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

作者

何芳

金滩镇金滩中心小学 331600

摘要:在立德树人成为教育根本任务的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需兼顾语言能力与道德素养培养。本文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At the farm”单元为例,深入探讨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通过深度挖掘教材德育元素、依据核心素养制定多元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融入德育并创新方法,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学习与品德发展,推动学生知识、能力与品德协同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践行立德树人理念提供参考,助力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德育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成教育关键,小学英语教学需兼顾语言能力与道德素养培育。“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注重教学、学习、评价紧密融合。它精准设定目标,科学规划教学活动,搭建全面评价反馈体系,促使学生学英语时,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品德塑造齐头并进,为其终身学习奠基,推动全方位成长。

二、明确教学目标:融合知识技能与德育目标

(一)深度研读教材,挖掘德育元素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At the Farm”单元为研究样本,教师在备课环节需深度钻研教材。此单元教材精心编排了大量农场动物和农作物的高清彩图,这些图片是开展教学的宝贵资源。在词汇教学方面,“cow”“sheep”“corn”“tomato”等单词的教授,借助图片能更直观、高效。教师更应挖掘其深层价值,通过图片向学生详细阐述动物、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从种子发芽到成熟收获的漫长过程,以及它们如何支撑人类的饮食、生产,让学生真切领悟食物背后的艰辛,树立珍惜粮食的观念。同时,展示农场里人与动物和谐劳作、自然生态平衡的画面,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敬畏。在对话练习部分,针对向农场主询问信息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Excuse me, Mr. Farmer, what are these?”“Thank you for telling me.”等礼貌用语,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将文明礼貌内化为自身行为习惯,实现英语知识学习与品德修养提升的双赢[1]。

(二)依据核心素养,制定多元目标

在教授“At the farm”单元时,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制定教学目标。语言能力目标设定为学生能够准确听、说、读、写与农场相关的词汇,并能用所学句型描述农场中的所见所闻,如“This is a horse. It's so strong.”“There are many sheep on the farm.”;文化意识目标方面,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农场的特点及农业文化的差异,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文化包容意识。

三、优化教学过程:融入德育,创新方法

(一)情境教学:创设德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为助力学生深度融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At the Farm”单元的学习,教师可灵活运用多媒体资源,匠心打造“参观农场”的沉浸式情境。课堂伊始,播放一段精心剪辑的农场视频,全方位展现农场广袤的田野、错落的房舍等自然风光,以及农民忙碌收割、牲畜穿梭其间的劳作场景,鲜活呈现各类动物与农作物。逼真的画面,能让学生仿若置身农场之中,迅速沉浸单元学习氛围[2]。

视频播毕,教师巧妙化身导游,引领学生“步入农场”,依照农场布局,由饲养区至种植区,逐一讲解各区域特色,同步开展英语单词与句型教学。其间,有机融入德育元素,至关重要。当画面切换至农民挥汗如雨的劳作场景,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倘若你是农民,劳作一天后会有何感受?”促使学生深切体悟农民劳作之艰辛,进而强化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的意识,实现语言知识学习与品德教育的协同推进。

(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协作,培养品德修养

于“At the Farm”单元教学实践里,教师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比如,将学生合理划分成若干小组,为每组布置制作农场主题海报的任务。小组成员需明确分工,部分成员负责广泛收集农场动物、农作物相关图片,有的成员承担用英语标注名称、撰写简介的工作,还有成员则专注于海报整体布局设计。

在合作进程中,学生们必然要频繁互动交流、充分探讨。举例来说,挑选图片时,成员间极有可能产生分歧,此时就需通过反复协商,权衡利弊,最终达成共识,这一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沟通能力。同时,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当小组内有同学遭遇困难,鼓励其余同学主动关心、协助,借此培育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3]。

到了海报展示环节,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讲解小组作品,这无疑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其自信心。而其他小组同学认真聆听并给出评价,既能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又能培养尊重他人观点的意识。如此一来,学生在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品德修养也得以进一步升华。

四、完善评价体系:全面考量学习与品德发展

于“At the Farm”单元教学评价里,搭建多元评价体系意义重大。教师在课堂中,需紧盯学生小组合作状态。关注学生参与的热情,看其能否主动与组员沟通,讨论时表达是否流畅,依据这些表现,即刻给予鼓励与引导。若某组学生在探讨农场海报事宜时,各抒己见且彼此尊重,教师可马上称赞:“这组同学表现亮眼!全员积极投入,还懂得相互倾听,继续努力!”进入学生自评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学习态度优劣,以及合作期间展现的品德行为等层面,细致回顾、审视自己的学习全程,实现对自身学习效果的全面把控。

学生可以思考自己是否掌握了农场相关的英语单词和句型,在课堂上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参与活动,在与同学合作时是否做到了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等。通过自评,学生能够更加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优点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在学生互评时,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价彼此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学生可以指出其他同学的优点,如“Tom is very good at collecting information. He found a lot of interesting pictures about the farm.”同时,也可以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如“Maybe you could try to use more English sentences when presenting our group's work.”通过互评,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差距,培养批判性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对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意义重大。以“At the farm”单元教学实践为范例,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完善评价体系的一系列举措,切实促进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知识、能力与品德的共同进步。然而,教学实践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结合不同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持续优化“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炜.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界,2024(17):68-70

[2]唐子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J].课堂内外(初中版),2025(4):10-12

[3]李玥.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策略研究[J].考试与评价,2025(2):0046-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