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教学成效与启示

作者

李萍 贾占蕊

1.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城关第四小学;2.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日益提高。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创新的阅读教学方式,逐渐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它打破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的局限,引导学生围绕特定议题阅读一组结构化文本,不仅能增加学生阅读量,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全面使用的当下,深入探究群文阅读在其中的教学成效与启示,对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意义重大。这既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创新教学方式,又能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本研究旨在通过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深入剖析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教学情况,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群文阅读教学概述

(一)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解析

群文阅读教学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的文本,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其中,“议题”是核心,它可以是主题、写作手法、人物形象等,能将多篇文本有机联系起来。“结构化的文本”指文本间存在逻辑关系,如相同主题不同文体的文本,或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等。“集体建构”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同探讨分享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赋予教师选择文本的权力,要求教师基于对语文的理解和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优化阅读教学。

(二)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群文阅读教学占据重要地位。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来看,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信息提取能力,学生在阅读多篇文本时,需要快速筛选关键信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同时,群文阅读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面对不同文本,学生需对比、分析异同,形成自己的观点。此外,丰富的阅读量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增强语感,为写作和口语表达提供素材,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积极影响。

三、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实践过程

1.基础理论确立阶段:通过问卷、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阅读习惯、兴趣、能力和困难。查阅文献,研究课程标准,梳理群文阅读理论,明确研究框架和方向。结合学情与理论确定研究目标,制定详细计划,规划研究任务、时间和预期成果。

2.实践阶段:依据不同年级特点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方案,七年级重习惯培养,八年级重技巧提升。课堂上引导学生围绕议题阅读、讨论和分享。收集学生课堂表现、阅读成果和教师反思等资料。定期通过测试、问卷和观察评估教学效果,根据结果调整教学方案。

3.反思优化阶段:选取典型课例多维度剖析,总结优点与不足。归纳教学问题,分析原因。针对性制定优化措施,如调整文本选择、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个性化指导,应用于后续教学以提升质量。

(二)不同年级教学策略

1.七年级试行策略:打基础、养习惯:七年级学生阅读方法单一,自主阅读意识弱,好奇心强但注意力易分散。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群文阅读,激发兴趣,掌握基本方法,培养习惯。教师突破教材组元模式,从写作方法、情感表达等维度组元,如对比《春》和《济南的冬天》的景物描写。深入解读文本,提供预习提示和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和探究能力。

2.八年级升级策略:重合作、促提升: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群文阅读基础,但文本深度理解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教学目标为培养合作探究和深度阅读能力。教学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如小组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方法。针对学生预习问题,如散文理解困难,引导分析选材和主旨,根据课堂反馈优化教学流程。

3.九年级优化策略:重整合、提素养: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虽有阅读和分析能力,但综合阅读时可能知识混乱、答题技巧不足。教学目标是提升综合素养,助力中考。教师整合阅读资源,如复习古诗词时对比爱国题材诗歌,现代文复习时引导深度探究,总结经验形成校本资源,推动教学发展。

四、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教学成效

(一)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在阅读理解方面,通过阅读多篇文本并进行对比分析,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在信息提取能力上,学生能够快速从复杂的文本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提高了阅读效率。以阅读理解测试成绩为例,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后,班级学生的平均成绩较之前有明显提高。同时,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二)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养成

丰富多样的议题和文本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阅读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对群文阅读非常感兴趣,阅读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许多学生在课后会主动阅读与课堂议题相关的书籍,阅读量大幅增加。此外,学生逐渐养成了边阅读边思考、做笔记的习惯,学会了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阅读方法更加科学有效。

(三)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议题和文本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活动,这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设计能力。在课堂组织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交流,需要具备更强的课堂管理和组织能力。在文本解读方面,教师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需要对多篇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五、群文阅读教学带来的启示

(一)对教材整合与利用的启示

群文阅读教学启示教师要更加灵活地整合和利用统编教材资源。教师不应局限于教材现有的编排顺序和组元方式,而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和拓展。可以将不同单元但主题相关或写作手法相似的课文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也可以补充课外的优秀文本,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

(二)对教学方法创新的启示

群文阅读教学中采用的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等创新教学方法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借鉴。教师可以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其他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写作教学中,可以设计任务驱动型的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本获取写作素材和方法,然后进行合作写作和互评互改。

(三)对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启示

群文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自主构建知识。这启示教师在其他教学活动中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表明,群文阅读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和促进教师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在教材整合、教学方法创新和学生主体地位落实方面提供了重要启示,证明了其在统编教材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研究存在样本局限于本校、长期跟踪评估不足的问题。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范围,开展跨地区研究;加强长期跟踪评估,建立完善评价体系;探索群文阅读与其他教学方式及信息技术的融合,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更多思路。

本文后特别注明: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群文阅读课题《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的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3]GHBZX233)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