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

薛大朋

身份证号:130629198809010715

一、引言

机电一体化系统融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学科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然而,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增强和结构的日益复杂,系统发生故障的概率也相应增加,故障类型和表现形式愈发多样化 。传统的基于单一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方法,只能获取系统某一方面的信息,存在信息不全面、诊断准确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机电一体化系统对故障诊断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要求。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充分挖掘数据间的关联和互补信息,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诊断故障。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故障诊断的难点

2.1 故障的复杂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包含机械、电气、液压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一个故障的产生可能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故障现象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例如,机械部件的磨损可能引发振动异常,进而影响电气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还可能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使得故障诊断难度加大。

2.2 信息的多样性

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类型的信息,如机械部件的振动信号、温度数据,电气系统的电流、电压参数,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信息等。这些信息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采样频率和数据格式,如何有效地采集、处理和分析这些多样化的信息,从中提取出与故障相关的特征,是故障诊断面临的一大挑战。

2.3 干扰因素多

在实际运行环境中,机电一体化系统会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如电磁干扰、环境温度变化、机械噪声等。这些干扰因素会使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产生偏差,导致故障特征被掩盖,增加了故障诊断的误判率和漏判率。

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原理

3.1 数据融合的概念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指将来自多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联合处理,以获得对被测对象更准确、更全面的描述和理解。它不是简单地将多个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综合和推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消除数据间的冗余和矛盾,从而提高信息的可靠性和利用率。

3.2 数据融合的层次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数据层融合、特征层融合和决策层融合。数据层融合是直接对传感器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融合处理,该层次融合保留了最原始的信息,但对数据的兼容性和处理能力要求较高;特征层融合是先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特征信息,然后对这些特征进行融合,它能够减少数据量,提高处理效率;决策层融合是根据各个传感器独立决策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决策,该层次融合具有较强的容错性和灵活性。

3.3 数据融合的优势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具有信息互补、提高可靠性、增强容错能力等优势。通过融合多个传感器的信息,可以获取更全面的系统状态信息,弥补单一传感器信息的不足;多个传感器的协同工作能够降低因单个传感器故障导致的误判风险,提高故障诊断的可靠性;当某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其他传感器仍能提供有效信息,保证系统故障诊断的正常进行,增强了系统的容错能力。

四、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4.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首先,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故障诊断需求,合理选择和布置传感器,确保能够采集到与故障相关的关键信息。然后,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滤波、去噪、归一化等操作,消除数据中的干扰和噪声,

统一数据格式,提高数据质量,为后续的数据融合和故障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4.2 数据融合方法选择

根据系统特点和故障诊断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据融合方法。常见的数据融合方法有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法、人工神经网络法、D - S 证据理论等。加权平均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对数据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卡尔曼滤波法能够有效处理动态系统中的噪声和不确定性,常用于对时间序列数据的融合;人工神经网络法具有强大的非线性映射能力,能够自动学习数据间的复杂关系;D - S 证据理论通过对多个证据的合成,能够处理不确定信息。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单一方法或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数据融合。

4.3 故障特征提取与诊断

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取能够反映系统故障状态的特征参数。例如,通过对振动信号的频谱分析,提取故障频率成分;对电流、电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异常波动特征等。然后,利用故障诊断算法,如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将提取的故障特征与预先建立的故障模型进行对比,判断系统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4.4 诊断结果评估与反馈

对故障诊断结果进行评估,判断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通过与实际故障情况进行对比、计算诊断准确率等方式进行评估。如果诊断结果不准确,分析原因并对数据融合过程和故障诊断算法进行调整和优化,将优化后的结果反馈到数据采集和融合环节,形成一个闭环的故障诊断系统,不断提高故障诊断的性能。

五、实际案例分析

5.1 案例概况

某数控机床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主轴故障。为了提高主轴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进行故障诊断。在主轴系统上安装了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分别采集主轴的振动信号、温度数据和电流参数。

5.2 数据融合与故障诊断应用

首先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噪声和异常值。然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和 D - S 证据理论相结合的数据融合方法,对振动、温度和电流数据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故障诊断模型中,提取故障特征并与故障样本库进行对比。当系统检测到主轴振动异常、温度升高且电流波动较大时,通过数据融合分析和故障诊断,判断出主轴可能存在轴承磨损故障。

5.3 应用效果

通过实际应用验证,采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后,该数控机床主轴故障诊断的准确率从原来的 75% 提高到了 92% ,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和诊断故障,为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提供了有力支持,减少了设备停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六、结论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故障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在实际应用中,合理选择数据融合方法和故障诊断算法,结合具体系统特点进行优化,能够充分发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作用。未来,随着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故障诊断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湖演,刘大为,孙大许.果园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融合自主导航研究[J].现代农机,2025,(03):15-18.

[2]牛凯旋.基于多源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航空发动机实时健康监测系统研究[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25,61(04):72-74.

[3]刘裕灿.物联网环境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优化算法研究[J].智能物联技术,2025,57(02):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