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建筑企业乌干达工程项目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文作航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分公司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国有建筑企业境外项目规模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已成为乌干达第一大工程承包方。与此同时,国有建筑企业在乌面临不同的政治环境、现实困境,工程项目党组织建设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以更好防范化解境外经营风险,凝聚职工,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本文从国有建筑企业在乌工程项目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提升路径,为在乌工程项目提升党建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建筑工程;境外项目;党组织建设;跨文化管理
一、国有建筑企业在乌工程项目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
(一)境外政治环境限制党建工作开展形式
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差异大,海外党建工作需要在坚持“五不公开”的基础上开展。在乌各工程项目党组织日常党建活动仅限内部、且需要低调进行,国内常规的党建方式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开展党建工作的形式隐秘、单一,“形式化”问题突出,党员同志参与党内活动的积极性不够高。
(二)工程项目党建工作部门定位尴尬
在乌国有企业承包商,一般会按(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合同)经营部、施工管理部兼HSE部、机械材料部、工程技术部、试验室为大致框架设置项目经理部部门架构。项目办公室往往也以综合办公室命名,相较其他部门,其职能定位顾名思义更加综合,一般职责包括行政文秘、中方人事管理、属地雇员管理、后勤管理、外事接待、党务、工会、宣传、群团、法务、信息化、综合管理等职能,一般数千万美元项目办公室人员配置多为2名左右中国人(不含厨师等技能类人员),合同额为数亿美元的大项目办公室人员配置一般会达到4人或更多(不含厨师等技能类人员),因办公室岗位职责对英语有较高要求,一般优先配置英语相关专业人员,而非思政类专业人员,且半年至一年左右人员会轮换休假一至两月。
项目办公室作为境外项目不挂牌的党建工作部门,人员配置情况一般较难支撑其充分履责,处理党建工作存在心力不足情况。
(三)工程项目党支部党员职工更迭频繁
乌干达工程项目从中标到签订合同再到开工周期较长,短则数月,长则一两年后开工也算较普遍的现象,且项目在前期策划阶段,一般只会投入少量人员做开工筹备。建筑行业有着随项目建设进度变化,人员更迭进场退场、直至项目结束所有人员退场转移的特点,项目人员流动性大,且海外项目人员离职率本身也较高。项目党支部管理的党员更迭较频繁,支委也面临委员频繁调离的情况,对工作延续性有着较大挑战。
另外,国有建筑企业在乌项目职工用工方式主要有自有人员和劳务派遣用工,劳务派遣人员的组织关系转入用工单位所在党组织转接率低,存在“隐形党员”情况。
(四)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两张皮”仍然存在
保证、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对于保障履约、提升经营成果至关重要,从项目管理层到各部室再到各工区及施工班组党员,较普遍存在重业务、轻党建思想。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方法不多,党建工作大多亦步亦趋按照上级党组织指示要求开展。未结合项目生产经营实际,优化党建工作举措,缺乏创新性和指导性,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
党组织参与项目重大决策不严格、不全面,党建带群团工作弱化,未能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党建对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品牌打造等的领导力体现不足,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未转化为项目管理团队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
二、加强国有建筑企业在乌工程项目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健全党组织体系,确保“全覆盖”
在境外工程项目启动时同步设立党组织(一般为党支部、特大项目可能为党总支或党委),根据项目规模、党员人数灵活设置,确保“项目建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项目部,按照地域相邻、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在项目收尾阶段,可撤销党支部并将原党支部党员划入其他党支部教育、管理。
例如,中交乌干达分公司在将收尾项目乌干达油田路一标项目党支部撤销后将原支部党员纳入公司机关党支部管理,项目收尾留守党员通过线上方式参与公司机关党支部开展的组织生活,在完成收尾工作后调入其他在建项目并进一步调转党员组织关系。
(二)抓好标准化落实,规范组织运行
