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艺考生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程春珲
浙江省金华市第六中学 321000
摘要: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声乐作为艺考方向,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艺考生们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几点改善对策,旨在为声乐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帮助艺考生克服障碍,提升声乐技能,为艺考之路铺平道路。
关键词:高中艺考生;声乐教学;问题及对策
声乐艺术是高中艺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艺考生而言,良好的声乐技能不仅是高考成功的关键,更是未来艺术生涯的重要基石。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艺考生面临着诸多声乐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他们的专业技能提升,还制约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因此,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对于提升高中艺考生的声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中艺考生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气息不稳
气息是声乐演唱的基础,稳定的气息控制是确保声音饱满、流畅的关键。然而,许多艺考生在演唱过程中常出现气息不稳、漏气或憋气等问题,导致声音缺乏支撑和连贯性。
(二)发声方法不正确
发声方法是声乐学习的核心,正确的发声方法能够使声音更加圆润、自然。然而,部分艺考生在演唱时发声位置不准确,喉咙紧张,声音沙哑,严重影响了声音的质量和演唱效果。
(三)音准问题
音准是声乐演唱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的音准能够确保演唱的和谐与美感。然而,许多艺考生在演唱高音部分时,常出现音准不稳定、跑调或音高不准确等问题,影响了演唱的整体效果。
(四)节奏感不足
节奏感是声乐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节奏感能够使演唱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然而,部分艺考生在演唱时节奏不稳定、速度不准确、节拍感不强,导致演唱缺乏韵律感和层次感。
(五)表现力欠缺
表现力是声乐演唱的灵魂,它体现了艺考生的艺术修养和情感表达能力。然而,许多艺考生在演唱时缺乏舞台表现力,情感表达不充分,肢体语言僵硬,无法与观众产生共鸣。
二、针对高中艺考生声乐教学问题的改善对策
(一)加强气息训练
针对艺考生在声乐演唱中普遍存在的气息不稳问题,教师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其的气息训练。气息是声乐演唱的基石,稳定的呼吸控制对于确保声音的饱满、流畅和持久至关重要。为了锻炼呼吸肌群,提高呼吸的控制力和稳定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通过深呼吸练习,让学生感受腹部和胸部的扩张与收缩,增强呼吸的深度和力度;吹气球练习则能帮助学生掌握均匀、持续的气息输出,锻炼呼吸的持久性;跑步等有氧运动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肺活量和呼吸效率。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应指导艺考生学会正确运用腹式呼吸和胸腹式结合呼吸。腹式呼吸通过腹部的起伏来控制气息,使声音更加深沉、有力;而胸腹式结合呼吸则结合了胸部和腹部的共同运动,使气息更加流畅、均匀。通过反复练习和体会,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这些呼吸技巧,并在演唱中灵活运用,从而确保气息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二)纠正发声方法
发声方法的正确性对于声乐演唱至关重要。针对艺考生发声方法不正确的问题,教师应耐心指导,帮助他们调整发声位置,放松喉咙,避免过度用力。正确的发声位置应该位于喉咙的后上方,即所谓的“共鸣腔”,这样可以使声音更加圆润、自然,减少喉咙的负担。
为了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教师可以采用模仿不同动物叫声的方法。例如,模仿小鸟清脆的叫声,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高亢和明亮;模仿小狗低沉的叫声,则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声音的浑厚和饱满。通过模仿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位置,并学会在演唱中灵活运用。另外,加强母声和音阶的训练也是纠正发声方法的重要手段。母声是声乐演唱的基础,通过反复练习母声,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发声技巧,提高声音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而音阶训练则能帮助学生掌握不同音高的发声技巧,使声音更加连贯、流畅。在训练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
(三)提高音准能力
1.加强艺考生的听力训练
通过听钢琴弹奏的标准音、听唱片中的专业演唱、参加音乐会感受现场音乐的魅力等方式,艺考生可以逐渐提高对音准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能力是准确演唱的基础,也是艺考生在音乐道路上不断进步的重要保证。
2.加强音阶和琶音的练习
音阶和琶音作为音乐的基础元素,其准确性和流畅性对于艺考生的演唱至关重要。通过反复练习,艺考生可以逐渐掌握每个音的准确位置,从而在演唱中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音准。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调音器、钢琴等辅助工具来纠正艺考生在演唱中的音准问题,帮助他们更加精准地把握每个音的音高。
3.引导艺考生学会运用固定高音的概念
固定高音是指在演唱过程中,艺考生可以找到一个固定的音高作为参照,从而确保整个演唱过程中的音准稳定性。通过这种方法,艺考生可以在演唱中更加自信地把握音准,避免因为音准问题而影响整体演唱效果。
(四)加强节奏感训练
1.听节奏强烈的音乐
通过聆听不同类型的音乐,艺考生可以逐渐感受到音乐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逐渐提高自己的节奏感。此外,打拍子、跳舞等方式也可以帮助艺考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2.练习不同的节奏型
通过反复练习不同类型的节奏型,艺考生可以逐渐掌握不同节奏的规律和特点,从而在演唱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节奏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节拍器、鼓等辅助工具来帮助艺考生纠正节奏感问题,使他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
3.参加合唱团、乐队等音乐活动
参加合唱团、乐队等音乐活动,艺考生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节奏感。在合唱或乐队中,艺考生需要与其他成员紧密配合,共同演绎出和谐美妙的音乐。这种实践经历不仅可以提高艺考生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素养。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艺考生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涉及气息、发声方法、音准、节奏感和表现力等多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加强艺考生的气息训练、纠正发声方法、提高音准能力、加强节奏感训练和提升表现力。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帮助艺考生克服声乐学习中的困难,提升他们的声乐技能和艺术表现力,为高考和未来的艺术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霞.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歌唱的影响[J].戏剧之家.2021,(1).
[2]冯明明.浅谈声乐教学中艺考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