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业电机节能改造中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

作者

杨志华

红河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蒙自 661100

一、引言

在工业生产领域,电机作为主要的动力设备,消耗着大量的电能。随着能源成本的上升以及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工业电机的节能改造成为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Synchronous Motor,PMSM)凭借其高效、节能、功率密度大等优势,在工业电机节能改造中得到广泛应用。而矢量控制策略作为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控制的核心技术,能够实现对电机转矩和转速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提升电机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深入研究工业电机节能改造中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对于提高工业电机能效、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永磁同步电机在工业电机节能改造中的优势

(一)高效率运行

永磁同步电机采用永磁体励磁,无需额外的励磁电流,减少了励磁损耗。与传统的异步电机相比,在相同的负载条件下,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可提高 5%-15% 。特别是在轻载运行时,异步电机的效率会显著下降,而永磁同步电机仍能保持较高的效率,这使得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更好的节能潜力 。

(二)功率因数高

永磁同步电机的功率因数接近 1,能够有效减少无功功率的消耗。在工业电网中,较低的功率因数会增加线路损耗和变压器的容量需求。而永磁同步电机高功率因数的特点,可以降低电网的无功负担,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减少企业的电费支出 。

(三)结构紧凑,体积小

由于采用永磁体励磁,永磁同步电机无需像异步电机那样设置庞大的励磁绕组和转子笼型结构,使得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和重量大幅减小 。在工业电机节能改造中,较小的电机体积便于安装和替换原有设备,同时也能降低设备的维护成本 。

三、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

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坐标变换,将三相交流电机的定子电流分解为相互独立的励磁电流分量和转矩电流分量,分别对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机转矩和转速的精确控制,使永磁同步电机具有类似于直流电机的控制性能 。具体而言,矢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坐标变换:首先将三相静止坐标系(abc 坐标系)下的电流通过 Clarke变换转换到两相静止坐标系(α β 坐标系),再通过 Park 变换将 α β 坐标系下的电流转换到两相旋转坐标系(dq 坐标系) 。在 dq 坐标系下,电流的 d 轴分量对应励磁电流,q 轴分量对应转矩电流,实现了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的解耦。

电流控制:根据电机的运行要求,给定 d 轴和 q 轴的电流参考值。通过电流闭环控制,调节逆变器的输出电压,使电机的实际电流跟踪参考电流,从而实现对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的精确控制 。

速度控制:通过速度传感器获取电机的实际转速,与给定的转速参考值进行比较,得到转速偏差。将转速偏差经过速度调节器(如 PID 调节器)处理后,输出 q 轴电流的参考值,实现对电机转速的闭环控制 。

四、工业电机节能改造中永磁同步电机常见矢量控制策略

(一)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FOC)

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是永磁同步电机最常用的矢量控制策略之一。该策略以转子磁链方向为 d 轴方向,通过对 d 轴和 q 轴电流的独立控制,实现电机转矩和转速的精确调节 。在控制过程中,通常将 d 轴电流设定为 0,此时电机的电磁转矩仅与 q 轴电流成正比,控制简单且转矩响应快 。这种控制策略适用于对动态性能要求较高的工业应用场景,如数控机床、纺织机械等 。然而,该策略依赖于精确的转子位置信息,对位置传感器的精度要求较高,同时控制算法相对复杂,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开发难度 。

(二)直接转矩控制(DTC)

直接转矩控制通过直接控制电机的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来实现对电机的控制。该策略无需进行复杂的坐标变换,直接在 α β 坐标系下计算电机的电磁转矩和定子磁链,并根据计算结果选择合适的电压矢量,以快速调节电机的转矩和磁链 。直接转矩控制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等优点,能够适应负载的快速变化 。但直接转矩控制也存在转矩脉动较大、低速性能较差等缺点,在一些对转矩平稳性要求较高的工业应用中受到限制 。

(三)模型预测控制(MPC)

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策略。它通过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预测模型,预测电机在未来多个采样时刻的输出状态,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函数,在每个采样时刻优化计算出最优的控制输入,使电机的实际输出尽可能接近目标值 。模型预测控制能够同时考虑多个约束条件,实现对电机转矩、转速和电流等多个变量的综合优化控制 。与传统的矢量控制策略相比,模型预测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但计算量较大,对控制器的性能要求较高 。

五、工业电机节能改造案例分析

在某钢铁企业的轧钢生产线电机节能改造项目中,将原有的异步电机替换为永磁同步电机,并采用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 。改造前,异步电机的平均运行效率为 85% ,功率因数为 0.78;改造后,永磁同步电机在相同负载条件下,运行效率提升至 93% ,功率因数提高到 0.96 。通过对电机运行数据的长期监测和分析,该生产线每年可节约电能约 200 万千瓦时,节能效果显著 。同时,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使电机的转速控制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满足了轧钢生产线对电机高性能运行的要求 。

六、结论

在工业电机节能改造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其高效率、高功率因数和结构紧凑等优势,成为实现节能降耗的理想选择。而矢量控制策略作为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控制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电机的运行性能和节能效果 。不同的矢量控制策略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工业应用场景。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策略具有精确的转矩控制性能,适用于对动态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直接转矩控制策略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但转矩脉动较大;模型预测控制策略能够实现多变量综合优化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在实际工业电机节能改造中,应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工况特点,合理选择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和运行性能,推动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工业电机节能改造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

参考文献

[1]董艮滔,彭恺,于会师,等.基于 IP 速度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J].工业控制计算机,2025,38(05):146-147+149.

[2]蔡展鹏,杨淑英,王奇帅,等.基于SHEPWM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闭环控制策略研究[J/OL].电工技术学报,1-14[2025-05-31].https://doi.org/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41563.

[3]赵炎璞,史青源.基于 DDPG 的轨道交通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算法[J].工程机械文摘,2025,(0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