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刍议如何做好小学毕业年级日常教育管理

作者

杨洪荣

重庆市渝北区石船中心小学校 重庆渝北  401139

在小学阶段,日常教育管理十分重要,不仅能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还能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由于小学毕业年级的学生心智尚不成熟,面对即将毕业的情况,可能出现各类烦恼,如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问题、青春期叛逆、师生关系等,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学校的生活,小学班主任应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引领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习,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

一、做好小学毕业年级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班主任做好毕业年级的日常教育管理,能构建良好的学风与班风,顺利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和成长问题。一方面,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影响着班级学习效果、整体风貌。小学班主任可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规章制度,建立奖惩机制,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能及时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人际交往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发现、解决学生的问题,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与学业进步。

二、做好小学毕业年级日常教育管理的措施

(一)以尊重理解为基础,加强民主管理

在小学毕业年级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状况、年龄特点,以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为基础,加强学生的民主管理,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帮助学生调整自身的心态,顺利完成小学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毕业年级的小学生拥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认同和尊重,对简单粗暴的压制与批评易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小学班主任应改变自身的工作方式、教育管理的态度,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路上的良师益友,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

具体而言,小学班主任应改变一言堂的教育管理模式,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尊重学生的权益,以此提升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成效。

一方面,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的形象会影响着班级管理的质量。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转变教育观念,主动亲近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树立敬业平和、友善宽容的班主任形象,使学生能倾诉自身的问题和烦恼,发表自身的意见。

另一方面,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选举权、参与权及知情权,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集体感、责任心。比如在班级管理方案的制定中,班主任应广泛听取学生的建议、想法,采纳学生的正确观点,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动性。同时,班级中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以及班级干部的选拔任用,班主任也应鼓励学生进行民主选举,使学生能配合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为学生的顺利毕业提供有力支持。

(二)以改革创新为导向,改变管理方法

为做好小学毕业年级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班主任要明确自身在教育管理的决策定位,既要成为教育管理者,也应成为学生的引领者,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导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特点,改变班级教育管理的方法,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加强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体现出民主管理和决策的内容,制定完善、系统的教育管理措施,成为学生学习问题或生活问题的倾诉者。具体而言,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班主任要体现出人性化的理念,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特征,信任学生学习、成长的潜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成长的空间,引领学生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同时,小学班主任还可通过学习帮扶、心理辅导、组织才艺活动等不同方式,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予以学生表扬和肯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以环境育人为措施,营造良好环境

环境是隐性育人元素,能潜移默化的熏陶学生素养。小学毕业年级的学生辨别能力不强,很难抵御不良思想的浪潮。针对此现象,小学班主任应以环境育人为措施,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健康、轻松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是创设班级环境。小学班主任应创建整洁、优雅又舒适的班级环境,组织学生定期擦拭玻璃,打扫班级卫生,清扫学习用具,摆放学习用品,以整洁、明亮的环境,让学生保持心情舒畅,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小学班主任也要构建和谐、民主的班级环境,及时处理班级内部的问题和矛盾,真诚、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学生成绩评论好坏,消除班级的个别歧视问题,形成积极的班级舆论导向。对于学生做的好人好事要及时予以表扬,对于学生的不良作风也要予以批评,以此构建良好的班风,培育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班级的日常教育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家校合作。家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通过家校合作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能最大化的提升教育管理的实效性。比如,我班上的一班干部由于父母离异早,长期与婆婆爷爷一起生活,缺乏父母的关爱及正确引导,在五年级下期就有早恋倾向,这时我一边与该生交流谈心,做思想工作,一边与其父母联系沟通,经过家校合作,该生终于端正了学习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在毕业考试时考出了优异成绩。我班上还有一位非婚子女,该子女与自己母亲一起生活,假期偶尔到父亲家,由于父母教育理念不同,导致其患上了严重抑郁症(平时一点也看不出来,感觉非常阳光的一个女孩)在本期期中时突然暴发,这时我一边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对该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引导,同时与其母亲联系,询问其在家中情况,然后提出建议,经过家校合作,该生经过短暂休息,重返校园,顺利完成学业。因此,小学班主任应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与合作,通过建立家校合作平台,向家长传递日常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技巧,使家长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减轻学生的焦虑压力和负担。班主任也可通过召开专门的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方法,帮助学生顺利结束小学学习,助力学生的成长。

综上所述,小学毕业年级的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班主任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以尊重理解为基础,加强学生的民主管理,以改革创新为导向,改变教育管理方法,以环境育人为措施,营造良好管理环境,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素质,为学生的顺利毕业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雷蕾 . 谈小学六年级毕业前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引文版 ) 教育科学 ,2021,(06):070-070+72.

[2] 刘 玉 香 . 小 学 高 年 级 班 级 管 理 有 效 策 略 研 究 [J]. 世 界 儿童 ,2023(3):01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