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情境化写作教学的案例研究
陈裕勇
惠东县吉隆中学 615361
引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 学业水平考试”中对考试命题作出如下说明,即将情境视作基础载体,根据真实情境中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以及结果对其素养水平展开评估,重点关注“ 情境” 。由此可见,初中语文在进行情境化写作时,则应以特定情境为锚点,学生按照材料和要求开展有意识的写作活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需搭建写作活动与生活情境之间的桥梁,一方面有效升华初中学生生活体验,另一方面锻炼其写作思维以及表达能力。
一、情境化写作教学的基本内涵
李平(2020)认为,真实情境并非必须包含任务,而放在教学维度探讨作为概念存在的“ 情境” ,则定会指向被“ 情境” 包围的“ 任务” 或者“ 问题” 。具体在写作训练中出现情境也被称作交际语境,关于话题、目的等则成为写作训练任务的限定要素[1]。荣维东(2022)指出,写作涉及的任务情境具体是指其交际语境,而在该语境下写作要素主要包含话题、目和语言等[2]。结合上述对情境写作的观点,本文认为情境化写作教学,是将情境写作的方式方法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即语文教师紧扣学生已有知识与生活体验。创设真实写作情境或者拟真写作情境,促使学生明确写作任务要素,为学生搭建不同的学习支架来帮助其完成任务,同时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一种写作教学方法。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情境化写作教学实施策略——以“ 那一次,我真” 为例
(一)创设写作情境,点燃写作兴趣
针对写作情境而言,唯有和现实生活相贴合,才能成为唤醒写作内动力的有效路径,而这也是进行教学的重点所在[3]。究其实质,主要表现在为写作创造适宜的语境,同时情境可以对学生的写作活动起到解释以及限定的效用。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全面掌握学生的写作学情和兴趣点,利用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元素点燃表达欲望。
例如,在初中一年级语文“ 学会记事” 板块,其中“ 写作实践” 以“ 那一次,我真” 为题,要求学生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不少于五百字的作文。面对半命题作文,绝大部分学生虽有思路但往往无从下手,由此教师应适当调整写作要求,将其转化成“ 有意义” 并贴近学生写作情境,提示学生展开针对性思考,指向语言思维发展。比如,学校针对初中一年级全体新生组织开展“ 拓展训练” 活动,多数学生对第一次大型集体活动记忆犹新,且每名学生对该活动都有属于自己的读题体验,将其作为写作情境,让学生以“ 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完成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不少于五百字的作文,详细记录在“ 拓展训练” 活动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者你认为最有触动的一件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总之,初中语文教师应从班级学情出发,在不脱离教材的前提下创设情境,一方面学生因其带入已经发生过的场景,另一方面于回溯中唤醒已有体验,据此生发表现欲以保障在字里行间中显露真情。
(二)梳理写作思路,凝练写作要素
以课本为参照进行相关写作情境的创设,教师要为预留出充足的自主回顾时间,这也是学生对作文进行初步构思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初中语文教师应从情境出发,对学生写作提供适当指导,让他们学会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 制作清单” 辅助学生凝练写作要素,即罗列情境化写作所需要素。学生需要将情境文本作为载体逐一罗列,既要求将写作要点清楚呈现,还要快速形成写作思路。首先,确定写作任务。之所以先确定写作任务主要是解决“ 以什么为题目” 来写作的问题。“ 那一次,我真 ” 的写作情境中,没有提供完整文题,学生需要自己填写完整,即通过回忆具体事件获得感性认知,据此完成一篇不少于五百字的习作;其次,确定写作目的。这是为了使学生清楚“ 为什么写” ,基于提供的“ 情境文本” 找出与之相应的要求以及语句,比如“ 详细记录” “ 表达真情实感” 等,由此学生还能获悉作文内容的角色定位,要求学生通过第一人称“ 我” 来写作,至于体裁是记叙文;第三,确定写作特点。学生了解写作特点后,就能清楚“ 怎样写” ,例如“ 将详细记录在‘ 拓展训练’ 活动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或者你认为最有触动的一件事” ,能之指导是以记叙为主,而在“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中要求作文夹带相应的论述。综上,判断出“ 那一次,我真” 是一篇夹叙夹议的作文。相比其他凝练写作要素的方法,制作清单较适合初一年级学生,防止由于分析不到位而引发的写作要素缺失问题,还能避免学生写偏题。与此同时,该方法让学生在写作前进行结构化分析,在发展语言思维的同时,提高写作中的自我效能感。
(三)促成深入思考,落实精准选材
学生经过之前两个教学环节的指导,已经初步具备分析情境文本的能力,不仅清楚写作任务还厘清写作的基本要素。初中语文教师需据此引导学生完成写作构思,让学生从中学会如何正确选择写作素材。
在“ 那一次,我真” 写作教学中,带领学生思考“ 想一想,有哪些词语适合将半命题作文题目补充完整?” 由于学生在“ 拓展训练” 活动中的兴趣点、体验感同,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将个人活动感受凝结成一个词。然后教师从学生给出的答案中选出范例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掌握在情境化作文中的选材策略。以“ 高兴” 一词为例,文题补充完整后是“ 那一次,我真高兴” ,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结合在自己在活动中的真实经历,说一说让自己感觉到最快乐的一件事,比如“ 我们班在拓展训练考核中获得第一名” “ 我在活动中结交到趣味相同的朋友” 等。教师在白板上简单记录学生列举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进而评选出最让人感到“ 高兴” 的一件事,且说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对选材形成感性体验。完成范例教学后,教师一定要归纳总结情境化作文选材要点:(1)选材尽量新颖。通过新鲜事件给读者带来眼前一亮之感,切入视角也要新颖确保作文具有一定启发性;(2)选材应该“ 以小见大” 。即挖掘生活小事背后的深刻内涵,展现作文内容的深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语文情境化写作教学,让语文写作教学避免了机械化的技能训练,锚定更真实、有意义的情境创设革新教学方法、嬗变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为旨归,让写作成为学生观照自我、理解世界和表达生命的重要手段。展望未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应继续朝着情境化、综合化的方向纵深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做到以下两方面,一是发挥“ 情境” 引擎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内驱力;二是体现“ 任务” 驱动功能,赋予写作明晰的目的与对象,这样才会真正促进思维深化与素养融合。
参考文献:
[1] 李平, 倪岗. 基于情境任务的台阶式写作教学设计[J]. 语文建设,2020(09):11.
[2]荣维东.写作任务的情境化设计[J].语文学习,2022(01):60.
[3]谢静.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与核心素养的融合路径研究[J].作家天地,2025,(21):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