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专业施工图审查常见问题讨论
黄柯
湘潭市施工图审查服务有限公司,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最近两年颁布了一大批关系保障人民用水安全和消防安全的设计标准和通用规范。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发现设计院对新标准和规范的使用和理解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设计的理解和应用,降雨的年径流总量和外排径流峰值的控制的理解和应用,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的选型的理解和应用,值得一起探讨和学习。
关键词:新通用规范;可再生能源;年径流总量;自动跟踪定位射流
Abstract:In the past two years, a large number of design standards and general codes have been issued to ensure water safety and fire safety.Found in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 review process design institute on the use of the new standards and norms and understanding many problems still exis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system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otal annual runoff rainfall and discharge of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eak value of runoff control, automatic tracking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 jet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 selection, worth exploring and learning together .
Keywords:New general specification; Renewable energy; Total annual runoff;Automatic tracking and positioning jet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最近两年颁布了一大批关系保障人民用水安全和消防安全的设计标准和通用规范。例如:《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5020-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5015-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技术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1427-2021,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等。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发现设计院对新标准和规范的使用和理解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值得一起探讨和学习。
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依据《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2021第5.2.1条: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通用规范全本都强制性条文,这条规范要求设计院设计项目方案时就有些不知所措了,从字面意思理解是所有新建建筑都应安装,还是按小区为单位合适的建筑才安装太阳能系统。从规范条文说明解释:为完成我国2030年达到碳排放高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必须强化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力度。太阳能系统可分为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光伏光热(PV/T)系统,这三类系统均可安装在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上,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或电能,替代常规能源向建筑物供电、供热水、供暖/供冷,既可降低常规能源消耗,又可降低相应的二氧化碳碳排放,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没有解释范围。
从送来的审图项目就五花八门的去设计了,以住宅项目为例:100米33层塔式高层住宅每户阳台都设置太阳能集热板和热水箱,并不考虑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集热效率。集热系统效率是衡量太阳能集热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重要指标,受集热器产品热性能、蓄热容积和系统控制措施等诸多因素影响。如果没有做到优化设计,就会导致不能充分发挥集热器的性能,造成系统效率过低,从而既浪费宝贵的安装空间,又制约系统的预期效益。在世界各国与绿色或生态标识认证制度相关联的一些标准中,都会对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热性能提出具体的指标性要求,因此,为“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提高系统效益,必须对集热系统效率提出要求。有的100米33层塔式高层住宅就只做顶层住户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并把集热板设置在屋顶公共区域。
我觉得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对规范的充分理解,太阳能系统的应用与项目所在地的资源条件密切相关,应根据资源禀赋、以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选择经济适用的技术方式和系统形式;应对实施项目进行负荷分析、系统能效比较,明确其具有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应用前景时,才能确保实现节能环保的运行效果。实际在审图过程中我们就非常被动,依据施工图审查要点,我们只对是否违反规范条文负责,对一种每户都设置,只要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集热效率等于大于42%,审图只能算通过,对于第二种只设置顶层,也没有违反规范。只是觉得建设单位和设计院还是要从项目的整体来考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设计的理解和应用。
2 降雨的年径流总量和外排径流峰值的控制的理解和应用
