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张欢欢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分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地铁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目前在各大城市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建设和应用,地铁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地铁车站工程中,浅埋暗挖技术具有灵活性高的特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表交通及周围建筑物影响比较小,但是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风险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安全风险;控制
引言:
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浅埋暗挖技术由于其对地面交通和环境影响小、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车站的建设中。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风险。因此,研究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施工单位通过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地铁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特点分析
浅埋暗挖技术作为地铁车站施工时一种关键的施工方法,其技术的特殊性决定了可以在复杂多变的城市地下环境中被广泛的应用。浅埋暗挖技术的第一大特点是对地面交通和环境的影响比较低。在城市中心区域,地铁车站的施工往往面临着地面交通繁忙、建筑物密集的问题。传统的明挖法需要大面积开挖地面,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地面交通,还会对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便。而浅埋暗挖法则可以通过地下暗挖的方式避免了地面的大规模开挖,这显著的降低了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干扰。例如,在北京地铁某号线的车站施工中,采用浅埋暗挖法成功实现了在不中断地面交通的情况下完成了施工,这在极大程度上减少了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其次,浅埋暗挖技术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强适应性。浅埋暗挖技术能够在多种地质条件下进行应用,无论是软弱围岩、砂卵石地层,还是其他更为复杂的地质环境,浅埋暗挖法都能通过合理选择辅助工法和施工参数有效地进行施工[1]。这种适应性使浅埋暗挖法在地铁车站建设中显得特别灵活。
二、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探讨
(一)防止发生土石方坍塌
在地铁车站的浅埋暗挖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坍塌是一种严重的事故,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单位必须采取一系列严谨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潜在的安全风险。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对地质环境进行实地勘探,施工团队要遵循行业标准,运用先进的地质探测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的侦查和分析。通过实地勘探,施工团队可以及时总结并报告地质情况,从而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特征,这些信息是制定工程建设方案的基础,也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在掌握了详细的地质信息后,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工程勘察结果,制作地质剖面图。剖面图不仅能够为地铁车站的浅层地下开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还可以为施工安全提供必要的信息保障。通过对地质剖面的分析,施工单位能够合理的规划施工方案,有效的避免土石方坍塌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控制还依赖于对抢险岩层的准确分析。施工团队需要对岩层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其可能的动向,并结合多方面的科研预测分析,以提高抢险救灾的能力。这种对岩层特性的深入理解对于保障施工安全至关重要[2]。
(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在地铁车站的浅埋暗挖施工过程中,触电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施工单位必须采取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来提升隐患治理的有效性。地铁车站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是预防触电事故的关键。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用电规划,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制定施工方案时,施工单位必须结合工程现状,不断的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施工团队需要对可能出现的触电风险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同时,浅埋暗挖地铁车站开挖的施工方案也要详细规划电力设施的布局、用电设备的选型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这样才能促进安全开挖工程的有序推进。此外,提升施工人员的用电安全意识是避免触电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施工单位应要在施工人员中积极强化用电安全观念,通过加大用电安全教育培训,能够确保每位施工人员认识到用电安全的重要性。
(三)避免模板倒塌事故的发生
在地铁车站浅埋暗挖的施工现场,为了创造零事故的施工环境,施工单位就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监管。由于地铁车站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地铁的施工方案必须认真规划,从而适应浅埋暗挖的复杂条件。在施工方案中,对于安装作业施工、模板工程施工等关键环节的规范操作,相关人员都需要有详细的规划和指导。这不仅是对施工流程的梳理,更是对安全风险的预控。在模板及其支撑材料的选择上,施工团队需确保所选材料能够满足地铁车站施工的技术标准,同时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要从材料的尺寸、形状到位置,这其中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和校准,这样能够确保模板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避免模板倒塌事故的发生,施工团队必须对模板受力后的下沉和变形问题保持高度警惕。要对支撑模板的基础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其承载力以及支撑面积的适宜性。在支撑系统工程和模板安装过程中还要设置临时固定设施,它能够有效地降低模板倒塌的风险。最后,在每一道施工工序完成后还要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检查不仅是对已完工部分的审视,更是对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当上一道工序被确认合格后,才能继续推进下一阶段的施工,这样的流程控制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
(四)对空洞区进行处理
在地铁车站的浅埋暗挖施工过程中,遇到地质条件较差的空洞区域是很常见的。这些空洞区域的处理不仅关系到了施工的顺利进行,更关乎到了整个工程的安全与稳定。在施工过程中,当空洞区域被发现时,施工单位就要采取填充措施,可以选择使用水泥浆进行填充,这是因为水泥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最终的凝固强度,能够有效地将空洞填满,确保其密实无空隙。在填充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水泥浆的配比和灌注速度,从而确保填充的均匀度。除了填充,施工单位还要进行加固措施。为了增强空洞周围区域的稳定性,施工单位要采用小导管进行注浆加固。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浆液注入到岩石或土壤的细微裂隙中,从而提高其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在注浆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浆液在空洞周围区域扩散面积过大,施工单位要在边缘位置采用特殊的水泥-水玻璃双浆液进行注浆加固,这种双浆液具有快速凝固的特点,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加固层,同时也可以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确保注浆的质量[3]。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具有客观化、高风险性、偶然性、必要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所以要求对施工建设风险开展高效的监管与控制。在对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风险因素进行管控时,施工单位需要根据作业的具体情况,对施工前和施工过程的风险进行科学的管控,并且要针对不同的风险选择相应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提高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小凤,徐磊磊.浅埋暗挖大跨度地铁车站支撑拆除安全研究[J].工程勘察,2022,50(11):6.
[2]龙明华,李培国,刘云龙,等.地铁小净距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既有电力管廊及站前大道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20,(24):205-206.
[3]李义华,翟志国,许维青,刘柳.京沈客专望京隧道超深竖井施工技术革新[J].隧道建设(中英文),2022,42(08):1482-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