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利用小学英语课堂传播中华文化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作者

李梦倩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第二实验小学 223100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成为时代的主流。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文化之一,其传播与传承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促进国际理解与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英语课堂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其教学策略与实践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国际视野具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中华文化;文化传播;教学策略;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英语课堂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其教学策略与实践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国际视野具有深远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利用小学英语课堂有效传播中华文化,通过设计富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活动,如传统节日介绍、民间艺术体验、中文儿歌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结果显示,这些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建议,以及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提供参考。

一、小学英语课堂传播中华文化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偏重语言技能

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学重心往往过分倾斜于语言技能的训练,如单词记忆、语法规则和口语表达等。这种偏重导致文化知识的传授被边缘化,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但缺乏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

(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上,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和机械练习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兴趣点。缺乏创新和趣味性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探索和学习。

(三)教师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不足

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难以将丰富的文化元素有效地融入教学中。这种不足不仅限制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也影响了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失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和素养。他们可能难以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导致在国际交流中产生误解和冲突。

二、利用小学英语课堂传播中华文化的策略

(一)融入文化元素的教学内容设计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并融入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例如,在教授与节日相关的词汇和句型时,可以围绕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展开。不仅教授学生“春节(Spring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等词汇,还可以介绍这些节日的起源、习俗和象征意义。结合中秋节,教师可以设计“制作月饼(make moon cakes)”的活动,让学生亲手制作月饼,体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而在春节时,则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并创作对联(couplets),学习汉字书写的同时,也让他们了解对联的寓意和形式,加深对春节文化的理解。此外,译林版教材中可能还包含与习俗、民间艺术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设计富有实际操作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比如,教授“剪纸(paper cutting)”、“书法(Chinese calligraphy)”等词汇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剪纸或书法练习,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中华艺术的魅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来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华文化。例如,播放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故事的动画短片,让学生在观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这些多媒体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中华文化。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华文化。结合译林版教材中的对话或故事,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古代诗人、历史人物或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深入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

为了更好地在译林版小学英语课堂中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一项基础且长期的工作。学校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应当承担起组织专业培训和提供学习资源的责任。学校可以邀请在中华文化领域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或工作坊,涵盖中华文化的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这些课程旨在帮助教师构建全面的文化知识框架,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和阅读材料。这些资源可以包括中华文化相关的经典书籍、纪录片、在线课程等,帮助教师拓宽文化视野,了解最新的文化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共同探讨如何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例如,通过设计富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华文化。这样的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加强家校合作

在译林版小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家校合作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与家长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中华文化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传播。为了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学校网站等多种渠道,定期向家长介绍学校文化教学活动的进展和成果。这些沟通方式不仅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文化活动,如中秋节晚会、春节联欢会等。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增进亲子关系,还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学校的文化教学工作。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亲身感受到学校对于中华文化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

结语

本研究通过探讨利用小学英语课堂传播中华文化的策略与实践,发现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这些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传统节日介绍、民间艺术体验、中文儿歌教学等富有文化特色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华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利用小学英语课堂传播中华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小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叶文天. 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J]. 教育视界,2022(3):74-76.

[2] 王蕴琪. 育人视域下中华优秀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J]. 英语教师,2024,24(19):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