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研究

作者

孙龙旺

身份证号:130921199210262211

一、引言

近年来,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崛起,为满足高层建筑施工需求,智能爬架凭借其自动化程度高、可循环使用、节省成本等特点,逐渐取代传统脚手架,成为高层建筑施工的主流设备。但智能爬架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若安全管理不到位,极易引发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深入研究智能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智能爬架的特点与应用优势

2.1 智能化程度高

智能爬架集成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自动升降功能。通过高精度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爬架的荷载、位移、倾斜角度以及其他关键参数,确保爬架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检测到任何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立即发出警报,并自动停止升降操作,从而有效避免了潜在的安全事故。此外,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对爬架进行远程操作和实时监控,这不仅提高了施工的便利性,也进一步增强了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2 安全性强

与传统脚手架相比,智能爬架采用了全封闭或半封闭的防护结构设计,这大大减少了施工人员高空作业时发生坠落的风险,同时也防止了建筑材料在高空作业时坠落伤人的可能性。智能爬架的附着装置与建筑主体结构之间有着牢固的连接,具备了极高的抗倾覆和抗坠落能力。在升降过程中,爬架始终保持稳定的姿态,从而显著提升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2.3 高效节能

智能爬架的设计允许其根据实际施工进度灵活升降,避免了传统脚手架频繁搭设和拆除的繁琐过程,从而显著减少了施工时间并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此外,智能爬架的材料设计为可多次周转使用,这不仅降低了材料的消耗,也减少了施工成本。这种做法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体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重优势。

三、智能爬架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当前的施工企业中,对于智能爬架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明显不足,这直接导致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缺失。在爬架的安装、使用、拆除等关键环节,由于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和工作流程,安全管理工作变得混乱不堪,难以有效地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3.2 设备安装与调试不规范

智能爬架的安装和调试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安装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他们往往未能严格按照安装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操作,这导致了爬架的附着点设置不合理、连接部件安装不牢固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在调试过程中,对各项参数的检测往往不够全面,未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了爬架的安全性能。

3.3 人员安全意识与技能不足

施工人员对于智能爬架的操作和安全知识了解有限,这导致了部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违规操作行为,例如在爬架升降过程中未撤离到安全区域、随意拆除防护设施等。此外,企业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也不到位,培训内容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这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

3.4 日常运行监控与维护不到位

在智能爬架的日常运行过程中,一些施工企业未能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对爬架的运行状态缺乏实时监测,不能及时发现荷载异常、结构变形

等问题。同时,对爬架的维护保养也不够及时,未定期对连接部件、电气系统等进行检查和维修,导致设备老化、损坏,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加强日常运行监控与维护是确保智能爬架安全运行的必要措施。

四、智能爬架安全管理措施

4.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建立健全智能爬架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规范爬架的安装、使用、拆除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建立安全奖惩制度,对遵守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安全会议,讨论安全问题,分享经验,不断优化安全管理流程,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4.2 规范设备安装与调试

选择具备相应资质和丰富经验的专业安装队伍进行智能爬架的安装工作。安装前,对安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其熟悉安装图纸和规范要求。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保证附着点位置准确、连接部件安装牢固。安装完成后,组织专业人员对爬架进行全面调试和验收,对荷载、位移、倾斜角度等参数进行检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只有验收合格的智能爬架方可投入使用。此外,应确保安装环境的安全,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安装作业,确保安装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4.3 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严禁无证人员操作智能爬架。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智能爬架的工作原理、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应急处理方法等。通过理论讲解、实际操作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鼓励施工人员积极参与安全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活动,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此外,还应建立持续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最新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4.4 强化日常运行监控与维护

建立智能爬架日常运行监控系统,利用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爬架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荷载变化、结构变形等情况。安排专人负责监控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此外,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智能爬架的连接部件、电气系统、液压系统等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更换磨损、损坏的零部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一旦发现设备故障或潜在风险,能够迅速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抢修,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五、结论

智能爬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针对当前智能爬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应从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设备安装调试、加强人员管理培训、强化日常运行监控与维护等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智能爬架的安全性能,保障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高效进行,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安全、绿色、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靖凯.高层建筑施工爬架型件三维 Revit 模型生成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4.

[2]范蕾.面向Revit的高层建筑施工防护爬架模型三维设计技术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24.DOI:10.27809/d.cnki.gsjgc.2024.000217.

[3] 陈学毅. 高层建筑施工中铝模爬架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 居舍,2023,(3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