中国中铁党委向全公司印发了《关于加强境外项目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国建筑、中国铁建、中国交建等建筑央及其下属单位也印发了关于境外党建工作的指引,制定了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手册。
项目党支部可以根据上级单位的指引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手册,结合在乌党组织工作现状,从基础党务工作出发,进一步分解标准化动作,细化编制可以作为项目党建工作具体抓手的标准、细则、流程,如制定党支部任期目标、支部年度学习任务、项目“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及议事决策规则、党员发展规定、流动党员管理办法、项目廉洁风险点汇编等。执行标准化的抓手动作,坚持组织生活标准化、党员管理标准化,规范党建工作。
(三)强化资源保障,加大经费与人员支持
推进项目书记与项目经理分设,选派政治过硬、熟悉在乌工程项目管理业务且稳定性强的复合型干部担任书记。加强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配置,党务工作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同岗同酬。按比例划拨境外党建专项经费,纳入项目预算。加强对党务工作人员培训,推进基层项目党务工作人员到国内总部机关党务工作岗位上以工代训、轮岗交流,提升在乌基层项目党务工作能力和创新水平。
坚持在乌项目党支部书记参加上级党建述职评议工作,优先采取现场或视频直播述职+评议方式,减少仅书面报告述职情况,强化党支部书记责任落实,将项目党建纳入上级单位对项目绩效考核内容,对表现突出的党支部、党员、党务工作者给予优先晋升、物质奖励等激励。
(三)围绕生产经营任务,以“党建+”模式实现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用项目生产经营成果衡量党建成果。以在乌工程项目生产经营目标为落脚地,将党建嵌入项目生产、经营、安全、质量等业务流程,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可以采取党建+进度管理模式,在项目攻坚领域,通过设置“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方式,推进项目进度;采取党建+经营管理模式,支委会前置研究重大经营决策,如重要合同变更、索赔、大宗物资、重要生产设备采购等,确保方向不偏移;采取党建+安全管理模式,开展“安全党课”“安全事故警示教育”,设立“党员安全监督岗”等方式促进党建与安全管理融合;采取党建+质量管理模式,党支部通过牵头制定质量管理工作目标、开展“质量党课”、设置“党员质量监督岗”、关键工序由党员负责把关等方式加强质量管控;采取党建+人才培养模式,在国企导师带徒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上,进一步选拔优秀党员导师带徒;党建+企业文化模式,将“工匠精神”“艰苦奋斗”等精神融入项目文化建设,开展“先锋班组”、“工匠评选”等评先评优活动,提升员工凝聚力、创造力。
例如,中交乌干达分公司乌干达恩德培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在实施恩德培国际机场17/35跑道施工时,成立“不停航施工青年突击队”,以项目党支部书记为队长,抽调技术、质量、安全、拌合站、机材各业务口党员及青年团员,在保证机场货运航班正常起降、不停航的情况下,用时97天,攻坚完成对全长3658米、宽60米的17/35跑道翻修,摊铺完成沥青混凝土44300吨,很好的体现了党建+进度+团建模式的效果。
(四)结合属地国实际,创新党建工作开展方式
坚持境外党建“五不公开”原则,项目党支部可以通过利用国内线上资源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不佩戴党徽但统一文化衫开展户外党建+公益活动,如参与植树、公共环境清扫、校园支教、救助捐赠、马拉松跑步等属地公益活动,内外有别做好策划和宣传;利用视频会议直播述职的方式解决境外项目分散不便于党组织书记现场集中开展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的困难;拓展党建活动场所,比如可以通过组织党员、团员、职工祭扫援乌中国专家墓的方式,激励项目团队继续同心协力,共筑乌中、非中友谊、团结与合作的新丰碑。
根据乌干达工程领域恶意诉讼案件多、乌干达司法程序效率低下、以及公共部门腐败的情况(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发布的2024年全球清廉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乌干达在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40位),党支部可在项目前期策划工作中做好法务工作策划、定期开展法务工作推进会、及时排查法律风险点,加强在乌经营法律风险防控;结合乌干达的风俗文化、宗教信仰和合规管理要求,组织国情教育、英语培训和必要的卢干达语培训,提升中方员工尤其技能工人同属地沟通方式,减少摩擦,促进跨文化沟通,同时以开展合规管理宣贯和风险排查的方式,加强合规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乌干达2024年版),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经济商务处编制。
[1] 2024年清廉指数(2024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透明国际组织(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发布