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质量管理在建筑施工关键工序中的控制要点与措施

作者

李树柏

身份证号:320621198102211438

一、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关键工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关键工序出现质量问题,将对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加强质量管理在建筑施工关键工序中的应用,严格把控关键工序的质量,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建筑施工关键工序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人员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责任心和专业技能。在施工过程中,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随意更改施工工艺,导致质量问题频发。同时,一些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监管不力,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隐患。

(二)材料质量把控不严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在实际施工中,存在材料采购渠道不规范、进场检验不严格等问题。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采购劣质材料,或者对材料的储存和使用管理不当,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影响工程质量。例如,钢筋锈蚀、水泥强度不达标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严重的质量事故。

(三)施工工艺执行不规范

一些施工单位在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执行,随意简化施工流程。例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按照规定的振捣时间和方式进行操作,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在防水施工中,未处理好基层,导致防水层与基层粘结不牢固,出现渗漏现象。

(四)质量检测与验收不严格

质量检测和验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然而,部分项目存在检测数据造假、验收走过场等问题。检测机构未能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测,出具虚假检测报告;验收人员在验收过程中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视而不见,使得不合格工程进入下一道工序,给工程质量留下隐患。

三、建筑施工关键工序质量管理的控制要点

(一)人员管理要点

提高人员质量意识: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教育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培训课程、观看质量事故案例视频等方式,提高他们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质量意识和责任心。

确保人员专业技能: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对于特殊工种,如焊工、电工等,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竞赛,提升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

(二)材料管理要点

严格材料采购: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建立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在采购前,对供应商的资质、产品质量进行严格审核,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加强材料进场检验:材料进场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检查材料的规格、型号、质量证明文件等。对于重要材料,如钢筋、水泥等,进行抽样复检,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规范材料储存与使用:根据材料的特性,合理安排储存场地,采取有效的防潮、防锈、防火等措施。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材料的使用说明和施工要求进行操作,避免材料浪费和性能下降。

(三)工艺管理要点

优化施工工艺设计:在施工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方案。组织专家对施工工艺方案进行论证和优化,确保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严格执行施工工艺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

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施工行为,确保施工工艺的有效执行。

(四)设备管理要点

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选择性能良好、可靠性高的施工设备。在设备采购时,充分考虑设备的技术参数、生产能力、维护成本等因素,确保设备满足施工需求。

加强设备维护与保养: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技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建筑施工关键工序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目标、职责和流程。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

(二)强化过程监督与控制

加强施工过程巡查:管理人员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关键工序实行重点监控,增加巡查频率,确保关键工序施工质量。

实施质量检验制度: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对每道工序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上一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对检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三)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技术

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项目管理软件等信息化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管理。通过 BIM 技术可以对施工工艺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前发现质量问题;项目管理软件可以实现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如装配式建筑技术、绿色施工技术等。这些新技术、新工艺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四)加强质量问题整改与追溯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同时,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对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追溯,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五、结论

质量管理在建筑施工关键工序中占据核心地位,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益。通过明确人员、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的控制要点,并采取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强化过程监督、采用先进技术等有效措施,能够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关键工序的质量水平。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建筑企业应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宗仁,李国强.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C]//广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联合会.第三届工程技术管理与数字化转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陕西兴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2024:36-38.DOI:10.26914/c.cnkihy.2024.044100.

[2]赵德任.浅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21,(04):16-17.

[3]李惠玲,柏旭,韩双宇.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关键工序质量管理对策[C]//《施工技术》杂志社,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2020 年全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2020:455-458.DOI:10.26914/c.cnkihy.2020.057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