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陈其海
身份证号码:370302198810022914
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现代科技的关键领域,在工业、交通、建筑等多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生活质量。在其广泛应用的过程中,能源消耗过大、系统集成困难、投资成本高昂以及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概述
1.1 电气工程的基本概念
电气工程是一门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转换和利用的学科,涵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以及用电等多个环节。它涉及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的研发制造、电力运行的监控维护等众多领域,是现代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1.2 自动化技术的原理与作用
自动化技术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使生产过程或其他过程按预定规律自动运行的技术。在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气系统的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将这些参数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依据预设的控制策略对参数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发出控制指令,驱动执行机构对电气设备进行调节控制,实现系统的自动运行与优化控制。
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能源消耗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能源消耗问题日益凸显。电气设备自身能效不足,部分老旧电机、变压器等因技术落后,存在铜损、铁损等大量能量损耗,导致电能转化效率低下。系统运行缺乏智能调控,在工业生产中,即便处于低负荷阶段,整套自动化生产线仍保持全功率运行,无法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节能耗,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部分企业对能源管理重视不足,缺乏有效的能源监测与优化机制,难以精准定位高耗能环节。
2.2 系统集成问题
系统集成度低成为阻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当前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和系统在通信协议、接口标准等方面差异显著,如工业控制领域,西门子、三菱等品牌的 PLC 通信协议互不兼容,难以实现数据的无缝交互与设备联动。企业在系统建设时,往往各自为政,仅注重满足自身局部功能需求,忽视整体架构规划与协同设计,导致各子系统如同 信息孤岛,无法发挥集成系统的协同优势。这种状况使得系统运行效率低下,故障排查困难,增加了运维成本与管理难度。
2.3 投资成本问题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项目投资成本居高不下,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设备研发和采购成本高昂,高端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导致价格虚高。定制化开发需求进一步推高成本,不同企业因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差异,对系统功能要求各不相同,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个性化开发。项目后期的维护与升级同样成本不菲,随着技术迭代加速,设备和系统需频繁更新,企业需持续投入资金以保障其性能和安全性。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高额成本使其望而却步,限制了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影响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2.4 质量问题
行业内产品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与不良影响。部分企业受利益驱动,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使用劣质原材料和零部件,致使产品性能不稳定、可靠性差,如一些电气开关设备因触点材质不佳,易出现接触不良、过热等故障。工程施工环节,部分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水平不足,施工工艺不规范,布线混乱、接线错误等问题频发,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三、解决对策探讨
3.1 加强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研发
切实采取降能耗的技术路线和管理措施,采取技术路线措施。发展节能型电气装备,鼓励研发并推广应用永磁同步电机、非晶合金变压器、超导电缆等节能装备,改造装备电磁设计及制造工艺,降低装置自身损耗;推广变频调速、智能功率因数补偿、节能型变压器、先进热泵等设备设施动态节能技术和电能质量监测技术;采取管理措施。
3.2 提高系统集成化水平
系统集成度提升的根本措施就是实现标准化,构建集成系统的体系。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是第一要务,例如工业通信标准、接口标准、格式标准等。建议国家主管部门牵头与企业、科研院所一起制定和建立统一的标准;在企业自身设计过程中采取标准化,提倡可集成的组件、模块的设计思路,构件的集成,保障系统集成中各系统间的互通以及灵活扩展。强化应用系统工程的理念指导系统集成设计,在系统项目立项过程中对体系的架构进行建模和仿真,对系统集成方案进行提前预测试。
3.3 降低投资成本
一是减少投入,可以从设备采购、开发机制和金融服务等方面优化。从设备采购方面要鼓励国产、共同采购,让国家政策来引导发展更多的本土高端设备制造商,从而减少对外部高端进口设备需求;鼓励企业共同进行采购,组成采购联合体,共同进行大规模采购,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减少设备成本。从开发机制方面鼓励采用通用标准、平台化开发,打造出标准、通用、简单的软件平台以及硬件设备模块,减少了开发费用。采用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将部分操作进行云端部署,减少了部署的本地设备等开支。二是扩展融资,从国家引导上面来说,国家可以支持一些产业基金,以各种形式对新技术开展的项目、创新项目进行贴息贷款。并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一些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抵押贷款产品、与供应链相关的金融产品,以此来释放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从而更好地保证技术进行转化。
3.4 强化质量管理
要强化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在各环节多方联动监管。生产企业遵循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1,强化原材料可追溯,对关键原材料和元器件抽样检验;引入“智能制造”装备手段,发挥自动化生产及检测设备在产品一致性及精度提高方面的作用。建设工程管控环节,加强施工单位的资质准入,强制持证上岗,不定时的对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工艺培训;建设信息化技术“BIM”手段施工模拟,管线综合排布,防止因错漏项造成的工程施工失误。从监管手段上强化质量认证和进入制度,增加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搭建质量安全追溯数据库,实现从产品出厂至使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有效管控,倒逼企业加强质量意识,对净化行业生态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各领域的应用虽极大推动了社会进步,但能源消耗、系统集成、投资成本与质量等问题不容忽视。通过实施加强能源管理、统一标准提升集成度、多元降低成本、严格监管保障质量等对策,可有效改善现状。未来,应持续关注行业发展,不断探索创新,推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迈向新高度,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参考文献
[1]刘昊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4,(23):117-119.
[2] 刘成山.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产业创新研究,2022,(04):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