依据《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 55020-2021第4.5.11条:建筑与小区应遵循源头减排原则,建设雨水控制与利用设施,减少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降雨的年径流总量和外排径流峰值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新建的建筑与小区应达到建设开发前的水平;2改建的建筑与小区应符合当地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要求。本条规定新建建筑与小区的雨水控制及利用系统的应起到的基本作用和应达到的目标。建筑用地内应对年雨水径流总量进行控制,新建建筑与小区,对于常年降雨的年径流总量和外排径流峰值的控制应达到建设开发前的水平。建设用地开发前是指城市化之前的自然状态,一般为自然地面,产生的地面径流很小,径流系数基本上不超过0.3。改建的建筑与小区应符合当地海绵城市规划控制指标要求。对外排雨水设计流量提出控制要求的主要原因如下:工程用地经建设后地面会硬化,被硬化的受水面不易透水,雨水绝大部分形成地面径流流失,致使雨水排放总量和高峰流量都大幅度增加。如果设置了雨水控制及利用设施,则该设施的储存容积能够吸纳硬化地面上的大量雨水,使整个工程用地向外排放的雨水高峰流量得到削减。土地渗透设施和储存回用设施,还能够把储存的雨水入渗到土壤和回用到杂用和景观等供水系统中,从而又能削减雨水外排的总水量。削减雨水外排的高峰流量从而削减雨水外排的总水量,可保持建设用地内原有的自然雨水径流特征,避免雨水流失,节约自来水或改善水与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排洪的压力和受水河道的洪峰负荷。
审图项目中难以把控,存在难以落实的问题,如果是有海绵城市设计要求的项目执行起来没有问题,可以很好的和海绵城市设计施工图配合完成并落实到实际施工中。如果是没有海绵城市设计要求的城市,设计就很有可能只停留在给排水施工图的总说明中,没有配套的景观施工图和海绵城市设计施工图落实到位,就无法完成这条强制性规范的要求。新建的建筑与小区应达到建设开发前的水平,就应该有降雨的年径流总量和外排径流峰值的控制量的整体实施方案,选用适用于本地区渗透、储存、调节、传输、截污净化和利用技术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我个人觉得既然这条是强制性条文,就必须严格把控是否在施工图中能否落实到位,只是在总说明中注明规范的要求,没有相关配套的详细施工图,是不能让其通过审查 。从这条强制性条文的设定就可以理解为,全国所有的项目都应落实海绵城市设计的要求。
3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的选型的理解和应用
依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技术标准》GB 51427-2021第3.2.3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的选型宜符合下列规定:1、轻危险级场所宜选用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系统或喷洒型自动射流灭火系统;2、中危险级场所宜选用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系统、喷洒型自动射流灭火系统或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3丙类库房宜选用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4同一保护区内宜采用一种系统类型。当确有必要时,可采用两种类型系统组合设置。本条条文解释规定了各类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的选型原则:1~3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系统和喷洒型自动射流灭火系统的灭火装置的流量相对较小,推荐在轻危险级场所、中危险级场所选用。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的流量相对较大、灭火能力更强,可在中危险级场所、丙类库房中选用。对于类似于候车厅、展厅等空间较大的中危险级场所,由于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的流量和保护半径相对较小,为了满足探测及射流覆盖所有保护区域,所需灭火装置的数量必然较大,这样可能会导致布置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有困难或不经济,这时可优先选用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4因设置场所建筑布局和结构的特殊性,同一保护区采用同一种系统类型,在灭火保护设计上(设计布置、保护效果等方面)确有必要时,也可以采用两种类型系统进行组合。例如,某高大空间建筑在其主体建筑空间采用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而与主体建筑空间相邻且相通的边跨建筑空间,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喷射型或喷洒型自动射流灭火系统。
系统选型对于消防的安全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后续的设计参数和供水方式的选择都由选型来确定,例如:第4.2.2条:自动消防炮灭火系统用于扑救民用建筑内火灾时,单台炮的流量不应小于20L/s;用于扑救工业建筑内火灾时,单台炮的流量不应小于30L/s。这就是设计流量的强制性条文。他的适用就先要满足系统选型是否采用消防炮灭火系统,所以消防场所系统选型就非常关键,这样关键的节点规范采用“宜”字,觉得不是很严谨,也不便于实际操作,给了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打擦边球”的可能 ,也给审查工作带来了麻烦。
施工图审查关于防火设计的内容为: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消防安全性,住建部51号令《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第七、(四)、4条:消防设计文件标准执行情况,包括:
1)、消防设计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的情况;
2)、消防设计执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中带有“严禁”、“必须”、“应”、“不应”、“不得”要求的非强制性条文的情况;
3)、消防设计中涉及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没有规定内容的情况。
审查施工图不符合标准中采用“宜”字条文就非常被动,从标准用词说明“宜”定: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就会依据自身利益,找一堆理由来反驳。基于以上,建议系统选型这样关键的节点条文建议标准文本中还是采用“必须”“应”这样的词语来规范。这样才能达到“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消防工作方针的目的。
4 小结
1、对新规范和标准的理解应该全面,明白条文制定的来由和目的。
2、审图过程中应把控住强制性条文实施的可能性,不应只停留在图纸上,仅为审图而写的假设计说明的施工图是不能通过审查。
3、审图人员应善于总结规范中的疑惑,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作为设计工作中的最后一道把关人--审图员,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GB 55015-2021.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S].
[2]GB 55020-2021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S].
[3]GB 51427-2021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技术标准 [S].
通信作者:黄柯,男,1975年出生,湖南长沙人,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用建筑给排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