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提升思政内涵素养
魏锦明
福建省闽侯县青圃初级中学350119
摘 要:课程思政是一种新颖、先进的育人理念,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青睐。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要求构建全员、全程和全课程育人格局,将不同课程与思政理论课有机融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以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知识、技能,并端正思想态度,树立正确价值观,为未来学习和成长助力。化学作为一门必学课程,自然也要迎合时代趋势,加强知识传授、价值观教育的融合,力求构建品质课堂,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鉴于此,文章主要就初中化学教学中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路径展开探究,希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课程思政;思想政治素质;思政教育;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到:“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值得引发充分的重视。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有着活跃的思维,可塑性较强,但是非辨别能力、判断力等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离不开正确的指导和点拨。化学作为初中学科体系中的重中之重,应当承担起自身的育人职责,在化学知识传播中渗透思政教育,加强价值引领,弘扬爱国爱家的情怀、积极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习得丰富化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形成正确三观,强化思想政治素质,为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一、深入挖掘教材,探寻思政素材
教材由专家学者精心编排,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研读初中化学教材,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着大量的思政素材,只要加以挖掘和开发,这些都可以成为落实化学课程思政的利器[1]。对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从教材入手,对其展开深层次的挖掘、剖析,探寻其背后的思政素材,并将其与化学知识有机融合起来,围绕相关元素展开教学,在完成化学知识、技能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以“常见的盐”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就教材展开深层次探究,牢牢把握化学学科特征、课时知识特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确定思政素材的挖掘途径,并从此切入,展开教学。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借助信息化设备展示视频——《超级农人秀》的《巧匠云集·传承千年的采盐术》,展现我国工匠用食盐水选种的智慧,让学生感到自豪,更加认同和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其次,教师可以与融雪剂的使用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思考如何有效使用,才能够有效避免对环境、植物带来不良影响。这样,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引领学生将其付诸于实践;最后,教师可以引入相关实验,将其育人价值发挥到极致,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形成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品质。
二、渗透化学史,丰富思政内容
化学史,顾名思义,立足化学发展视角,阐述化学在人类长期实践中由萌发逐步向现代化学发展的历程。它是科学史的分支,是一种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能够让学生对科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等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喜爱,引领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精神、探索意识,获得显著育人成效。因此,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主题,引入与之相关的化学史,丰富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在完成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让学生树立良好价值观念,为未来成长、成才奠基[2]。以“金属资源的利用——金属的冶炼”这一课为例,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入相关的化学史,如借助信息化设备展示与之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视频,介绍我国古代的金属冶炼技术,并适当延伸,介绍西方金属冶炼技术。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我国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贡献,感受到祖先的智慧和奋斗。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的问题,进一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什么我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能够获得如此非凡的成就?这说明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在加深化学知识理解、开阔眼界的同时,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荣誉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更加认真学习、积极进取,为祖国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开展化学实验,强化思政素养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实践操作、探究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探究化学奥秘。教师可以尝试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化学实验中,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合作探索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探究精神,为未来学习和生活提供坚实保障[3]。以“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组织起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化学知识,并强化思维品质、探究精神。一开始,教师可以在把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科学划分,形成若干个小组。接着,将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工具(包括铁片、盐、水、干燥剂等)分发给各个小组,为后续实验操作做好准备。随后,教师可以抛出问题:“铁生锈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鼓励学生思考,并提出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与实施,试着验证自己的假设。这样,通过化学实验的开展,既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也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实验探究的乐趣,形成批判性思维、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精神,终身受益。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课程思政的落地在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三观的塑造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教师必须要心中有数,牢牢把握化学课程思政目标,并对各个教学环节加以优化、完善,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渗透化学史以及开展化学实验等做法来推进思政教育,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为国家长远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志荣.基于“五育”融合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J].新智慧,2023,(35):52-54.
[2]周洁琳.初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33):11-14.
[3]康永军,王荣华.从教学走向教育:在化学课堂上落实课程思政[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2,(05):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