学 " 与 " 玩 " 的有效结合 [J]. 文渊(小学版),2020(6):584.

[3] 陈敏 .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 " 教 " 与 " 玩 " 的有效结合 [J].考试周刊 ,2019(3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