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构建及服务模式创新
王光辉
身份证号:410726199003096239
一、引言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下,智能网联汽车融合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成为未来交通出行的重要发展方向 。用户体验作为衡量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用户购买决策和品牌忠诚度。然而,当前智能网联汽车在用户体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功能实用性不足、人机交互不便捷、情感化设计缺失等。同时,传统的汽车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用户对个性化、智能化服务的需求。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构建
2.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应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原则 。全面性要求评价体系涵盖用户与汽车交互的各个环节,包括功能实现、人机交互、情感感受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科学性确保评价指标选取合理,评价方法科学有效;可操作性要求评价指标易于获取和量化,评价过程简单易行;动态性则考虑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评价体系能够适时调整和更新。
2.2 评价指标选取
通过文献研究、用户调研和专家访谈,结合智能网联汽车的特点,确定用户体验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 。目标层为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体验评价;准则层包括功能体验、交互体验、情感体验和安全体验 4 个一级指标;指标层细化为自动驾驶功能稳定性、智能座舱功能丰富度、语音交互响应速度、车内氛围设计、数据安全保障等 18 个二级指标,全面反映用户在使用智能网联汽车过程中的体验感受。
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首先,构建判断矩阵,邀请汽车行业专家、用户代表等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打分 。然后,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值,得出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显示,在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体验评价中,安全体验权重占比最大,为35% ,体现了用户对行车安全的高度关注;功能体验权重为 30% ,交互体验权重为 20% ,情感体验权重为 15% ,表明功能实用性、交互便捷性和情感化设计也是影响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
2.4 评价方法选择
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体验进行评价。将用户体验等级划分为优、良、中、差、很差 5 个等级,建立模糊评价矩阵 。结合各指标权重,通过矩阵运算计算出用户体验的综合评价值,确定用户体验所属等级。该方法能够有效处理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智能网联汽车服务模式创新方向
3.1 数据驱动的服务模式
在当今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能够利用由车辆运行数据、用户驾驶行为数据、道路环境数据等构成的海量数据源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基于这些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精准的车辆维护建议、个性化的驾驶培训服务以及智能的路线规划等。例如,通过分析车辆零部件的磨损数据,可以提前预测故障发生的时间,并主动提醒用户进行维修保养,从而显著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根据用户驾驶行为数据,可以为用户定制专属的驾驶习惯改善方案,旨在提升驾驶体验和燃油经济性。
3.2 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
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定制。在车辆配置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智能座舱功能模块、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级别等。在出行服务方面,为用户定制专属的出行套餐,包括车辆租赁、代驾服务、旅游线路规划等。例如,为商务出行用户提供配备高速网络、办公设备的智能座舱,以满足他们在移动中处理工作的需求;为家庭用户设计亲子主题的车内装饰和娱乐功能,如儿童安全座椅、互动游戏等,从而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3.3 生态融合服务模式
致力于打破汽车行业边界,构建一个智能网联汽车生态服务体系。通过与交通、能源、金融、旅游等不同行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例如,与交通部门合作,可以获取实时交通信息,优化车辆行驶路线,减少拥堵和行程时间;与能源企业合作,提供智能充电服务,解决用户充电焦虑,提升充电效率;与旅游企业合作,推出 “ 汽车 + 旅游” 的特色服务,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旅游体验。通过生态融合,不仅拓展了服务边界,还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的丰富度和便捷性。
四、案例分析
4.1 案例概况
本案例选取了某知名智能网联汽车品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精心构建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对其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在此基础上,还对该品牌实施了创新服务模式的策略。在评价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用户反馈数据,包括问卷调查、深入的用户访谈以及实际体验测试等。这些方法帮助从多个维度了解用户对该品牌智能网联汽车的体验感受,具体涵盖了功能体验、交互体验、情感体验和安全体验等方面。
4.2 评价与实施结果
经过细致的评价工作,得到了一系列关于该品牌智能网联汽车的反馈数据。评价结果显示,该品牌在自动驾驶功能的稳定性、语音交互的响应速度等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获得了用户的正面评价。然而,在车内数据安全保障、情感化设计等其他方面,该品牌的产品还有待改进。针对这些评价结果,该品牌汽车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服务模式,包括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个性化定制服务以及与生态系统的融合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实践,这些创新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来说,客户满意度提升了 25% ,用户投诉率降低了 30% ,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了显著增强。此外,通过实施这些创新服务模式,企业不仅拓展了盈利渠道,还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五、结论
本论文成功构建了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体验评价体系,并提出了服务模式创新方向。通过科学的指标选取和权重确定方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实现了对用户体验的量化评估;数据驱动、个性化定制和生态融合的服务模式创新,为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提供了有效途径。案例分析验证了评价体系和创新服务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未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持续变化,应进一步完善用户体验评价体系,深化服务模式创新,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凯迪.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网联汽车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23.
[2]卢昊,车嘉琪,张文镝.智能网联汽车换道行为及其交互体验研究综述[C]//中国汽车工程学会(China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202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1).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2:109-115.
[3]张国方,李孟凯.智能网联汽车用户使用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22,(02):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