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朱婷
中共淮滨县委党校 河南信阳 464400
淮滨县属于农业部布局规划中的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规划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核心区,也是农业农村部绿色优质高产小麦示范县 ,弱筋小麦是淮滨县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是面粉及食品工业不可或缺的专用原料。淮滨县始终锚定“ 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这一核心目标,把培育特色弱筋小麦产业作为战略支点,顺应市场对优质专用农产品的消费趋势,系统推进“ 科学规划、土地流转、统一规范、产业链条” 四大发展路径,全面构建现代小麦产业体系。
一、淮滨县发展弱筋小麦的优势
淮滨县位于豫东南淮河中游平原区,地理坐标北纬 30∘ 15′ —32° 18′ 、东经 115° 10′ —115° 35′ 之间,属于典型的气候过渡带,既具有亚热带气候特点又兼具暖温带气候特征,全年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显著,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麦种植的独特优势:灌浆期光温资源表现为日均温高、昼夜温差 ≤8∘C 的生态环境,年降水800- 1000mm的水热条件,与冲积潮土、水稻土、砂姜黑土组成的耕作层,形成耦合效应,为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调控和酥脆性品质性状发育提供良好的生态基底。
二、产业发展现状
淮滨县依靠国家优质专用小麦品质区划政策优惠,在种业振兴专项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共同带动之下,联合农业科研机构给予技术支持,创建起“ 生态资源优势 - 品种结构改良 - 全链价值增长” 三合一发展模式,通过塑造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集群,执行“ 四化协同” 策略,着重创建弱筋小麦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已经营造出包含优质原粮供应,精细加工转变,终端产品研发等环节的产业生态圈。
关注沿淮优质麦产业带创建,该县革新塑造“ 双良工程” 农艺农机融合技术体系,主推扬麦系列以及郑麦 113 等国家审定品种,每年推广面积维持在 75 万亩左右,核心产区达成亩产 400 公斤,总产量达 30 万吨的生产能力规模,促使整个产业链综合产值超出60 亿元,跻身全国弱筋小麦战略保障基地的前排位置,产业能级得以改善的标志包含三个方面:其一,形成起五粮液酿酒专用粮可追溯系统,茅台有机小麦标准种植区域;其二,同中粮集团一同创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搭建起弱筋小麦产加销一体化平台;其三,发展出年处置25 万吨原粮的智能化面粉加工集群,当中“ 金豫南” 低筋粉获国家优质粮油工程认定,成为三全,思念等头部企业的战略原料供应方。 目前,全县形成了“ 22 家食品企业 +6 家规上面企” 的梯次发展格局,烘焙专用粉及衍生食品年产值超30 亿元,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
近年来,我县弱筋小麦产业发展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差距与问题
三、关键问题与制约因素
其一,品牌创建迟缓,市场溢价未能完全显现出来,区域公用品牌影响范围小,“ 淮滨弱筋小麦” 品牌宣扬投入欠缺,在烘焙业龙头企业的供应商名单里,淮滨麦所占比例不到 5%c 。
二是弱筋小麦产业纵深发展不够:链条短、附加值低、创新驱动力弱。链条短,产业链条停留在“ 原粮生产” 上,深加工能级低,本地加工企业只能生产通用型面粉,真正用于烘焙专用粉、酒曲原料等深加工的不足15% ,副产品利用不足。
三是人才结构性短缺: 全县食品加工专业技术人才不足 50 人,且平均年龄超50 岁,电商运营、国际认证等新型人才基本空白。
四、弱筋小麦发展建议
一是打造“ 1+N′′ 品牌体系,强化统一运营。成立品牌运营中心:由县政府牵头,企业、合作社成立独立法人,统筹地理标志使用、标准制定、营销推广等工作,每年投入不低于 500 万元运营资金。培育企业子品牌:鼓励加工企业推出“ 淮滨 + 企业” 双品牌,对获得“ 中国驰名商标” “ 中华老字号” 的企业予以奖励,全渠道品牌渗透,提高市场能见度。创建品质信赖体系:营造区域性的质量检测中心,针对每一批次的小麦给予“ 蛋白质含量 + 面筋指数 + 农药残留” 这样的检测报告,利用区块链技术做到“ 扫码可追溯” ,从而化解消费者“ 看不到品质” 的难题。
二是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弱筋小麦产业纵深发展。优化生产基地,组织引导农民与企业签订产销合同,积极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发展“ 订单农业” [2],走“ 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基地” 一体化经营道路,建设弱筋小麦食品产业园区,重点发展低筋面粉、烘焙食品、速冻食品、冷链物流、食品研发等产业项目 ,把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大做强做优,让农民种植有收益,形成巩固、密切的合作依存关系,保证充足的原料资源,力争年新增低筋面粉生产能力30 万吨,新增烘焙食品加工能力 8 万吨,新增速冻食品加工能力 10 万吨 ,打造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产业带。
三是建立人才引育机制: 与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合作开办“ 弱筋小麦产业专班” ,定向培养加工技术、质量管理等人才,毕业后留县就业的给予一次性补贴,柔性引进行业专家,破解高端人才短缺难题,出台食品加工、电商运营等人才专项补贴政策,与信阳农林学院共建产业学院,年培养专业人才,缓解结构性人才短缺难题。
五、总结
淮滨县是弱筋小麦的核心产区,借助优越的地理生态条件和政策扶持,发展出规模种植、机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成为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的示范样板,淮滨县或将弱筋小麦产业打造成全国标杆,由“ 原粮基地” 迈向“ 高附加值产业集群” ,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
[1]郑良玉.河南省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25- 05- 13].
[2]张智艳.山东龙口市特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与优化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 2021, 41(17):12- 13.
[3]闻三峡.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J].河南农业, 2014(3):1.DOI:10.3969/j.issn.1006- 950X.2014.0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