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一世界 书香浸满园
朱颖 王锐
吉林省省直机关第一幼儿园
一诗一书一世界,如熠熠星光,点亮教师的心灵。一词一句一乐园,如涓涓细流,滋润幼儿的心田。
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有这样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身为教师就要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才能为人师表。那么,最好的途径莫过于不断读书、不断学习。西汉刘向更有“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之说,我园的园长和教师们深深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和必要性。
1. 创设条件给予教师的读书支持
幼儿园给教师们提供了大量的教育(幼儿教育)刊物、古今中外著名历史人物故事以及世界名著等书籍,并开设了温馨、安静的“品阅吧”图书室供教师们阅读。教师们读到了国内外学前教育的发展史、著名学前教育家及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师们读到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蔡伦、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钱学森、邓小平、毛泽东,歌德、梵高、霍金、居里夫人、纳尔逊·曼德拉、林肯的传记;教师们读到了唐诗、宋词、元曲、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高尔基的《童年》、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等等,教师们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
2.制度机制保障教师的读书意志
为了给教师提供更好的时间与空间阅读,图书室负责人根据教师的早晚班情况,安排了每位教师的阅读时间表。教师也可把感兴趣的图书借阅回去,按期归还。
教师们还会定期写读书笔记,教育主任及教学园长及时给予批阅,写上几句自己的感想,就如同书友一起分享、一起感悟、一起勉励。
3.开展活动激励教师的读书热情
朱熹有云:“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幼儿园定期开展“读书会”,教师们进行好书分享。介绍一本书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所思所感。这个过程,不但使分享的教师获得了读书的成就感,更是调动了其他教师的读书欲望,连幼儿园的厨师、后勤的保安都主动加入了“读书会”的聆听和到图书室读书。
幼儿园还组织教师们到社会上参加读书沙龙活动,聆听专家、学者的读书分享,更积极鼓励教师参加电视台举办的“亲子读书会”。
俗话说: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一本好书是向我们打开世界各个角落的窗户,可以透过它获取知识和信息,提升气质,教师们的读书热情被点燃了。
二、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郭沫若先生这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话也适用于解读如何开展幼儿的阅读。幼儿阅读,不能够单纯理解为识字和读书,在幼儿园里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寓教于乐,在玩玩乐乐中让幼儿爱上阅读,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绘本馆实力圈粉
一本本生动的图书,一张张精致的小桌,一个个舒适的沙发,构成了温馨的幼儿读书环境。绘本馆的教师制定、组织不同年龄段幼儿分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同时,绘本馆利用幼儿园的公众平台,开设了“书香一幼”专栏:绘本教师讲述“书虫故事”、幼儿录制“童声雅诵”、全园教师做“好书推荐”,绘本馆拥有了幼儿、家长和教师一众粉丝。
2.童话剧收获多多
幼儿园在中、大班开展了“幼儿童话剧课程”主题活动。课程从选择绘本故事到生成剧本,从生活化的故事表演到舞台话剧,这其中孩子们经历了好书分享、投票选择绘本、创编剧本、角色竞选、道具制作、自主情境表演、创建宣传海报等一系列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划分剧幕、确定场景和道具,将故事表演生成了舞台话剧。与以往的教师编排、幼儿表演的话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更突出以幼儿为主体,着重培养幼儿的参与性、合作性和创造性,感知语言的文学性。
3.活动中精彩无限
(1)“以书换书 阅读分享”图书漂流
幼儿园开展了不同年龄段的“图书漂流”活动。活动前,教师们
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设计宣传口号 “我阅读 我成长”、“ 我分享 我快乐”、“书香溢彩 快乐童年”等等;再制作图书漂流记录展板,展板中有“图书小主人”(小朋友照片)、“我的图书”(图书照片)、“推介理由”、“漂流给谁”四个栏目;最后用书架、书桌布置精美的展位。
活动中,家长带着幼儿兴趣十足地在各班的展位前浏览、翻阅,幼儿选择了喜欢的图书后,就把自己的名帖粘到记录表单上。图书拿到手里,有的幼儿对着封面上的照片看了又看,目光在身边小朋友的脸上似乎要寻找出图书的小主人。有的幼儿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让家长读给自己听。在教师的镜头下,孩子们专注看书的模样纯真、可爱,亲子读书的画面温馨、和谐。接下来,教师们要带领小朋友走到各个班级去和图书小主人交朋友,去体验分享的快乐。
(2)“师幼颂歌”、 “诗意童年”闪耀舞台
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和国粹,源远流长。其内容丰富,春、夏、秋、冬,写景、咏物、抒情,应有尽有。诗词中的韵律以及大量的词汇,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力。教师结合图片、情境、音乐等,引导幼儿理解、学习诗词。舞台上师幼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传承华夏文明。
幼儿用稚嫩的童音,生动地演绎着“师幼颂歌”、“诗意童年”、“颗颗童心颂祖国”主题诗会,以及“故事大王”等古今故事,诠释着阅读的收获。
让阅读伴随幼儿的成长,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幼儿园和家长已达成共识,今天的付出和努力,必将换来幼儿长大后精神世界的丰厚!
三、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苏轼曾经在书房写过一副对联:遍识人间字,读尽天下书。很多人以为苏轼是天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苏轼抄书背书,比大部分人都要用功。他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无一不通,无一不精。这些书是他生命的养料,融进他的灵魂,沉淀成智慧和格局。苏轼飘零半生,贬谪大半个中国,也正是这些养料,让他有了一颗安定的心。无论在哪里他都能随遇而安,不忘初心。
王夫之那句:“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可以理解为:我们读书最终的结果是修己治人,明事理,以达到融会贯通,最终将获取的知识经验付诸实践中。如此,我们对待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以及个人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人生观等都将趋于科学化、理性化。愿我们在书中撷取智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