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
陶登明 甘永诚
1重庆理工职业学院 401346 2重庆理工职业学院 401346
摘要: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与灵魂所在,不仅蕴含着无数革命先辈的崇高信仰、坚韧意志和无私奉献等丰富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意蕴,更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教育资源。它如同一座宝库,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和道德引领。本文深入探讨了红色基因如何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与方法,旨在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将红色基因中的家国情怀、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等精髓,深深植根于青年学生的心中,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坚定信仰、高尚品德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关键词:红色基因;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高职院校作为党和国家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承担着培养信仰坚定、信念纯粹的青年人才的重任。红色基因作为革命先辈们在长期与艰难挫折抗争中锤炼形成的优秀精神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共产党人的先进思想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决心和信仰,激励学生以拼搏上进的姿态为新时代添彩具有重要意义。
一、红色基因概述
红色基因,这一深刻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貌中的瑰宝,主要涵盖了执着追求理想社会的坚定信念,那种即便面对重重困难与挑战,也矢志不渝、勇往直前的坚韧;舍己为国、无私奉献的战斗意志,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一切的崇高精神;坚持自我革命、不断自我完善的自审精神,彰显了共产党人勇于正视问题、敢于刮骨疗毒的勇气与决心;勇闯新路、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则展示了共产党人敢于突破陈规、开辟新局的开拓意识;以及忠于人民、心系群众的朴实品格,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厚情谊。这些精神特质共同构成了红色基因的核心要素,它犹如一股不竭的精神文化引擎,推动着新时代中国持续向前发展,并且早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传承血脉之中,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夯实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基础
红色基因的内涵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随着时代车轮的不断前进而日益丰富和深化。尽管历经风雨洗礼,但其精神根基始终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彰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红色基因的融入,不仅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英烈精神和革命文化的窗口,让他们能够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们在战火纷飞年代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更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夯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基础,为培养具有坚定信仰和爱国情怀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坚实基础。
(二)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红色基因是一座蕴藏着无数革命先辈们优秀精神品质和良好作风的宝库,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力量,从奋斗精神中领悟坚持,从开拓创新精神中激发创造,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都是培养学生爱国之心和道德品质不可或缺的教材。通过深入挖掘红色基因中的教育资源,高职院校可以更加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思想的熏陶,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红色基因内涵先进的思想,犹如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它所蕴含的坚定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等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这些内容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常开展的鲜活素材,可以对学生进行生动的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通过红色基因的融入,高职院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
三、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融入党团组织建设,筑牢红色根基
高职院校应当紧密围绕“讲好红色故事,争做红色传承者”等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核心主题,将其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灵魂与主线,精心策划并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党团共建活动。这些活动旨在通过生动的故事讲述、直观的历史再现、深刻的情感体验,以及积极的实践参与,将红色文化、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等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此作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团共建活动的持续开展,高职院校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红色基因深深植入学生的心中,使之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精神灯塔和价值导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例如,可以定期举办红色故事分享会,邀请革命先辈的后代或资深党史专家走进校园,深情讲述那些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让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勇与牺牲。同时,通过组织红色主题党日活动、红色文化社团、红色经典诵读比赛等,搭建起学生接触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平台,让红色精神在实践中得以传承和发扬。在这些活动中,党团组织应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团队合作、集体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将红色基因深深植入学生的心中,汇聚起强大的育人合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红色基因在新时代青年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搭建红色课堂
高职院校应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引导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从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在历史课上,教师可以选取革命战争时期的经典战役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模拟战场环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革命先辈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在思政课上,则可以设计情景模拟环节,让学生模拟革命时期的英雄人物,通过角色扮演来感受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此外,高职院校还应积极邀请革命先辈的后代、英雄模范人物走进校园,举办革命故事分享会,让他们亲口讲述那些感人至深的革命往事,用真实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责任感,让红色基因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育红色阵地
以网络媒介为主渠道,革新宣传方式。高职文化视角院校要借助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运用新媒体平台,如建立红色文化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络微课、智慧职教等平台,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管理运营团队。在内容上,依托地方涌现的革命先烈的事迹,将红色文化和思政教育的相关主题以专题形式结合起来、展现出来,既能很好地借助网络平台大力宣扬革命故事和红色文化,又能以课堂尤其思政课堂为抓手,更好地促进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相融合。同时,也要加强校园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高度重视网络平台存在的负面因素,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网络在宣扬红色文化中的积极作用。此外,也要运用多媒体技术持续革新红色文化在校园宣传的手段,拓宽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渠道。
另外,传播好革命精神,建好校园文化主阵地。“精神文化是高职院校长期创造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高职院校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而且要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料,要用好、用准红色文化,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作用,使他们深切感悟红色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与感染力,帮助青年学生摆正心态,找准学习生活定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和激励青年学生求实奋进。同时,也要利用新媒介,不断拓宽网络新媒体的主渠道,将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髓有效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各方面,为校园文化注入新活力,以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为现代化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接续奋斗。
(四)构筑实践教学模式,拓展红色活动
高职院校要紧密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教育资源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策划并积极开展一系列旨在弘扬红色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实践体验的重要性,积极开展红色精神教育系列宣传和实践活动。
例如,开设校园红色主题教育专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和精神的丰富内涵与精神实质,以革命纪念日为重要依托,积极开展系列党建、团学日主题活动及革命精神教育宣讲活动,也要重视文化环境塑造功能,营造学习宣传红色文化的氛围,将红色文化的精髓与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紧密融合,把红色文化锻造的革命精神和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融入思政课,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巩固好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主阵地。同时,借助网络新媒体宣传平台,如QQ、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积极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宣传、宣讲活动,还可通过举办红色文化“大讲堂”“红色文化展”和“主题竞赛”等活动,以生动具体的形式讲述讲清革命历史史实,感悟革命精神,促进红色文化传承,提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认知度、关注度。同时,还要大胆地“走出去”,有序组织开展青年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清扫烈士陵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接受红色教育,领略红色文化魅力,领悟崇高革命精神,促进青年学生主动认同和传承红色文化与革命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
(五)强化理论学习,积极转变思政教师角色
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精神力量和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凝聚力量、引领未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政教育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各类专业型、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抓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全过程,能更好地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历史文化自信,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构建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需多措并举、协同发力。
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思政教师的引领作用,以他们为主导,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方法,同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思政课堂作为传播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要承担起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持续深入学习“四史”——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任,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刻的理论剖析,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基于此,教师应坚持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转变角色,改革创新思政课程教学的理念和手段,将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和大学生自身特点相结合,不断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同时,教师也要将党的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穿于教育教学全部过程,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践行者,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因时而变、顺势而为”,站稳意识形态立场,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正确辨析社会舆论导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帮助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秉持正确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既长期又艰巨的战略任务,它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思政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思政课堂这一主阵地,将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让红色基因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旨在锻造出一批批拥有高尚品德、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他们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通过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弘扬,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更能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默之.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1(21):112-114.
[2]于婕.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商业观察,2021(10):79-81.
[3]仇磊.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中国商论,2021(18):244-245.
[4]严向阳.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22(31):161-162.
[5]孙蕾.红色基因融入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22(4):87.
【项目来源】2024年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线牵引、三化融合、四课贯通——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模式改革实践》(项目编号:Z22410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