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城郊小学音乐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解倩玉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汉江北路27号东风小学 442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在教育领域不断改革,在教学方面也逐渐向学生灌输出创造性思维。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它是一门以听觉来表达情感与思想感情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之一,同时音乐又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了相应学习资源和研究方法等。所以说,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创造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在这之中最为基础也最关键的是创造性思维与合作交流,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

在传统教育中,我国的音乐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辅,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这一理念。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儿童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培养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人本化思想观念转变所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同时也需要对小学生进行创造式学习意识方面的培育工作,以促进其个性全面和谐地成长为目标而展开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为目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必然趋势。

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感兴趣和认识到它所学知识时就能主动地去思考并积极运用已有经验加以分析与概括”,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为了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学生个性化和全面素质教育改革,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开展小学音乐艺术教学活动显得十分必要,必须紧迫地进行创新与探索工作来适应新形势下小学生成长成才这一目标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应该引导启发想象力并鼓励创造性思维发展,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去,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主动探索,从而实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目标,使其能够在音乐的海洋中遨游。

2我国小学音乐教育探究性学习现状

2.1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念

没有正确的教学观念是造成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创造性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与发展;而新课改要求打破以往“填鸭式”“灌输型”教育模式来提高课堂效率以及提升生效。因此,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摆脱应试化思想束缚着我国小学音乐课程创造性学习活动开展效果不佳的现状,以创造性的学习为出发点,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能力,使其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有效提升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质量。

2.2对音乐教材不重视

对音乐教材不重视、对音乐教育不重视的问题一直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素质教育以及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创造性思维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增加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首先要尊重儿童个性化选择教材;其次是加强师生互动合作以调动课堂气氛;最后则需要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充分可靠保障。

3小学音乐教育创造性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

3.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教师则只是单纯地传授给他们书本上的知识。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课堂活动开展过程当中就需要老师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和思考能力以及引导启发等综合素质培养人才来进行有效授课,同时也应当注重对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作用发挥出来,以达到提升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水平目的,实现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培养,从而为学生未来社会竞争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创造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教育事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促使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时代所需,而创造精神和探究性综合素质则是其核心内涵之一,同时它又能为其他方面工作提供灵感与借鉴意义。所以说,要想实现小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成长成才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并加强创造性学习活动,而在音乐教育中创造性学习的开展,不仅能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4小学音乐教育探究性学习的对策

4.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通过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培养来激发小学生对艺术教育课程的喜爱之情与热爱程度,以“快乐”为核心展开音乐教学工作并以此提升自身素质水平:教师应注重将学生作为主要引导者、引导者及评价主体之一;重视发挥师生之间积极沟通交流作用,在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以“学生为本”为宗旨开展教育工作,从而有效地实现音乐艺术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艺术教育质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与空间。

4.2加强音乐实践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音乐作品进行创新性加工、改编等活动来增强自身的审美体验与鉴赏力,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以及游戏化课堂形式,以加强小学生对于艺术想象力及表现欲和欣赏兴趣等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与提升;最后,还要重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方式方法上不断完善,为儿童音乐教育注入新活力,使学生的音乐学习与创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国对小学生创造性和探究性思想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审美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们可以从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且新颖独特而富有个性化风格特点以及具有独特性特色课程来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以此来培养小学生创新性思想,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提供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音乐戏曲单元教学探究[J]. 王睿玲.文科爱好者,2025(01)

[2]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程胜君.智力,2025(01)

[3]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研究[J]. 冯娇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5(S1)

[4] 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小学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 花梅.教育界,2025(06)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省级重点课题《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城郊小学高段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批准号:22010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