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运用分析
孙梦莹
新疆都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进行防火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结合建筑设计的实际状况来看,由于部分防火设计不够合理导致建筑火灾频繁产生,为了能够更好地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就需要不断的创新防火技术,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从根本上提升建筑物防火水平,有效规避火灾事故对人类造成的危险。基于此,本文从民用建筑设计方面入手,从多样性和预防性两个层面分析了防火技术的特点,然后对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防火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防火设计已经成为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点环节。科学合理的使用防火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本身的安全性,还能够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到侵害,所以,需要对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1 民用建筑防火技术特点
1.1 多样性
民用建筑设计环节使用防火技术时,所体现出的多样性原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建筑物使用功能会有一定的区别,相应的防火需求也会存在不同之处,民用建筑包含商业建筑、医疗、住宅等多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建筑物对于防火等级要求也会有一定的区别,所以进行防火设计具备严峻的挑战。举例来说,住宅建筑设计过程中,民众更加关注的是灾后逃生能力以及人们是否具备较强的防火意识;而商业建筑则要求能够在出现火灾事故的初期阶段具备较强的补救能力以及火灾防御能力,只有选择与建筑物类型更契合的防火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配备合适的消防器材,才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物的防火能力。除此之外,防火技术的多样性还体现在针对火灾风险的评估以及应对策略方面。
1.2 预防性
防火技术的使用,其关键在于预防火灾,通过科学合理的防火设计,尽量减少火灾隐患的产生,切实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防火技术的预防性特点是指能够从源头入手,尽量减少火灾事故出现概率。建筑设计环节通过设置防火墙,使用不燃、难燃或阻燃材料,优化建筑物内部布局、合理布置消防车道、登高救援场地等不同的措施,有效降低意外事故出现的概率。通过定期对建筑物内部可能存在的消防隐患进行有效的排查,保证内部电气设备及相关线路始终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可以实现对火灾事故的有效防范,进而保证建筑内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这也是防火技术预防性特点的重要体现。
2 民用建筑防火技术的应用
2.1 合理布局防火结构
第一,根据建筑行业相关规范的要求,精准计算相邻建筑物之间最短的直线距离,也就是说,如果相邻两建筑物之间,某一栋建筑外墙存在凸起的设计元素,需要从突出部分的最外侧边缘进行测量,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正在出现火灾事故时,即便出现了烟囱效应,导致火势迅速扩大,也能够有效避免火势突破这一距离,引发相邻建筑物着火事故。第二,严格按照防消结合的理念,针对建筑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在周围设置合理的消防车道,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出现火灾意外事故时,消防车辆可以顺畅地进入到现场对火灾进行扑救,另外还需要保证灭火作业区能够承受重载消防车带来的压力。第三,进行钢结构设计时,应重点考虑钢结构的耐火性能,可以通过增加保护层厚度,确保在受到高温火焰的炙烤仍然不会出现钢结构变形问题,同时还应保证混凝土和钢筋结构之间具备良好的粘结力,尽量减少火灾等意外事故带来的不利影响。
2.2 外立面防火设计
民用建筑外立面设计时,都会选择具备较强耐火性能的材料,设置防火隔离带、防火挑檐,加强阳台、空调板等处与主体结构的防火做法,合理规划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等措施,以提升外立面的防火能力。另外,针对建筑外立面进行设计时,还需要确保通风系统和排风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样也能够避免火势在外立面上聚集,有效控制火灾。外墙结构设计环节,通过引进先进的板材和防火涂料,利用这些材料对外墙结构进行加固,也能够显著提升建筑结构的防火能力。通过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加强对建筑外立面防火设计的重视力度,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能,还能够有效减少火灾意外事故出现的概率,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安全通道设计
第一,保证安全通道具备足够的宽度。一般来说,需要根据建筑物内部人员的数量确保出现意外情况时,可以允许一定数量的人员通过,确保人员流动速度,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必须要保证能够允许人们快速通过。如果消防通道设计的过于狭窄,很有可能会导致人员疏散时出现拥堵混乱的现象,甚至可能会发生踩踏等事故。安全通道设计环节,必须要根据建筑物的具体使用功能以及内部规模人员数量,可能存在的火灾场景进行合理的设计,提前预留足够的宽度。第二,位置选择。进行安全通道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物内部不同的区域设置合适的安全通道位置,这样才能够保证紧急状态下,人们仍然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安全通道。在设计环节安全通道不能够出现死角或者曲折,保证安全通道的顺畅性。另外,还需要保证安全通道必须与救援通道和消防设施衔接,确保在人员疏散过程中能够形成协同作用。第三,除了保证具备足够的宽度和合理的位置以外,还需要设置明确的疏散标识系统,在出现火灾事故时,明显的出口标志和疏散灯,能够为人们提供清晰的指示标志和疏散方向,确保被困人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撤离现场,所以这些标识应设置在最显眼的位置,例如疏散走道和出口的地面上、靠近地面的墙上,确保即使在黑暗或者烟雾的环境下仍然清晰可见。标识必须简单明了,不能够出现过于复杂的图案或者文字。
2.4 防火墙设计
防火墙是一种专门应用于体育火灾蔓延的墙体,是由具备良好耐火性能的材料建造而成,常见的施工材料包括防火板、耐火砖以及混凝土等,在出现火灾事故时,这种类型的材料不容易燃烧,能够有效阻止火灾蔓延。进行防火墙设计时,需要综合民用建筑的整体布局,将其划分成不同的防火分区,利用防火墙结构有效阻止火灾的迅速蔓延,为人们预留逃生的时间,保证建筑物内部人员安全。除此之外,民用建筑其他的结构也需要考虑防火性能,例如梁、柱等承重结构应尽量选择具备良好耐火性能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出现火灾时不会迅速坍塌。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进行民用建筑设计时,防火技术的使用不仅能够显著提升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能,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财产伤亡,还能够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指导,使其在初期阶段充分考虑到建筑物整体的防火需求,选择适宜的防火材料和技术手段。加强防火技术的研究,也能够进一步推动相关方面法律法规的完善,加深社会各界对于火灾风险的认识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朱飞.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居舍,2021,(35):103-105.
[2] 王文森.防火技术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消防界(电子版),2021,7(21):113-114.
[3] 沈嘉.建筑防火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J].今日消防,2021,6(10):93-95.
[4] 何宗慧.探讨民用建筑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J].房地产世界,2021,(14):72-73.
[5] 丛容.防火分隔技术在建筑防火中的运用策略[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