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采矿边坡稳定性监测与治理技术
邹远刚
江西省地矿资源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码:36072219930808575X
引言
随着全球矿产资源的日益紧张,露天采矿成为一种高效的开采方式,但边坡稳定性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采矿深度增加和环境复杂化的情况下,滑坡、崩塌等灾害频发,威胁矿山安全生产。随着矿山开采深度的加深,边坡稳定性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突出,且其潜在风险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监测技术的进步,边坡稳定性监测手段不断发展,诸如倾斜仪、地质雷达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实时监测,能够早期发现失稳隐患并采取有效治理。现代监测手段大大提高了监测的精准度与及时性,能有效帮助矿山管理人员作出快速响应。然而,如何根据不同矿山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技术并综合应用,如何克服环境复杂性与技术的局限性,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本文将深入分析现有监测技术与治理措施,提出完善的监测与治理策略,以支持矿山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一、露天采矿边坡稳定性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露天采矿边坡的稳定性监测是矿山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的技术手段包括地质勘探、地形测量、倾斜监测、应变监测等。随着技术的进步,边坡稳定性监测技术不断向着高效、实时、精准的方向发展。在传统的监测方法中,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和简单的仪器设备,如水准仪、经纬仪等,用于定期检查边坡的倾斜变化。然而,这些传统方法存在测量频率低、数据处理不及时、准确性差等问题,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矿山生产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不断发展,新的监测手段如倾斜仪、地质雷达、电子水平仪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等相继应用于露天采矿的边坡监测。倾斜仪是通过测量边坡表面不同位置的位移,实时跟踪边坡的动态变化,具有高精度和高实时性的优点。地质雷达则利用电磁波探测边坡内部的裂缝、空洞和其他结构性问题,能够在不破坏边坡的情况下,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电子水平仪和无人机遥感技术的结合,极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精度,尤其是在高风险区域或不易接近的地方,能够实现无人值守的全天候监测。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边坡稳定性监测更加实时、精准,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预警,从而为边坡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二、露天采矿边坡稳定性治理措施
露天采矿边坡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物理加固法、化学加固法和工程结构法等。随着对边坡失稳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边坡治理技术也得到了持续发展,逐步向综合化、系统化方向发展。物理加固法是通过对边坡进行支护、加固或改造等手段,增强边坡的稳定性,常见的物理加固措施包括喷浆加固、锚固技术和支护墙等。喷浆加固是一种常见的治理方法,通过将混凝土喷涂到边坡表面,提高边坡的强度和稳定性。锚固技术则是通过安装锚杆或锚索等设备,将边坡岩体与周围的支撑结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增强其抗滑能力,确保边坡稳定。支护墙则通过构建坚固的墙体结构,增加边坡的抗滑力,并有效避免大范围的滑坡事故发生。
化学加固法则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改变土壤和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抗滑性能。常见的化学加固方法包括使用固化剂、加速剂等化学物质进行边坡的渗透加固。该方法适用于土壤松散、易崩塌的边坡,可以有效增强其强度和稳定性,尤其是在湿润环境或多雨地区,这些化学加固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土体的抗水侵蚀能力,减缓边坡的失稳速度。
工程结构法则是通过构建不同类型的支护结构,达到对边坡的加固作用。例如,建造挡土墙、排水设施等,有效地降低边坡的水压力,减小滑动力,从而保障边坡的稳定性。此外,综合治理方法也逐渐得到应用,即将物理加固、化学加固和工程结构法相结合,以达到最优的治理效果。这种综合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气候环境以及施工难度,灵活调整治理策略,最大程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安全隐患。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治理手段,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变化,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减少安全隐患,并确保采矿作业的顺利进行。
三、边坡稳定性监测与治理的挑战与对策
尽管当前的边坡稳定性监测与治理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不同矿山的地质条件和环境差异较大,如何根据具体的地质特点选择合适的监测与治理技术,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矿山深度逐渐增加,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愈加突出,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治理方法往往难以应对复杂的地质和环境条件。其次,边坡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仍然面临技术难题。虽然现代监测技术已经能够实现高精度实时监测,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传感器的灵敏度、环境因素等问题仍然可能影响数据的可靠性。最后,边坡治理技术的实施往往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大量的资金投入,治理成本较高,且实施周期长,尤其是在大规模矿山工程中,如何提高治理效率和降低成本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这些挑战,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进一步提高监测技术的精度和效率,开发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综合监测与治理系统,优化现有的治理方法,以实现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治理方案。此外,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未来有望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预测技术,进一步提高边坡监测的自动化水平,为边坡稳定性治理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持。
四、结论
露天采矿边坡稳定性监测与治理技术在保障矿山安全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避免事故发生。现有的监测技术和治理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面临着技术、成本和地质适应性等方面的挑战。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边坡稳定性监测与治理将逐渐向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通过进一步优化监测与治理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露天采矿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左淳,蒋畅,马东华.基于采矿技术协同的矿业工程数字化平台研究[J].科技视界,2024,14(35):32-35.
[2]吴立活.大型露天采矿场铲装工艺过程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以拉斯邦巴斯采矿场为例[J].中国矿业,2024,33(12):189-197.
[3]王恩浩,王鹏军,王卉,等.现代化采矿工艺技术在金属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J].冶金与材料,2024,44(09):172-174.
[4]张延凯,张永芳.采矿工程专业地质类实验课数字化建设探索[C]//中关村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24年首届车联网行业数字化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2024:276-278.DOI:10.26914/c.cnkihy.2024.031961.
邹远刚(1993-08-08),男,汉族,江西赣州,研究生,采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