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魏薇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京市 21000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在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中,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语文素养。数字技术的融入,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育,还能为多模态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平台,帮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学习语文。数字技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正是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但是,数字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合理运用这把剑,让它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真正“亮剑”,是需要我们深思和研究的。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数字应用现状分析
(一)数字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既面临挑战也蕴含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变革的重要推动力。然而,中职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在应用数字技术时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挑战在于如何确保这些技术与语文素养教学目标相结合,而不是单纯追求技术的先进性。在机遇方面,数字技术能够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在线文学作品、互动式阅读平台和虚拟现实体验,这些都能够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提升语文素养。同时,数字技术还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素养能力,通过数据分析模型,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所言:“技术本身并不足以改变世界,只有当它与人文艺术相结合时,才能真正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找到数字技术与语文素养教育的结合点,以实现教学的创新和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数字技术支持下,创设全新生活化教学情境成为可能
在构建中职语文素养课堂中,境脉式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进行境脉式教学时,可以借助多模态资源,为学生营造多种模态交互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视听触等各种感官参与,唤起学生过往的经验和对新知识的理解,吸引并保持学生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多模态理解和意义建构。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场景通过视频、音频和虚拟现实技术再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荷塘月色》的清幽小道上,营造情境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兴趣。此外,境脉式教学法还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赛等互动形式,将语文知识与现实情境相联系,如模拟法庭辩论,让学生在准备和参与过程中深化对法律文书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生活,从而在真实或模拟的境脉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虚拟现实(VR)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多元化的学习体验。在数字技术与中职语文素养教学的融合中,创设虚拟现实(VR)情境已成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它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创作环境,或是历史事件的现场,从而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滕王阁序》时,学生可以通过VR技术“走进”滕王阁,感受王勃笔下的壮丽景象,这种沉浸式体验比传统的课堂讲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虚拟现实技术将这种“活生生的、有意义的”经验带入了中职语文教学之中。
(三)数字技术支持下,以任务驱动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更易深化
在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中,任务驱动法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策略。通过精心设计的探究任务,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探讨“古诗文的现代价值”这一主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料,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古诗文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还能通过讨论和分享,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根据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学,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能够达到分析、评价乃至创造的高阶思维水平。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再思考。”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思考和实践,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
二、技术支持与数字化资源在语文素养课堂中的应用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择与整合
在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中,境脉式教学法的实践离不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精心选择与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资源已成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有明确的创新创造指向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善用各种信息化学习工具,善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平台,善于自我反思、校正和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将枯燥的文言文教学转化为生动的视听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数字化资源时,教师应注重资源的教育价值和适用性,确保其能够与境脉式教学法相结合,为学生提供真实、丰富、互动的学习环境。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历史场景,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此外,数字化资源的整合还应考虑其与课程目标的对齐,确保每项资源都能服务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正是为了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境脉中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体验,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在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管理要凸显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力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建立民主和谐、公正公平的课堂管理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自觉获取新知识、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环境。通过引入智能教学平台和在线资源库,教师能够实现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能力差异,推送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任务。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学习。此外,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沉浸式学习体验,使得抽象的文学作品和语言知识变得生动直观,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境脉式教学法的实践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限于内容的传递,更在于创造情境和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例如,通过在线协作工具,学生可以跨越时空限制,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合作,这不仅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利用在线评价系统,教师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信息技术的融入,使得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习成为一种持续的、富有成效的探索过程。
(三)构建在线互动平台,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
在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堂中,境脉式教学法的实践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在线互动平台的建设,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搭建一个集教学、讨论、资源共享于一体的在线平台,学生能够跨越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互动中。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在平台上的互动行为,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和难点,从而为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教学调整依据;集成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教学模块,将学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习成为一种持续的、互动的、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