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研究

作者

谢晓云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实验幼儿园 350026

摘要:在国内教育事业体系结构中,幼儿学前教育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部分。其中,幼儿园中班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学习能力,开展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活动既可以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同时还可以为幼儿日后进入到小学学校进行正式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本文针对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进行探究和分析,一方面阐明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重要性,另一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望对幼儿学前教育工作开展起到一定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数学教学;师幼互动;互动教学

前言: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幼儿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师幼互动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效果与幼儿的学习体验。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不仅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而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角度来看,中班幼儿虽然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但仍处于形成阶段,教师在其中的互动指导就变得更加重要和关键,这也是决定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师幼互动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一、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重要性

1.促进幼儿思维发展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是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幼儿的积极参与,可以形成有效的思维碰撞,激发幼儿的思维活力。在互动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幼儿则通过回答、讨论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二者之间的互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数学概念,还能培养其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同时,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给予及时的反馈与指导,帮助幼儿纠正错误,深化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不断的师幼互动,幼儿能够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数学思维方式,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通过有趣的游戏、故事、操作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进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加符合幼儿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2]。

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师幼互动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还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形成了积极的互动关系,彼此尊重、信任、理解。教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给予其充分的关注和关爱,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关怀。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还能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教师在互动中能够及时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使幼儿在学习道路上更加顺利。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路径

1.利用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促进幼儿理解数学概念

中班幼儿正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利用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幼儿能够感知和操作的具体内容,提升中班幼儿学习和参与兴趣的同时,降低幼儿学习、认知和理解的难度,进而达到更好的数学基础教学效果。例如,中班幼儿教师在进行“数数”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棒、葡萄等实物,让幼儿通过亲手触摸、摆放这些物品,来理解数量的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数量变化,并提问:“你手里有几个小棒?”“如果再给你一个小棒,你现在有几个?”通过具体形象的互动,幼儿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中的数量变化,从而建立起对数学的基本认识[3]。

2.创设多样化的数学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兴趣始终是一个人进行学习的原动力,这一点对于中班幼儿的数学知识学习和理解来说亦是如此。因此,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中班幼儿教师应创设多样化的数学情境,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数学墙”,将幼儿的数学作品、学习成果等展示在墙上,让幼儿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挑战任务,如“水果排序”“图形拼图”等。在游戏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分类等操作,帮助幼儿理解数学中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概念。通过这样的互动,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更加喜欢数学这门学科。

3.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图形认知”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形状、颜色的图形卡片,让幼儿自由组合、拼接,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师可以提问:“你能用这些卡片拼出一个正方形吗?”“你能告诉我这些图形有什么不同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索,从而发现图形的特征和规律[4]。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寻找答案。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更加自信地面对数学学习。

结论:综上所述,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不仅有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还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利用具体形象的教学方式、创设多样化的数学情境以及鼓励幼儿主动探索等有效路径,教师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从而为其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研究旨在强调师幼互动在幼儿园数学教育中的关键作用,为提升幼儿园数学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宋喜勤.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4, (17): 46-48.

[2]王莉.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质量提升策略 [J]. 智力, 2024, (10): 96-99.

[3]曾少婷.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障碍与对策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4, (10): 151-154.

[4]王义豪.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 (01): 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